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奇招,散尽家财和土地(1 / 1)

瞬间,瓷器碎片便扎进了她的掌心。

汩汩鲜血从她的手中流出,

疼痛,令小丫鬟不禁哭了起来。

“哭什么哭!给我闭嘴!”

“我听见这动静就心烦!”

“快收拾好这里,给我滚出去!”

胡彪对丫鬟骂道。

可能是胡彪平时就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以至于令小丫鬟惧怕不已。

也可能是胡彪的声音里带着阵阵杀意,加上他原本就稍稍练过武功,令这份杀意更加明显,把小丫鬟唬住。

总之,在听见胡彪的话后。

小丫鬟居然在惊惧下,真的生生停止了哭泣,强忍着手掌的疼痛,收拾起来。

待小丫鬟收拾完碎片,离开以后。

胡彪的心情也稍稍平复了下来。

虽然他的心里,对温之三人的杀意不减。

可他还是恢复了清醒。

他想通了。

这三名调查员原就是在长乐街混迹的股民。

这群家伙,绝对是大周最追逐利益,善于投机取巧的群体。

他们邪恶,贪婪,无所不用其极。

相比清官,他们手段残酷,压根不会计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规矩。

相比贪官,他们又不会有摸鱼的心思,稍稍拿点钱就离开。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

要是他们是全国仅有的调查员还好说。

他们能通过辗转各处,收取贿赂,刀耕火种般的四处收取利益。

这样做,其实不输于他们在某个豪绅大户家精耕细作而得到的。

可问题是,朝廷派遣了很多的调查员。

他们要是每到一处,收完贿赂就走的话,压根收不到什么钱。

更别说,他们收取的贿赂,压根不算进调查员的业绩里。

而且这样做,不用多久,他们调查员的身份就会失去了,回到京都,继续被债主逼债。

由于这个现状,很多调查员只能用细水长流,精耕细作的办法赚钱。

而展现在现实层面就是,他们需要尽量在平衡时间的情况下,让他们所过之处,所有豪绅大户,全迎接家破人亡的结局!

想通这点以后,胡彪突然有了个想法。

这些调查员不是想看自己家破人亡吗?

那要是他胡彪无家可破,无人可亡,那这群调查员能怎样?

想到这儿,胡彪便有了计划。

他叫来刚死了儿子的管家,还有家里的账房先生,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计划。

他把自己的计划讲给二人听。

听完胡彪的计划,管家胡千里皱眉道:“老爷,这么做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万一那群村民不认账可如何是好?”

“哼,你觉得那些村民敢不认吗?”胡彪轻蔑道:“那群调查员早晚会走的,而咱们,才是一直在胡家村的人。”

“那些村民要是还想在胡家村好好种地生活,他们哪里敢反抗我?”

“那行吧……”胡千里无法反驳。

接着,胡彪又说道:“这个计划的确存在风险,可比起被那群不择手段的调查员逼到家破人亡,这点风险完全能接受!”

管家和账房先生闻,也只能点头。

很快,次日清晨。

当温之三人走在乡间时。

他们震惊了。

因为在村中心。

胡彪正拿着大堆银两和地契,在村民之间,热情散财!

看着面前正自散家财的胡彪,温之三人震惊了。

“这是什么情况,他想干嘛?”

温之问道。

而看着面前这一幕,克里南也面色阴沉。

他思索了片刻,很快便分析出了缘由。

“他这是想把自己的资产化整为零,藏在村民里。”

温之闻不解。

他问克里南:“这样做对他有何好处吗?”

“要是平时,这样做对他的确没有好处。”克里南冷声道。

只是,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可要是危急时刻呢?”

“要是朝廷有人想要来吞并他的财产呢?”

“他把钱和土地分给村民,而我们想要拿走这些地,就必须对付全村的村民。”

“这于我们,于朝廷而,都是难以接受的。”

要只是一个村子这样做还好。

朝廷面对这种负隅抵抗的村庄,自然不介意派军队过来,把整个胡家村全体人流放。

再把土地归为国有。

可是。

他胡彪可以想出这种办法。

难道别人就想不出吗?

答案肯定是否。

克里南相信。

此刻,在沿海地区的调查员们,肯定不止他们这里出现了这种情况。

那些豪绅老爷们,在使劲浑身解数都难以对付他们这些贪得无厌的调查员后。

一定会用这种破釜沉舟的方式来对付他们。

毕竟,他们要是散尽家财,很可能还有活路。

但要是不散尽家财,他们一定会死!

想到自己以后在胡家村的敌人,变成了整个村庄,而不只是胡彪一家。

温之的表情也愈发冰冷起来。

他说道:“这个家伙也真敢这么果断。”

“他也不怕覆水难收,给了村民的土地拿不回来吗?”

这时,调查员里的第三人,苏文博开口了。

虽然他的父亲也是商籍。

可在他们分家以前,他祖父辈也是地主豪绅。

所以他算三人中,最了解地主豪绅之人了。

苏文博想起幼时在乡下,那群村民在自己家人面前做小伏低的样子。

他对温之说道:“他压根不担心这个。”

“这些豪绅老爷对村民的奴役早已渗入骨子里。”

“这不是几年、几十年的驯化,而是上百年,一个家族对一整个村子的驯化。”

“你别看这群村民看着还是人样,可实际上,他们于胡彪而,跟畜生没什么区别。”

“你会害怕自己的家产,放在自家畜生窝里,会被贪污了吗?”

二人闻,顿时恍然。

这是一个惯性,以及奴化意识的问题。

可这也是个经济学问题。

在农村,统管村子和外界大宗贸易的,一向都是当地的豪绅老爷。

要是没有他们,村民甚至都没法和外界取得大批量交易。

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那群村民压根没法拿自己拿到的土地,去做什么不利于胡彪的事情。

更别说,长期的驯化,已经让这群村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能去威胁胡彪胡老爷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