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幸大观园(上)(1 / 1)

第165章 幸大观园(上)

潇湘馆。

黛玉起床后,人懒懒的,身上穿一件薄短袄,乌黑发丝散乱,起来后半晌都没来梳妆镜前。

紫鹃笑道:「姑娘快些来梳洗打扮,皇上今日要来了。」

「理他做什麽?管他来不来的,把人折腾成那样,人不人鬼不鬼,可见他是狠心的!」

黛玉还在埋怨皇帝楚延下旨抄家,让宝玉变成那臭不可闻,又瘦削邋遢的模样。

这两日她总想起来宝玉在垂花门外,那凄惨可怜的样子,又偶尔想起他往日的好,两相对比,恍如隔世。

紫鹃叹道:「姑娘快别说了,皇上已是开恩,别家前些日就被流放几千里,宝二爷他们能待在京城算不幸中的万幸。」

黛玉没说话了。

宝玉虽身上脏了些,可到底人没事,只要他安心服徭役,日后会有赦免的时候。

「姑娘,我把你首饰拿来了。」

雪雁捧着盒子进来,打开给她看,里面是贾母给她的一些名贵首饰,镶珠宝玉花蝶金簪,一对垂珠耳饰,另有一些皇帝上回随手赏赐的首饰,却不怎麽好,只是常见的东西,比不过贾母送她的。

犹豫片刻,黛玉指着皇帝赏赐的首饰说:「今儿就戴这些,先放下,我穿平日衣服去给老太太请安,等皇帝要来了再回来更衣。」

雪雁奇怪道:「姑娘不穿盛装?上回贵妃娘娘省亲,姑娘一大早就起来梳洗更衣了。」

黛玉笑道:「上回跟这回不一样,皇帝要午后才出宫。」

紫鹃也奇怪:「姑娘怎麽知道的?」

「我算准了!」

黛玉笃定的说。

紫鹃雪雁都不大信,见她不肯穿,只能服侍她穿上常服,去给老太太请安。

到了贾母院子,紫鹃见到宝钗丶迎春丶探春丶邢姑娘丶王熙凤等,都穿金戴银,或戴攒珠累丝金凤簪,或朝阳五凤挂珠钗,老太太穿上了一品诰命服,连素日不带什麽首饰的宝钗,眼下也在头上略点缀了一根簪子,耳朵坠着丁香珠。

