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敏探春才选宁荣府尚书(1 / 1)
第160章 敏探春才选宁荣府尚书
楚延与二春吃了午饭,宫女来撤走桌椅,他才坐回软塌,就听宫女在外头喊:「云姑娘来了。」
虽经历上回撞见楚延宠李纨,但湘云仍不避讳,宫女声音才喊过,她就走进来了,笑着道:
「你们用完膳了?我来跟你们说会子话。」
楚延朝她招手:「来坐下再聊。」
湘云便坐到他旁边,挨着他,迎春探春则是坐在了软塌另一侧。
楚延靠在引枕上,搂着湘云腰肢,刚吃饱饭后有些发困,便只跟她们随口聊天。
湘云被他搂腰,却也不脸红,仍旧笑着跟探春她们说话。
探春多看了两眼她被搂住的腰肢。
湘云忽然笑道:「三姐姐也被皇帝陛下『盖章』了?」
一语落下,探春的脸不禁红了,楚延笑起来,恰好又有林黛玉摇摇的走进来,见此一幕,听此一话,便也脸上微红,说:「我来的不巧了,不知道皇帝陛下正在批改奏摺。」
湘云听了她的话,笑得越发大声了。
探春脸上更红,却又知道黛玉未被皇帝「盖章」,也拿不了她的短处。
迎春也害羞,但在姊妹们面前,她不怎麽说话。
楚延笑道:「批阅奏摺可不用盖章,林妹妹是没见识过,故而挂念着?若是如此,改日我叫你在屏风后设一座椅,可观之。」
「这是什麽胡搅蛮缠的话?」
黛玉的一双水露般双眼瞥向他。
楚延只一笑,问她:「你进来怎没宫女禀告?」
黛玉才说:「云妹妹先来看你用了午膳没,若是你睡下了,她便回去。」
楚延猜出她话中意思,问她们:「你们是来告辞回去的?」
湘云说道:「等会子收拾行李要些时辰,还要去叫上邢姑娘她们。」说话时,眼睛看着他,颇有几分不舍之意。
楚延想了想,便点头说:「回去也好,三日后我再去大观园。」
见黛玉没地方坐,他指了下外边,让她叫人搬一张椅子进来。
黛玉体会到了他的意思,叫紫鹃把正厅的椅子搬来。
等她坐下后,楚延问她道:「你还管家不?」
黛玉一怔,细思片刻,见探春在此,心里便猜出几分,笑道:「皇上只管把我的管家权收回去,由三姑娘来管,她比我好,我整日里病着,管不了什麽事情,白占着管家姑娘的位置。」
探春不好开口,看向皇帝。
楚延笑道:「你这话我听着有几分真心实意,不像夹枪带棒的。」
黛玉被他这话噎住!
楚延继续说:「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将。」
湘云忙笑问:「敢问皇帝哥哥,后一句是什麽俗话?我怎没听过?」
「我编的。」
楚延笑了一声,「但军里若是有两个将军,那就坏事了。前些时候我命你们各管着两府,本是想看看你们是否有冷子兴所说的才干,谁知弄巧成拙,让你们轮流管了家。」
探春刚才并未跟皇帝说这些,但他却记着这事,可见他留心园子,也知道几个姑娘先后管家的弊端。
想了想后,楚延说道:「你们四姐妹都入宫了,家里人未免思念,兼之我想着云儿丶琴妹妹她们也会思念家里人,我也于心不忍,不如这样,日后你们十天半月可回家住几日,三姑娘你多在家住些时日,顺道管府里的事。」
「至于林妹妹和云儿你们。」楚延看着她们,笑说:「顺朝惯例,各宫设尚书丶都太监丶内相等虚职,由皇后总管后宫事务。如凤藻宫尚书是你们大姐贤德妃获封时加封的,其馀几个宫殿,有慈宁宫丶乾清宫丶坤宁宫丶大明宫丶东西六宫及西苑。」
掖庭宫也有都太监,但没有嫔妃肯被加封为掖庭宫尚书。
「皇帝陛下要封我们做宫里的女尚书?」湘云惊奇的问道。
探春也是心中一动,迎春和黛玉倒不曾有什麽表情,许是一个知道自己做不了,一个不想当。
楚延笑道:「按惯例各宫尚书就是贵妃,你们现在可当不了。」
湘云不好意思的笑了。
黛玉道:「为何不立谢贵妃为后?」
几人吃惊看向她,立后关系到国家大事,她们又是后妃,轻易不能开口的。
楚延淡淡说:「她不便为后。」
黛玉没有再问。
探春看着她若有所思,林妹妹特意问他这句话,非是想知道皇帝为何不立皇后,仅是想知道他会不会生气。
再一想,楚延笑道:「罢了,等裁减宫人后,再定下规矩,探春你暂摄两府尚书一职。」
探春心神震动,不但荣国府,连宁国府,皇帝也一并交给她来管!
