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阿玛还得上下而苟着(1 / 2)

('呵呵。

三阿哥才不跟她打赌呢,人家上来就是一顿理性分析。

“好侄女儿,你可能不太懂厄鲁特蒙古。听叔给你说啊,这厄鲁特蒙古可以追溯到元朝的斡亦剌惕。其部先降成吉思汗,后又响应阿里不哥叛乱。”

“明朝的时候,这些人叫瓦剌。先被明成祖朱棣打得俯首称臣,后又俘虏英宗给大明玩了一出土木堡之变。”

“到了本朝依然如此,大清还是后金的时候,固始汗就与本朝通好。大清建立之后,厄鲁特蒙古各部落首领遣使朝贡。结果噶尔丹刚发展起来一点,就又起幺蛾子……”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在三阿哥看来,这就是一群不肯安分的主。

跟小倭子一样畏威而不怀德,一旦大清不对其保有绝对统治优势的地位,他们就可能如那失去链条的恶犬一样,先咬主子一口。

而这,明显也是康熙所担忧的。

乌那希托腮:“可是这个问题,不止厄鲁特蒙古有吧?”

[这不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根本矛盾么?此消彼长,互为攻守。中原强盛,打得四周蛮族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反过来游牧强盛的时候,也能组成一个强大的帝国。直接挥师南下,统治整个中原。比如蒙元,比如大清。]

[归根结底,就是古代生产力低下,资源有限。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保护或者掠夺而已。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只一个三百毫米降水线,就让农耕与游牧无形中形成了天然对立。]

[但现在不同了呀,咱有高产作物、有鸟粪石肥料。最根源的生存问题可以解决,相关管理上应该比以往好不少……吧?]

小公主有些不确定。

毕竟政策这东西好坏是一方面,更要紧的是相关执行。

是这个政策到底能不能落地实行!

就怕朝廷原本的目标是减轻百姓负担,到了地方之后什么目标、初衷的都去见了鬼。

他们只要税上加税。

本来还以为能够说服小家伙的三阿哥愣,很想让她把什么是三百毫米降水线展开说说。

以及,通过小家伙看她前世,也就今后数百年的强盛。

三阿哥就很深刻地意识到了全民教育的重要性:后世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投胎到大清都能有这样能改天换地般,推动整个时代发展的能力。

全民如此,这个国家得厉害成什么样啊?

或者……

三阿哥呼吸一重,隐约之间似乎找到了自己未来的真正发展之路。

更适合他,也更能全面加入到大清建设,成为大清发展不可或缺一环的方式。

只是他的想法还没彻底理清,康熙就先表态了:“福襄所虑确实有理,到底今时不同往日。王朝初年犯的错误,咱们不能再轻犯。”

“不能因此造成咱们大清伐不臣的阻碍,只是……”

“你三伯所想也不无道理,不同情况也得不同处理。总之,皇玛法会慎之又慎,反复思量。尽量把握好尺度,减少杀戮的同时,也减少动乱滋生的可能。”

嗯嗯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