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隐隐于朝(2 / 2)
她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又阐述了一遍,陆淮听得十分认真。
陆南月则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么说来,那王淑仪确实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也不知这天底下还有多少个女子在遗憾中长眠,小清儿,你做得是对的。”
两个女子心中感慨万分。
林知清也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
“阿清,接下来是不是该沛国公了?”陆淮提起了正事。
“不错。”林知清指了指刚才写下的沛国公,开口道:“陆淮,你对沛国公的了解有多少?”
“此人十分低调,在外有大隐隐于朝的赞誉,我同他接触不多,但同他的儿子倒有一些来往。”陆淮开口道:
“宫中的淑妃娘娘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此言一出,林知清便知道陆淮定然是发现了什么,于是张口问道:
“突破口,什么突破口?”
陆淮回答道:“沛国公十分宠爱淑妃这个女儿,沛国公之子也十分维护这个姐姐,沛国公前些年放权也是因为宫中的淑妃娘娘。”
“淑妃?”陆南月皱眉:“淑妃娘娘在宫中虽不算受宠,但身为四妃之一,尊贵荣宠是有的。”
“再加上沛国公府势大,应当没人为难她呀?”
“沛国公为何会因她放权?”
“尊贵荣宠,并非淑妃所愿。”陆淮开口道:
“沛国公之子与淑妃姐弟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淑妃进宫乃是皇室的意思。”
“这般说来,淑妃娘娘的年龄似乎也不大,若是被逼进宫,定然是心中有怨的。”陆南月叹了一口气。
林知清想了想,再次开口问道:“消息是哪里得来的?”
“淑妃未出阁时曾与国子监祭酒的侄儿有旧。”陆淮简单提了一句。
林知清却是瞬间反应了过来。
她记得陆淮同国子监祭酒之子私交甚笃,陆淮的消息很可能来自于此。
在大盛,女子未出阁之前是不可以与任何男子私下来往的。
但说是这么说,感情的事谁又能阻止呢?
因此,许多看似不相关的人私底下可能会有来往。
只不过为了各府的颜面,此事是断断不能宣之于口的。
若真的情投意合,双方家主敲定以后才会广而告之。
但若是没成,顾及着双方的清誉,许多事情是不能往外说的。
淑妃娘娘同国子监祭酒的侄儿也当是如此。
单单如此听来,双方的身份差距较大。
偏偏许多官员结亲时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拆散有缘人这件事不算罕见。
而且拆散的人还是皇帝。
林知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听陆淮的意思,皇室明显是将淑妃看作了拿捏沛国公父子的人质。
这并不奇怪。
在大盛,对武将卸磨杀驴似乎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林青山、林从戎、江云鹤,再加上如今的沛国公,都是受害者。
听陆淮这么一说,林知清倒还真的有了一些头绪。
同王淑仪一样,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奇效。
淑妃娘娘曾经本有意中人,应当知道嫁与不爱之人的滋味。
和亲亦是嫁与不爱之人。
若林知清从这点入手,或许可以说动淑妃。
按照沛国公对淑妃的宠爱程度,他应当也会像王渊一样让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