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得还到七十岁才能还清,凭什么买房子(1 / 1)
陛下,这就和人性有关了!”
那名官员自信心道:“人们都是怕吃亏,爱贪小便宜的!所以涨价的时候,百姓会害怕自己下手晚了,会多出钱,所以只能立刻下手!”
“当初,正乾就是这样,完美的解决了销售的问题,咱们完全能效仿!”
罗盘皇帝立刻拍手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做,咱们涨价!”
于是,罗盘的水泥房在圣旨下涨了一两银子,而且大加宣传。
“大家快看啊,水泥房涨价了!”
“大家要是再不买房,价格还会上涨,越来越高!”
“走过路过别错过啊,不要犹豫了!”
……
老百姓看了一眼,没什么反应。
次日,水泥房的价格又涨了一两。
“因为大家都不买房,陛下很生气,所以再涨一两银子!”
“这是多惨痛的教训啊,慢了两天,就涨了二两银子!”
“大家快下手啊,别让陛下寒心了!”
……
老百姓又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反应。
第三天,水泥房又涨价了一两。
“今天大家还不买房,陛下又不开心了,所以再涨一两银子!”
“现在价格是三十八两了,大家能忍吗?”
“再继续涨下去,就真的买不起房子了!”
……
老百姓还是看了一眼,没有反应。
随后,罗盘水泥房每天都涨价一两,不知不觉已经到达了四十两。
罗盘官员卖力的宣传,可老百姓就是不为所动。
好像就是你卖你的,和我有毛线关系?
这样七天以后,罗盘皇帝再次坐不住了。
“现在,卖出几套水泥房了?”
那名官员冷汗连连:“回禀陛下,现在……一套也没卖出,请您恕罪!”
那名官员跪倒在地,惶恐的说道:“按照正乾的经验,此时房子早就卖完了!但是百姓还是没什么反应,属实令人奇怪!”
罗盘皇帝指着那官员的鼻子,怒道:“朕只给你一天时间,你立刻给朕去调查原因,查不明白你就别回来了!”
“遵旨,陛下……”官员惶恐的退下。
“等下,回来!”罗盘皇帝有喊道。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此事交给你,朕不放心!朕微服私访,亲自查明真相!”
一个时辰以后,罗盘皇帝换了一身常服走出了皇宫,来到场外的工地。
看见那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十分的满意。
这才是皇朝的气象啊!
只要大伙都有饭吃,有活干,安居乐业,国家必定可以快速强大起来。
他相信,罗盘一定会在他的引领下晋升一方皇朝!
这时,有一队人从工地下来休息,罗盘皇帝趁机上前询问。
“兄弟们有礼了,老夫想请教你们几个问题!只要大家的回答令我满意,这两银子就是你们的了!”罗盘皇帝拿出了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等于寻常工人五个月的收入了。
所以,这两银子对于工人的诱惑非常巨大。
“好好,你尽管我!”
“我们只要知道的,肯定会回答你!”
……
“谢谢各位兄弟了!”
开局特别的顺利,罗盘皇帝很高兴,笑盈盈的问道:“第一个问题,你们如今有房住吗?”
这些工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回答道:“我们哪有房啊!其实,我等全是他国的百姓,没钱又没房,说直白点就是乞丐!”
“听闻,这里大量招工,又能挣钱还能吃饱饭,所以我们就来讨生活了!”
“对啊,我们就是一帮乞丐,哪有什么房子啊?”
“能有个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
“你这个问题太伤人了,都不想回答你了!”
……
其他人跟着附和。
一找就找出了精准客户,罗盘皇帝更开心了,手指向不远处的京都,说道。
“方才我出城时,发现那里贴着卖房的皇榜,房子还很便宜,你们为什么不买?”
“房子再便宜也得几十两银子,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就是,那水泥房的确便宜,可是也需要四十两银子!我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到一两银子,如何买房?”
“所以,那房子不是我们可以惦记的,看看就好!”
……
“能分期啊!”罗盘皇帝立刻说道:“每个月只用付三四十文钱,就能买下了!待钱结清以后,房子就属于你个人!”
“分期难道就不是钱吗?”
“那水泥房已经涨到四十二两了,和一般房子相比也没有便宜太多!”
“一套房子四十二两,我得打将近十八年的工,才可以买下来!”
“就算能分期……假设我每月还五十文钱,那我得七十多年才可以把钱还清!但是七十多年,我能干的动吗,那时候还有命吗?”
……
罗盘皇帝有点着急了:“先前便宜的时候,你们为何不买?”
“先前再便宜也得三十万两啊!”
“三十五两银子,你算算,我们得打多少年工才可以赚到这笔钱?”
“要是分期,又得多少年才可以还得清债务?”
“所以索性不买,省心!”
……
罗盘皇帝终于弄清楚了,原来就是嫌房子贵。
但是相同质量的青砖房,都卖到六十两以上了。
就算质量稍次的红砖房,也卖到了五十两以上。
一套水泥房三十五两,已经算特别便宜了。
“那你们认为一套水泥房什么价格,比较合适?”罗盘皇帝虚心的问道。
一个人大笑道:“自然是白给最合适了!”
其他人跟着放声大笑:“是啊,白给最好,哈哈!”
罗盘皇帝脸都黑了。
白给?
怎么可能?
他是散财童子吗?
“白给是不可能的,毕竟朝廷得赚钱啊!”罗盘皇帝勉强扯出一抹笑容:“咱们现在来商讨一下,一套水泥房什么价格比较合适!”
“要是按房子的结实程度,五十两更合适,但是我还是想便宜一点。”
“我觉得三十两就可以了,毕竟他们盖房那么快!”
“最好是十两银子,这样我就可以买得起了!”
……
众人各抒己见,没有一致的答案。
这时,一位看着较为年长的人说道:“其实,咱们可以参考正乾!”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