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我本唐朝一名将,不知何事打汉朝(1 / 2)
('“切锵切锵……锵锵cei……”
陈风在舞台上转了一圈摆开架势,还真就有了那么几分味道。
看到这身段,俞谦也是两眼放光,满脸的赞叹:
“秦琼出场了!”
“锵切切切……”
同时陈风的表演继续,可是在念了几声之后,陈风的表情又突然变得难受起来。
“演员心里想,这叫什么玩意儿啊?”
“本来没这么一出戏嘛!”俞谦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切切切……锵……”
可这会儿演员也没办法,陈风只能继续表演。
怕观众们看不懂,不远处俞谦继续介绍:
“这是透袖。”
其实这些东西俞谦要是不解释的话,真有很多人都听不懂什么意思。
毕竟现在了解这些的年轻人太少了。
“正冠!”
“捋髯!”
“掖水袖!”
“你瞧这做派!”
陈风每做一个动作,俞谦就介绍一次。
不说让所有人都能看懂,至少也要让人大概的明白陈风这是在做什么。
当然,对于那些看得懂的观众来说,这就属于是纯多余了。
甚至还有点儿侮辱人的意思,我看戏用你解释啊?
“上步!”
然而这里刚刚说完一句,俞谦突然就愣住了。
因为陈风这“上步”上得实在是太慢了,就像静止不动了一样。
见此,俞谦连忙吐槽:
“这怎么这么慢啊?”
这话一出,陈风也绷不住了:
“这不是想词儿了嘛!”
说这句话的时候,陈风满脸的无奈。
听到这话观众们也全都忍不住笑了。
“哈哈哈哈哈!太为难人了,还得先编词儿!”
“虽然很可怜,但是看着实在是太搞笑了!”
“给大人物演出一次可不容易啊哈哈哈哈哈,都给孩子憋成什么样了!”
……
舞台上,伴随着台下观众们传来热情的笑声和掌声,俞谦也同样笑了:
“这还没词儿呢!”
而陈风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之后,也终于“想到了”词儿,开始唱了起来。
“将士英豪……”
“儿郎虎豹……”
“军威浩……”
“好!”
“好!”
随着陈风开始唱,台下顿时是一片的叫好声。
这一刻,不少的观众再也坐不住了,连连叫好,呼声一片。
在这种场合的现场,观众都是受到邀请的各界优秀人士,所以绝大部分的年龄相对来说都比较大。
毕竟年轻人想靠自己得到椿晚邀请的能有几个?这难度有多大?
所以在普遍中老年观众的现场里,能够听懂这些的人也不在少数。
陈风这几嗓子一出来,懂的人自然能懂。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抱着看相声的想法在看,根本就没想过陈风会真的唱戏,也没有期待过。
因为这个世界相声属于刚刚出现的全新产物,大家根本就不知道相声可以连一切的设定。
只要表演的人有创意,你甚至能在相声里听一段b-box,就是在相声里看人家打篮球都可能出现。
毕竟相声这种东西的核心就是两个人讲一个话题,然后通过这个话题引起趣味性。
所以抛开传统的情况下,你想加入什么元素都可以。
在陈风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相声发展得已经非常的先进,非常的现代化,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人家相声演员创造不出来的!
当然,这个世界的观众属于是还没见过世面,没吃过细糠的。
所以当陈风这一手出来之后,直接给所有人都镇住了。
而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这也是必须的基本功之一,说学逗唱,里面包含的东西很多。
这一点陈风的相声组徒弟们最了解,想学相声,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其实包括这会儿在大夏很出名的岳云蓬和张云硕两人都还属于半吊子的速成选手,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相声演员。
毕竟时间太短了……
舞台上,在阵阵掌声的鼓励下,陈风唱得越来越欢,节奏也越来越稳。
“地动山摇……”
“要把狼烟扫……”
“锵切切……”
“点将算完了!”
再次听到陈风在那儿“锵切切”的,俞谦点了点头,再次开始解说。
然而看到陈风又在原地迈步迈不出去愣住了,俞谦突然笑了:
“下边儿还没词儿呢!”
“好嘛……那过场诗怎么办啊?”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关键的问题,俞谦忍不住直接问了出来。
听到这话,陈风立马停顿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回答:
“也是现编的!”
“什么词儿啊?”俞谦不解。
对此,陈风笑了笑,重新摆开架势念诵了起来: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好嘛明朝的词儿!”俞谦再次吐槽。
说到这里,陈风也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寻思怎么去修改。
不过很快,陈风就想到了:
“我本唐朝一名将,不知何事打汉朝!”
“哒哒哒得锵锵切……”
随着陈风将定场诗念完,身边儿俞谦直接配合了起来。
有了俞谦的配合之后,陈风表演得更加的认真了。
两人相互配合,竟然真的让不少观众找到了看戏的那种感觉了。
“本帅,姓秦名琼字叔宝,混世魔王驾前为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