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01既来之,则安之(1 / 1)
第1章 001既来之,则安之
唐植桐背靠大树坐着,目光从工地的横幅丶旗帜上扫过,抬头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上,大写的「落寞」挂在脸上。
唐植桐重生了,踩在了第一个黄金十年的尾巴上,是1958年某工地上的一名临时工。
因为是重点工程,临时工上一天工能拿六毛工钱,一天管三顿饱饭,普通民工则只管三顿饱饭,没工钱拿。这份临时工也是托了发小的福,否则轮不到唐植桐。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但对于一个21世纪青年来讲,生活丶工作还是艰苦了太多太多。
好在唐植桐有个穿越福利——随身仓库,仓库自带时空停滞属性(由于认主的原因,除唐植桐外,其他人都无法进入,但能收容除活人以外的任何东西)。
唐植桐的工作是收拾工地上刨断根的杂草和灌木,一般来说都是翻上几遍暴晒几天,杂草直接烧了,灌木拉到伙房当柴火使。
有了随身仓库后,唐植桐都是晚上悄悄把草木装进仓库,大点的树枝拉到伙房。
几天下来,唐植桐的仓库里已经囤了不少杂草灌木。
「又发呆呢?」麻三走过来,在唐植桐旁边坐下,掏出烟叼嘴上,划根火柴点上,甩灭扔掉,然后把胳膊往上一伸,收回后食指中指夹住烟深吸一口,将烟夹离嘴唇,袅袅烟气才从鼻孔里飘出,「怎麽感觉你像变了个人呢?」
麻三姓马,名克俭,汉人,在家排行老三,是唐植桐发小。由于他小时候出痘,脸上留有痘印,所以街坊都喊他麻三儿。
「可能因为中暑死过一次,受刺激了吧。」唐植桐不再看天,真诚的看着麻三,道:「谢谢三哥,要不是你,我这小命可就没了。」
「你说这话可就打我脸了。我只求伱以后干活悠着点,你是我带来干零工的,不是来玩命的。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麽跟家里交代?」麻三一身黄绿色制服,左手夹烟,右手拿着船帽扇风,没错,就是那个在历史中短暂存在过的船帽,「我听说你改干晚班了,收拾的也很利索,一定量力而行,照顾好自己。」
「三哥放心,经过这一遭,我也想明白了。身体是自己的,先得把自己照顾好,才有机会做贡献嘛。」唐植桐朝麻三笑笑,「要是再来这麽一遭,全家还不得哭死。」
「你这麽想我就放心了。」麻三欣慰的笑了,再深吸一口烟,恋恋不舍将短小的烟屁股怼进泥土里捻灭,「再有几天,这荒草野树就都收拾乾净了,接下来挖湖丶修桥铺路啥的估计还得干四个多月,干完这边让你去伙房干零活吧。」
「这合适吗?」唐植桐有些犹豫,麻三管着这边的伙房,但这年头举贤避亲,这麽玩容易给发小造成负面影响。
「没事,你中暑的事吴组长知道。我前两天找他说了你家的情况,他同意你去伙房。倒是顾投递,你得好好谢谢人家,要不是他发现你中暑,你后面什麽情况还真不好说。」唐植桐见过麻三口中的吴组长,他是这片工地这期工程的总负责人。
麻三说完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戴上帽子,说了声伙房还有事,挥挥手转头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麻三儿洒脱,一部分是性格使然,一部分是家庭条件好,有底气。
麻三祖上是干勤行的,后来某代祖宗抽福寿膏败了家,子孙后辈只能抄起吃饭家伙跑起了大棚。所谓跑大棚,就是入户厨师。
败家容易起家难,之后的马家好几代人都曾试图重振祖业,都以失败告终,但混个温饱却不成问题。
就算这样,马家的家庭条件在街坊里依旧是挑尖的存在。
后来马老爷子为了孩子前程,乾脆送儿子参了军。
麻三儿的颠勺丶切墩是从小就练,技术娴熟。虽说入伍不到一年,但凭藉优异的个人表现很快就成了炊事班班长。
麻三儿入伍时正赶上兵役制转变,服役又赶上半岛凯旋丶王师回庭,人员裁减,事情赶巧在一块,再进一步的难度非常大。
对于发小的帮助,该如何感谢呢?
