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1 / 2)

('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看在莫愁如此“懂事”的份上,再念在她引诱鬼王有功,钟无咎便从之前黑石监狱黑甲人身上的“遗产”中找了件鬼宝赠予了莫愁。

这样一来,凭借鬼宝护身,以及莫愁极阴之鬼的保命能力,除非这家伙倒霉的遇到一些绝世妖鬼,否则自保肯定没有问题了。

而在打发走莫愁的事情之后,钟无咎和燕赤霞便顺势扫清了九尾狐麾下残存的一些小鬼,免得它们群龙无首之后四处作乱。

这么一通忙活下来,天色也已经渐明,随后两人才迎着朝阳的曙光回到了无门居。

降服了鬼王九尾狐,燕赤霞算是了结了一半的心事,接下来就看钟无咎能否化解九尾狐的怨念和恨意,帮他师妹绛雪从无尽的怨念中解脱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钟无咎和燕赤霞返回而莫愁却不见了下落,崔鸿渐一时也是心急如焚,以为莫愁出了什么意外。

好在莫愁在走前专门留了封书信给崔鸿渐,信中声称人鬼有别,她不想害了崔鸿渐,所以转世投胎去了。

收到莫愁的“分手信”,崔鸿渐痛不欲生,他人生的初恋就这么无疾而终了。

对于崔鸿渐的悲痛,钟无咎和燕赤霞自然懒得理会,两人心里都很清楚,解决了这里的后顾之忧后便是时候上路去除掉剩下的三大妖鬼了。

所以燕赤霞那边便是一把拽走了本想安慰崔鸿渐的拾儿,开始对其进行最后的地狱式训练。

而钟无咎则是找了个僻静之所,将那鬼王九尾狐带进了猛鬼屋中洗炼怨念和恨意。

不得不说,随着钟无咎修为境界的不断提升,这猛鬼屋的力量也是变得越来越强,之前甚至就连那些极煞恶鬼的极煞之气都能吸收,更别提是区区九尾狐的一些怨念恨意了。

当然,就像当初钟无咎吸走了那些极煞恶鬼的极煞之气,却依旧无法改变那些恶鬼天性一样,钟无咎虽然可以利用猛鬼屋吸走鬼王九尾狐身上强大而炽烈的怨念恨意,但光靠这点手段却还是无法将其完全渡化。

不过好在钟无咎身为阴神,有鬼城相助,又粗通佛法,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而在利用猛鬼屋吸收九尾狐怨念和恨意的同时,钟无咎也打开了从燕赤霞手中忽悠来的那本佛门至宝——《金刚经》!

《金刚经》,又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其意思是“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乃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甚至被称之为“万经之王”。

据说《金刚经》拥有开启智慧,断除执念以及超脱自在之能,为生人诵经能够积攒功德福报,为亡者诵经能洗尽罪孽执念助其往生,所以又有“一部金刚经,地府十万金”的说法。

而根据燕赤霞所说,钟无咎手中的这本《金刚经》乃是大觉寺的镇寺之宝,显然要比一般的《金刚经》更为玄奥!

随后,钟无咎便在这猛鬼屋中翻开了《金刚经》,并一边吟诵经文一边领悟经文的奥义。

很快,钟无咎便意识到了这《金刚经》的玄妙之处。

他发现自己在吟诵和领悟这《金刚经》之际,竟是如同手持《周易》和《连山》两书时一样,思维突然变得无比清晰,仿佛整个人破开了一层迷障,一些原本悟不透,想不通的事情此刻竟都是迎刃而解!

显然这《金刚经》拥有着跟《周易》还有《连山》一样的“开智”之能,而且效果竟还更为明显!

不仅如此,钟无咎还发现他在吟诵这《金刚经》的过程中,他所修行的不灭金身竟也仿佛得到了某种淬炼,体内的功德之力和自身金身融合得更加紧密,甚至连体内似乎都在发生某种蜕变!

通过神魂内视,钟无咎看到此刻自己体内的血液竟是泛起点点金光,仿佛要化为融化之后的黄金一样!

“血肉金化?”

“这是佛门神通《法相金身》的征兆之一?”

看到这一幕,钟无咎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芒!

他虽没有《法相金身》的修行之法,但在茅山的琅嬛书阁中却有不少先辈的典籍记载了《法相金身》的一些特征,其中便有“肉身金化”这一特征。

根据那些先辈的记载,修成法相金身,“肉身金化”之后不仅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而且几乎已经脱离了原本的生命层次,各种巫蛊咒术或者毒素对其都基本无效,甚至到了大成之境身体更是没有要害可言,哪怕头颅被打碎也依旧可以行动自如,并且能迅速恢复!

虽然钟无咎目前的状态还只是血液泛起金光,跟真正的肉身金化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这已经是向前迈出一大步了!

显然,这《金刚经》比他想象中更加玄妙,甚至极有可能跟那佛门的顶级神通《法相金身》有关!

然而更让钟无咎惊喜的还在后面!

只见随着他继续吟诵《金刚经》,之前被他收在鬼城之中的两样佛宝,半卷《心经》以及斗战胜佛的残像竟是仿佛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呼唤和共鸣一样,竟也泛起了点点金光!

虽然这些金光极为暗淡,仿佛风中烛火,但这等异象却已经足以让钟无咎惊喜了!

他拿到这两样佛宝已经多日,但无论如何尝试都无法唤醒这两样佛宝的神异之处,甚至就算在之前的战斗中有妖鬼进入鬼城这两样佛宝也依旧没有任何异动。

若非他得到这两样佛宝之后便立刻有佛荫护身,而且那出身自佛门的“九号”也是指名道姓要寻找这两样佛宝的话,他甚至会以为这两样佛宝就只是普通的凡俗之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