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见李纨(上)(1 / 1)

第129章 见李纨(上)

楚延在太和殿召见了从金陵来的乾王府官员,四品以上官职的,楚延和左右丞相等大臣已经商量过,给他们定下了,剩下的吏部会再做安排,逐步清退一些不合格的旧朝官员。

召见完毕,楚延回临敬殿,把南山书院院长赵德明丶青阳书院院长胥启等几位江南大儒给叫来。

等他们叩拜完毕,楚延才吩咐道:「给几位先生赐座。」

太监们把椅子搬来,几位大儒坐在了他对面,脸色似有些无可奈何。

楚延喝了口茶,才跟他们说道:「诸位先生可记得北伐之前,朕召你们所说的事?」

「臣记得,陛下曾说,登基称帝后,要改科举,叫天下学生学陛下所传授的新学。」

赵德明恭敬回答。

所谓新学,是楚延在江南时,招了一批学生,手把手教了他们学物理丶化学丶数学等科目,因知识繁杂,故统称新学。

楚延道:「如今朕已登基,欲要改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新学与儒学并考,择天下贤才,你们以为如何?」

「臣请奏。」

胥启站起身作揖行礼,启奏道:「陛下纵然有不世之才,立新学,改科举,可天下初定,人心不稳,陛下何不徐徐图之?」

楚延道:「先教授,再考核,三年后开科举。」

明太祖登基后,天下未定,两年后才开科举,之后又觉得科举不好,废除科举制,直到洪武十八年才恢复。

因此,楚延定三年后开科举,一点也不晚。

「陛下,臣以为三年太久,宜今年或最迟明年开恩科,以笼络天下士人。」有人说道。

「时间可以再商量,但数理化等学科一定要加到科举去!」

楚延语气不容置疑,「即便废除科举,新学也要成为国子监开设的学科!」

以国子监毕业生代替科举选拔人才,宋明两朝都曾用过。

楚延想要看到新朝新气象,因此新学必须加到科举上!

赵德明几人对视一眼,皇上态度坚决,他们也不好再辩解,因此都站起身,行礼道:「臣等愿支持陛下改革科举!」

「好!」

楚延笑起来,下旨道:「赵德明你担任国子监司业,负责改革国子监,在各地官学增加新学科目,你们几人去江南各省担任学政,指导江南学子学习新学。」

他要的就是这些大儒为他辩经,为新学摇旗呐喊。

几人跪下谢恩,楚延将他们打发走了,等过几日吏部会再召他们去,那时才是正式的任命。

下午时,一太监来禀报:「陛下,故顺朝韩穆杰丶宋瑞丶于舟等人在外头候着了。」

「叫他们进来。」

楚延吩咐道。

昨天下旨召见故顺朝一批清流官员,今天他们就来了。

不一会,五六人进来跪拜行礼。

楚延询问了他们一些事情,闲聊一会,见他们都同意为新朝效力,很是满意,就问道:「故顺朝的兰台寺是做什麽的?」

这官职并不出名,如果不是林如海就担任过,楚延不会关注到。

「回陛下。」前兰台寺大夫于舟回:「故顺朝科道官有都察院丶兰台寺,其中都察院负责监督百官,兰台寺则是监督宗室,兰台寺卿丶少卿为宗室的人,其馀则是科道官,多兼任都察院职位。」

「哦。」

楚延点头,心里有了主意,下旨道:「你们暂且去兰台寺,日后有空缺再补上。」

他召见这群人就是要他们来做表率,并非看中他们能力,先扔着不管,他们若是有能力,内阁会推举他们的。

虽然内阁也没有建立起来。

傍晚,楚延总算空闲下来,回后殿,见宝钗和宝琴都不在,一时想起来中午时,元春悄悄派人来禀报过,说李纨也来了。

于是派人去召见李纨。

长春宫。

李纨正与元春,宝钗丶宝琴,还有清河公主在聊天,这位公主是随宝钗一起来长春宫做客的,与宝琴倒是很聊得来,问了她许多天南地北的事。

「听说,陛下今日召见从金陵来的官员们。」宝钗道。

元春笑道:「朝廷的事后宫里头都不大讨论,陛下倒是不曾下旨禁止,只是他们男人的事,到底与我们不相干,妃子只需留心言官,他们听闻一些后宫事后,会递奏摺上谏,如最忌讳的后妃独宠。」

「独宠?」宝琴有些羞涩,小声说道:「所谓三千宠爱在一身?」

她想到了昨晚,可又觉得,皇帝只是亲她们,还算不上三千宠爱。

聊到后宫事,几人都有些羞涩,李纨默不作声,她又不是正经的后宫妃子。

忽然。

有太监来传口谕:「陛下召长春宫宫女李宫裁去往临敬殿。」

元春,宝钗宝琴几人,都有些惊讶,李纨更是心中一跳,脸上竟是唰的红了,心跳飞快。

皇帝只召见她?!