黛玉朝她笑道:「恭喜三妹妹封某宫尚书!」
湘云噗嗤笑起来,因听出林姐姐说某宫是指宁荣两府,将来肯定要改名的。
探春这才回神,忙起身行礼谢恩,楚延笑道:「林妹妹和云儿还有二姑娘,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随朕住在皇宫,就不必管家了。不过,仍许你们支使银子以急用,规矩不必太死板。」
三人都答应下,她们原本也没有将管家权攥在手里的想法。
「行了,先这样,你们回去收拾行李,先回家去罢,要走的时候再来我这里一次。」楚延吩咐说。
四人起身告辞,紫鹃想进来把椅子拿出去,楚延却让她不必了,这椅子放这,免得东次间就一张软塌可坐。
楚延休憩小半个时辰,看了会书,众姑娘们才联袂来至,一起进屋来。
「都进来。」
他吩咐说,没有再出正厅接见她们。
于是黛玉,湘云,宝钗宝琴,岫烟,李纨,探春迎春,珺仪璇珠等,都进到西书房,将不大的书房站得满满当当,一时间满屋生香,入眼皆是美色。
楚延用欣赏的眼神看向她们,看得几个姑娘都羞涩低头,李纨也脸上红晕。
倒是王璇珠小姑娘,大着胆子迎向他眼神。
「三日后,朕再驾幸宁荣府。」
楚延笑道,先对宝钗和宝琴说了刚才的安排,宝钗笑道:「我与妹妹都只是暂管,又是贾家的外人,如今交给三姑娘正合适,多谢陛下特意来跟我们说一声。」
这是皇帝照顾她们感受,特意才说了这事。
宝琴一双月牙眼微动,情不自禁看过来,他后宫妃子虽多,却记着每个人。
「你们没往心里去就好。」
楚延点头,又问岫烟:「邢姑娘常去栊翠庵。」
岫烟忙回答是。
楚延下旨道:「你回去跟妙玉传朕口谕,叫她那时出来迎驾。」
岫烟有些惊讶,却也只得接旨了。
楚延想了想,笑道:「没事了,你们回去罢,记得给邢姑娘和琴姑娘安排住处,若是没找到合适的,就等我去大观园。」
探春忙问:「这是什麽事?」
湘云笑道:「不怪你不知道,我和林姐姐也差点忘了呢,等会子我再跟你说,先跟皇帝陛下告辞~」
于是她们行过礼,一起出去了。
路上,湘云给探春说了事情,探春笑道:「圣上虽命我管家,暂为两府尚书,可我想着,我一人哪里能管两座国公府?到底要请你们多帮忙才是。」
这话意思是,她们仍是管家的姑娘。
宝钗含笑道:「陛下已封三妹妹为两府尚书,我们怎好再抢?」
湘云也笑说:「皇帝陛下还许我们支使银子,这样才好呢,既不用管家,又有银子使~!」
「这话是在说我,还是说你呢?」黛玉道,两人都支使过银子,但黛玉用得更多。
众人都笑起来,于是来到西华门,乘轿子回贾家。
连她们丫鬟在内,十多顶轿子从宫中出来,难免引起街道上的人围观,她们从帘子往外看去,许多人都瞧着她们轿子议论纷纷。
尤其这些轿子都进了宁荣两府,更是引人瞩目!
回到贾家,王夫人丶邢夫人丶王熙凤丶薛姨妈丶史家二婶丶王子腾夫人等都已得到消息,先一步来到仪门处等着。
探春下轿后,忙来到王夫人身边说:「母亲来迎接,岂不折煞了女儿?」
「正是呢,二婶你们也来迎我们了!」湘云道。
宝钗丶宝琴等也都如此说,薛姨妈只是笑着。
「母亲~」
王璇珠直扑入母亲怀里撒娇,王子腾夫人紧搂着她,乖儿乖儿的喊,又问她在宫里如何?
