第609章 遗嘱(1 / 2)

第609章 遗嘱

成圣人这种事情贾琏是不会多想的,那玩意真没啥吸引力。

贾琏心目中最牛逼的还是那位写下“六亿神州尽尧舜”的伟人,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仰望吧!

人生在世,让自己活的像个人,让自己看着像个人。

贾琏送走钦差后,赶紧让下人准备车马,去热河谢恩。

好在天气凉爽了许多,贾琏这一路不会太受罪。临行前特意去看看黛玉,看看安国侯贾荣。

这名字是贾赦起的,一看就知道他没憋啥好屁,但贾琏也没驳回就是了。

贾赦和贾政之间的恩怨,贾母死之前是没法清算了。

出门之际,王熙凤携子女来送,对贾荃低声说了一句:“去说话。”

贾琏站住回头,看着面色紧张的贾荃,笑着蹲下道:“为父数日便回,在家里好好的,不要惹你母亲生气。”

巧姐上前来,抱着贾琏的脖子说悄悄话:“母亲昨夜哭了!”

贾琏摸了摸巧姐的头,起身来到王熙凤跟前,看着她笑道:“我说话算话的!”

王熙凤使劲的点点头,贾琏转身挥手,翻身上马:“走了!”

京张铁路已经开工,趁着秋收前用工不紧张的一点时间,抓紧前期的准备工程。

策马在官道上的贾琏,远远的可以看见施工现场的人群。这条铁路的意义,在于对草原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南北两条大动脉的意义更大,现在最难的还是卡在黄河铁路桥上。

研发厅已经拿出了多个方案,其中有一个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桥墩,趁着冬季的枯水期施工。

想法很好,却需要一个河水少的时间窗口。现在的黄河还没到差点断流的地步,所以施工难度还不小。

贾琏偏偏无能为力,不过这个国家很大,不缺天才,他们一直在努力解决,并且奉贾琏为师,甚至想要遵其为圣。

想到这些,贾琏的心情特别的复杂,这个世界一直都这样,尽力而为吧。

比如,明确的规定,上工地干活的百姓,工钱一定要给够,禁止克扣,一经发现有承包方不遵守规定,取消资格并罚金。

看着忙碌的工地,贾琏突然想到一个冷笑话,精准扶贫那是社-会-主-义国家才做的事情。

赶路三天至热河行宫,面君谢恩时,贾琏诚心诚意的大礼参拜,走完程序之后,补了一句:“微臣多谢陛下成全!”

听懂此言的承辉帝暖心的一笑,摆摆手:“你我君臣,相得益彰,注定要在史书上留下一段佳话。”

贾琏起身,上前伸手要扶着皇帝走路,承辉帝摆摆手:“还不用人扶,一起出去走走。”

热河的秋天要来的早一些,此刻行宫的庭院内,枝头已经开始枯黄或者发红,偶尔有一片落叶摇曳而下。

红砖道上,承辉帝在前慢步,贾琏落后半个身子。

“行宫是父皇修的,却很少来此,避暑最多去西山皇庄,卿知道为何么?”承辉帝看似无心的一个话题。

贾琏听了心头微微一紧,正色道:“臣观史册,先帝登基后,下令修热河行宫,修成之后却奉国家多事。所谓内忧不除,必有外患。陛下登基之后,内安臣民,外御贼寇,开疆拓土,成就盛世,先帝不能至也!”

承辉帝没说话,背手看着远方,贾琏默默的站在身后,过了一会,承辉帝道:“回吧,朕乏了!”

回到住所,贾琏二话不说,令人闭门,备下纸笔,动手写了一封奏本,自请外放。

这次贾琏没直接往宫里送,而是走程序,先送到通政司。

内阁这边其实挺诧异的,一方面贾琏来了,谢恩之后应该拜见内阁诸公,与各部尚书打个招呼,走动一番的。却不料谢恩之后,闭门谢客了。

等奏本送到了内阁,诸公看了才略有所悟,但是又难以猜透。即便是林如海,也搞不懂何意,只能与贾琏谢恩的经过挂钩了。

本着避嫌的原则,这份奏折林如海看完就不管了,交给其他人去处置。

其他的内阁大臣看了奏本,自然也不敢轻易表态,赶紧送进宫里吧。

承辉帝看到贾琏的奏本,欣慰之余,又难以决断。自从发现身体日渐衰弱后,承辉帝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继承人。

原本想着贾琏留给下一位皇帝,却奈何能给贾琏施恩的地方不多了。所以才有了贾琏谢恩时的一番话。

承辉帝的本意是希望贾琏能提一个继承人,表明一下态度,奈何贾琏这厮,宁愿自请外放,也不主动提名。

没态度本身就是一个态度,言下之意,陛下选定的继承人,贾琏一定会坚决拥护。

为此,贾琏不惜先外放,待新君登基后,能不能回京,全在新君一念之间。

承辉帝此刻非常的矛盾,身体能撑多久,承辉帝也不知道,现在给贾琏外放了,万一能活个十年八年的,身边没了贾琏,哪个皇子被蛊惑之后动了歪念头,皇帝的安全感就不充分。不外放吧,新君拿什么来施恩于贾琏?

拿不定主意的承辉帝,转头问裘世安:“朕是该允了他呢,还是驳回呢?”

裘世安笑道:“此事岂有奴才置喙之余地,奴才只知道,圣人去哪,奴才都要跟在身边的。”

承辉帝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呵呵,是啊,你和不器不一样。”

此刻,承辉帝拿定主意,在贾琏的奏本上批阅:“胡思乱想,你折腾的那么多新事物,一走了之,必成乱摊子。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奏本打回内阁,诸公看罢,心生嫉妒,眼珠子都红了。

林如海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赶紧给他送去,让他立刻滚回京城,不想看到他。”

李清头一回如此认可林如海,用力的点头:“没错,让他立刻滚,连夜滚。”

最后还是方颂够朋友,亲自去给贾琏送了带回复的奏本,并亲自送上大路。

临别之际,方颂也感慨道:“赶紧走吧,走晚了怕你挨揍。”

贾琏微微一笑,策马扬鞭而去。

岳齐在内阁里忍不住对潘季驯小声吐槽:“贾家世受皇恩,非寻常人家可比。”

潘季驯听了没好气的回一句:“当初李逆引草原贼寇犯境,但凡张家口没丢,不器也不至于有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