想半天也没个头绪,唐植桐瞅瞅自己这身短打装扮,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太阳照顾的黢黑,自嘲的笑笑,还是先保住自身,再想感谢的事吧。
自己上班猝死,上一个时空的父母应该得到补偿了吧?
前两天也曾在心里骂天骂地,试图能回到盛世。有次晚上甚至试着溺水,看是否能回去,怎奈这个时空的唐植桐会游泳。
人没死成,倒是喝了几口水,还别说,爱新觉罗牛皮癣夸过的山泉水真挺好喝。
人生除死无大事,唐植桐琢磨着既然回不去,就得利用现有条件做些准备,让自己接下来活得轻松自在些。
从工友口中得知,亩产卫星接二连三的上天,水利工程也热火朝天,就是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修建小高炉……
时间很紧,把那没用的落差感抛掉!抓紧时机囤物资,否则以后有的是喝西北风的机会!
唐植桐盘算着先从免费的开始囤,比如收起来的杂草,以后可以养些兔子;泉水口感不错,也可以收些进仓库;烧过的草木灰,可以当肥料在院子里种菜用。
至于其他物资就难了,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渠道。
就拿粮食来说吧,现下已经做到了两统,吃商品粮的个人凭本定点购粮,现下每个月多买个三五十斤还有可能,再多的话,就有难度了。
至于从农村丶集市买,可操作性也不强,因为那卖的是毛粮,即便能买到,怎麽加工都是个问题。
若再拖两三个月,集市基本消失,毛粮也将没处买。
自己现在手里既没钱也没渠道,唐植桐自知自己是不可能去偷钱的,他有自己的底线,否则跟畜生有什麽区别?
听说文人挺吃香,待遇也高。只是文人大多有风骨,但自己骨头太软,端不起铁骨铮铮的饭碗。
唐植桐两眼望天,真没什麽好办法,谁让自己家庭普通呢,只能见机行事,尽量去创造机会!
唐植桐之前也看过有些主角,BUFF打满:穿越后高干父母因公双亡丶留下现金空房丶主角立功退伍受奖丶签到有肉有蛋有糖丶空间养殖种药产粮丶街道立马安排进厂丶抓迪特扬名辉煌。
最后大大咧咧的过上了伤风败俗丶三妻四妾丶偷人老婆丶上寡妇床丶颠鸾倒凤丶投机倒把丶辛苦卖肉卖粮换钱买古董的生活。
身为房无一间丶地无一垄的灵活就业人员,来到这个年代,却一个个的在故宫门前明目张胆的当起了旧社会的老爷。
啧啧啧,曹贼们真敢想啊!
这让唐植桐想起了一个书评:以前有两个人形影不离,一个姓甄,名夏嵇,另一个姓巴,叫栾协,路人都这麽喊:甄夏嵇巴栾协!
人这一生最不愿承认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普通。
唐植桐历经社会毒打,两世为人,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不仅家庭普通,人也普通。
就现下来说,家庭收入人均不足八元的为贫困家庭。[《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2016版,313页]虽说有文件要求为贫困家庭把收入补齐至人均八元,但在落实上,困难重重,执行上富有弹性。
唐父卧病在床时过半年,每个月只能领到60%的工资,二十五块钱的样子,加上唐母闲暇时糊个火柴盒,全家每个月收入也就三十块。
三十块钱养活全家五口人,即便唐父的药费由单位全额报销,日子过得也紧巴,更何况家里还有三个学生,学费丶笔纸本子啥的都是支出。
对此,唐母着急,却又没有任何办法。甚至和唐父商量让闺女退学,打零工供唐植桐读书……
诸位大佬,感谢点击阅读。
10.1上架后会开通粉丝值发言,给您带来不便,请海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