王璇珠笑嘻嘻说:「皇帝陛下可好着呢,人也俊朗威猛~」
王珺仪忙拉了下她衣裙,似乎担心妹妹晚上与她说的悄悄话当着众人面说出来,什麽临幸时难以承受,皇帝身躯不知如何矫健等等,叫人羞死。
王熙凤那艳如桃李的脸上,笑容满面的说道:「我劝过太太,说我来迎姑娘们就好,太太却偏要来,说姑娘们入宫不易,将来又是当娘娘的,该出来迎接才是!」
一席话叫众人又羞又笑,便一起进门,去给贾母请安。
李纨有多日没回贾家,见府内府外皆是一片忙碌,到处张灯结彩,等着迎接皇帝驾幸。
来到贾母院子,进屋后,众人依次上前给贾母磕头请安,李纨犹豫片刻,又多给婆婆王夫人请安一次。
那边黛玉湘云等姑娘们与贾母欢声笑语,这边王夫人冷着脸问她:「你这回又入宫了几天?」
李纨半低着头,心中默算片刻,才陪笑道:「约有七八日了。」
王夫人冷笑道:「入宫多了,连日子都记不住了!」
李纨低头不敢吭声,多年来她已惯在婆婆面前谨小慎微,如今到底还是出差错了。
可这事……不能太过怪她。
因人多,王夫人也不好说什麽,转过头去与探春聊天。
当嘴快的湘云把宫里事情说到「敏探春才选宁荣府尚书」时,满屋子的贾王史薛女眷都又惊又喜,忙问其中详细。
听罢,王夫人喜气洋洋道:「圣上慧眼独具,只瞧一眼便知道我们家三姑娘机敏能干,是能当家的太太。」
探春忙说:「也只是暂时的,因陛下觉得管家姑娘多,怕乱了套,才暂时由我来管。」
史湘云二婶笑道:「虽是暂摄,却也是恩宠,日后我们家云儿进宫,不知何时才能熬到封尚书时候!」
封尚书即是封贵妃,这话叫史湘云有些害羞起来。
众人聊了一会,岫烟起身告辞,说:「我要去栊翠庵给妙玉传陛下口谕,不多陪老太太聊天了。」
贾母等人很是吃惊,埋怨她说:「既是传谕,怎还来陪我们闲聊?快些去罢!」
岫烟笑道:「不妨事,陛下只是传一道口谕,叫我传到就成。」
说罢离开贾母院子,径直去了栊翠庵。
那妙玉起初还以为她在跟自己顽笑,岫烟忙说:「我岂敢乱传圣旨?千真万确,皇帝命你三日后出贾家门外迎圣驾!」
妙玉怔住良久,那张清雅绝丽的脸上,犹自不敢相信,好久才问她:「皇帝特意记起我来?」
岫烟笑道:「你忘了上回林姑娘跟你传的那两个字:太真。」
妙玉心底一颤,腹中如有一道急流,霎时间传遍全身,脑海里忽有念头升起,完全占据了她的所思所想:
皇帝……要来临幸她!
岫烟见她如此,误以为她心中仿徨迷茫,便叹道:「皇帝还给你和府里四姑娘在大明宫留了住处,妙玉,你……怕是躲不过的。」
「他给我和四姑娘都留了住处?!」
妙玉忽而又生气起来,冷笑道:「谁乐意进宫谁去,便是他来我栊翠庵,我也不招待他!」
岫烟笑道:「你又说气话了,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到底是要拿出待客的礼仪来。」
妙玉想了半会,才说:「我那五年前梅花上收集的雪水,纵是皇帝来也喝不到!」
岫烟这才放下心,只要她不说,皇帝也不知道她五年前收集的雪水是最高的待客之道。
说了一会话,岫烟才回紫菱洲迎春住处休息。
不久后,有太监来传皇帝赏赐,皇上给了她百两银子和许多珠宝首饰。
一众丫鬟婆子都来看热闹,邢夫人也闻讯赶来,岫烟还以为要和她拉扯上几句话,谁知邢夫人却只是羡慕的看着,不敢再开口要她的银子。
如此,邢岫烟才放下心,略送了丫鬟婆子一些赏银,将剩下的赏赐都收进箱子里。
以后,她就安心在宫里服侍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