见她发愣,元春忙拉着她站起身,李纨才回过神,忙毕恭毕敬的回:「奴婢遵旨。」

传口谕的太监笑道:「请姑娘稍做打扮,跟奴才一块去临敬殿。」

因上回李纨就被宠幸过,故而太监叫她妆扮一下,再去面见皇帝。

说完后,太监退出殿外。

宝琴惊讶道:「大嫂子怎去临敬殿……大嫂子也是…皇帝妃子?」

她一直以为,珠大嫂子寡居多年,平日里素面朝天,从不打扮,怎麽会被皇帝看中了……

李纨红了脸,一时不知该怎麽说。

元春说道:「大嫂她……我一时说不清楚,你们别往外说就好,宫里的事只在宫里传。」

宝钗若有所思。

李纨低声道:「陛下尚且不知道我是贾府的。」

清河听了,吃惊的看向她,忍不住说道:「这样瞒着不行,这是欺君,圣上若是动怒,那时你再磕头请罪也无济于事。」

李纨有些茫然,这样岂不是只能告诉他?

「不要紧,我会跟陛下求情的。」知道内情的元春,只能将事情揽下,忙叫李纨去化妆。

一会儿后,李纨跟随太监来到了临敬殿。

她的心跳得越发厉害,上一回被皇帝搂在怀中宠幸的种种不堪事情,再次涌现出来。

叫她有些畏惧,又有些……莫名的期待,不知进临敬殿后,又会发生什麽。

暗暗告诫自己一番后,李纨进了东次间,再次见到坐在软塌上的皇帝,欲要跪拜时,他说了一声「免」。

并且说:「以后见朕,通常来说都不必行跪礼。」

李纨心中一暖,这的确是后宫妃嫔才有的待遇,皇帝虽未给她封妃,却已将她视为他后宫的妃子。

给了她与低位妃嫔一样的住处。

「妾…谢过陛下。」

李纨久违的用了「妾」自称,这是一个她几乎遗忘的称呼,往日里在贾府太太丶姑娘面前时,她是从不用的,只在初嫁给贾珠时,自谦时候说过。

如今,她再自称妾,陌生的称呼,叫她脸上越发红了。

楚延看到了李纨的羞涩,心中好笑,于是朝她说:「宫裁,好些日没见你,怎还害羞了?来朕面前!」

李纨再次战战兢兢,生怕皇帝问起她这几日为何不在长春宫。

她走到了皇帝跟前,做好了被他拉入怀中的准备。

「抬起头来。」

楚延笑道,「宫裁长得清雅,别的女子没有宫裁这般模样。」

被男人当着面夸,李纨心跳如雷,换做别人,那是登徒子行径,可眼前男人是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夸她漂亮,别人怕是会受宠若惊。

李纨慢慢抬头,一张脸虽羞涩着,却自有一种淡泊从容,沉默寡言的贞静妇人气质。

她低声道:「后宫妃嫔多有美人,如皇后丶贵妃娘娘丶宝姑娘丶琴姑娘,妾刚才见了清河公主,她也是一位娴静温柔,秀外慧中的姑娘,妾蒲柳之姿,不敢与她们相比。」

楚延道:「有句俗话说的好,丑的人都是一个样,美的人则各有各的美,宫裁你身上就有别人所没有的美。」

李纨想了想,不禁笑起来:「陛下这句俗话,妾怎没听说过?」

楚延见她笑了,便将她拉过来,正想摸一摸她的脸,宫女来禀报:「陛下,饭菜已备好。」

「送上来。」

楚延道,面前的李纨又红着脸,楚延看她几眼,松开手:「先陪朕吃饭,等会我们去御花园走走。」

「陛下叫我陪去御花园?」

李纨真正有些受宠若惊了。

她听元春说,除开陪着湘云和可卿去一次大明宫外,陛下平日里只在临敬殿处理奏摺,召幸妃嫔,少有时间去逛花园。

如今,却叫她来陪吃饭,陪逛园子,她怎能不受宠若惊?

纵是今晚叫她陪侍寝……她也认了。

「朕今日有兴致。」

楚延一笑。

李纨是十二金钗之一,他还是愿意在她身上花时间的。

况且,李纨长相貌美,身材颀长,在人群中能让楚延眼前一亮,今晚有机会,就多了解下她。

片刻后,宫女送菜上来。

到底是嫁人的妇人,楚延坐下后,李纨自觉坐他旁边,素手端起酒壶为他斟酒,她自己也倒了一杯酒,给楚延敬一杯后,朱唇抿了一口,贞静端庄的脸庞肉眼可见的红起来。

颇有些不胜酒力的娇态。

但楚延知道,李纨还是挺擅长饮酒的,在大观园里,常与姑娘们喝酒。

书里写她心如「槁木死灰」,但实际上,这位李宫裁心里有着一抹未曾被磨灭的鲜活,比如,一群姑娘们开诗社时,她就十分积极的参与进去。

这不是槁木死灰之人该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