只有她们姑娘,仍旧和以往一样。

贾母见黛玉如此,笑问她道:「丫头怎不换衣服?」

众人也看来,黛玉笑道:「皇上怕是要午后才来,不急着更衣,免得一会又麻烦回来换了。」

探春说道:「上回大姐姐省亲,我们早上出门等,快到了中午才有人来说大姐姐要戌初才动身,入夜才回来家里,可见林姐姐有心机,她才是对的。」

众人都笑起来,贾母笑道:「到底要什麽时候才出去迎圣驾,我们说了不算数,你既嫌麻烦不想先换上,那就预备着些,免得等会皇帝驾到又急匆匆的。」

紫鹃笑说:「姑娘说,猜准了皇帝要午后才出宫!」

「林妹妹是怎麽猜出来的?」众人纷纷问。

恰好这时史湘云从东府来了,听到这话后笑着道:「皇帝陛下早上要早朝丶批奏摺,中午回后殿吃饭歇息,可不就是午后动身?」

黛玉抿唇一笑,众人这才恍然。

原来是她们住在皇宫久了,知道皇帝平日起居是怎麽样的。

贾母点头道:「府内那麽多姑娘都入宫了,你们又看着很受宠,自己能做主,那便按你们姑娘家的去做,什麽时候出去迎,要怎麽迎,都由你们说了算,我们做不了主了!」

王熙凤丶王夫人等都笑起来,说早就如此了,是姑娘们管家。

薛姨妈环视一圈,一众姑娘们年轻漂亮,盛装打扮后,越发姿容出众,她们将来都是要入宫,受封妃嫔,难怪说跟上回不一样。

上回她带着宝钗丶宝琴一起迎元春省亲,却是身上没有诰命服,也跟贾家人出去迎,她们太太们都穿着朝廷诰命夫人服饰,唯有她身上半件也没有。

幸好,这回皇帝驾幸,她女儿宝钗在一众姑娘中,也是极出色的。

坐了才一会,就有婆子来回话,王熙凤起身笑道:「老太太,我不能陪你说话了,园内府里还有事情。」

说着叫上探春一起出去。

黛玉湘云宝钗等,在贾母这儿坐着闲聊,不多时,有一太监来禀报:「圣上传谕:未正出宫,约半个时辰后到府门前,叫姑娘们算好时辰出外迎接即可,不必久候。」

鸳鸯听了,不禁笑着道:「圣上对姑娘们恩宠有加,怕姑娘们累着,还特意派人来传旨!」

湘云丶宝钗丶迎春丶宝琴几人都有些脸红,惜春未有进宫,却也觉得皇帝跟别的人有些不同,至少跟上回大姐省亲时不一样。

黛玉本不想向着那楚延,可见他特意如此吩咐,心中不免有几分感动。

难为他当皇帝了还念着她们这些姑娘们。

贾母朝黛玉笑道:「被丫头你猜中了,皇上果然是午后动身,既如此,你们都回去歇着罢,午后再过来。」

众人于是散了,湘云跟着黛玉去潇湘馆,又拉着宝姐姐一块去。

未初三刻,黛玉开始梳妆打扮,画好妆后,望着镜内的自己,不禁想起上回她也这般打扮时,宝玉见到她后呆住的样子。

如今她再打扮,却没有宝玉,只有那楚延能看到。

轻轻一叹,黛玉动身往贾母那去了。

见到她,众人都笑说:「就等林姑娘来呢!」

黛玉一看,荣国府内的太太奶奶和姑娘们都在,宁国府的太太奶奶和姑娘也都来了,见了她后,一些太太奶奶们都起身迎她。

黛玉忙叫她们坐下了。

众人一起出荣国府大门,外边已列好诸多太监,围幕外,隐约可见到一队银盔甲的侍卫,正是皇帝亲卫军,因姑娘们要出门等,亲卫军便在围幕外站着。

见贾母丶王夫人等要出去站着,宝琴忙说:「外头怪热的,等陛下到了我们再出去岂不好?」

湘云拍手笑道:「正是呢,不急着出门。」

有她们两个「宠妃」开口,众人也少了许多顾忌,待在大门下纳凉。

邢岫烟等了又等,实在等不及了,就悄悄叫了个丫头来,准备去问妙玉来了没。

丫头正要去,却听有人喊道:「妙玉师父来了!」

众人转头看去,见一袭水田衣,手执麈尾的妙玉,飘飘拽拽的走来,到了她们近前后,妙玉才双手合十行了个礼。

贾母点头笑道:「事情太多,倒把你给忘了。」

妙玉淡淡道:「我本出家人,不该来搅和进这俗务里,奈何皇命圣旨,不得不来。」

众人都知道她性子,因此都不大说话,岫烟拉她过来一起等着。

过了一会,有太监骑马来,飞身下马后跑到湘云等年轻姑娘们面前跪下,奏报导:「禀姑娘们,陛下已出宫,约一刻钟后到府门前!」

宝钗吩咐他:「你回去复命,姑娘们都已在恭候圣驾。」

那太监又骑马走了。

过了一会,十来个太监拍手儿喘吁吁的跑来。

按上回省亲时,这时候她们该出去等候了,但太阳太大,顾虑到林黛玉身子弱,宝钗丶湘云等就商议,还在大门下等候。

再等一会,有红衣太监骑马前来。

「快出门迎接!」

贾母忙叫上她们,一起出到门外等着迎接,按姑娘们站前面,其馀太太奶奶站后面,管事婆子及丫鬟们,全在门内等着。

府门外静悄悄的,黛玉等被太阳晒到脸上,都有些出汗。

幸好不多时,就听前边传来礼乐声,很快就见到了数不胜数的太监丶宫女,手持各种仪仗之物,浩浩荡荡的走来。

薛姨妈稍微抬头看去,见最前边有十六个太监抬着的金黄銮驾,后边又跟着三顶金黄绣凤版舆,那才是元春去年省亲时所乘坐的轿子。

「皇帝驾到,跪!」有礼仪太监唱礼,并鸣鞭,于是连薛姨妈丶宝钗宝琴在内,诸多太监丶亲卫,及府内等候的女眷们,纷纷拜倒在地。

銮驾缓缓来到荣国府门前,座上的皇帝掀开帘子,先看她们一眼,再看向她们背后的「敕造荣国府」匾额,笑着道:

「平身!」

众人这才纷纷起来,半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

因前不久贾珍被赐死,尤氏还在众人之后,她悄悄抬起头看去,见那赐死她丈夫的皇帝,穿明黄缎面五爪龙袍,面容俊朗,威严醒目,叫人即便在心里也不敢有怨气,生怕被皇帝察觉。

在他下銮驾后,后边紧跟着的三顶凤舆上,也接连下来宫中妃嫔。

尤氏仔细看去,见第一个就是西府的贾元春,她仍旧和上回省亲时一样,穿着织金妆花缎子,戴七翟二凤冠,贵不可言。

贾元春身后,尤氏见到了一个穿露出抹胸裙子的妃嫔,她并没有穿着前朝的仪制衣裳,头上珠钗环佩,衬得她玉颜生辉,娇媚动人模样,走到皇帝身旁笑盈盈的陪伴着。

尤氏看了好一会,才觉得她有些熟悉,是她儿媳秦氏?!

仔细再看,发现果然是她!

她竟好似换了一个人,再不是当初温顺和气的宁国府小蓉大奶奶,而是宫中极受宠的贵妃,华贵娇媚,纤腰袅娜,抹胸内圆圆鼓鼓,一双媚眼所流露出的万种风情,真叫人不敢再认她是秦大奶奶。

而该叫她秦妃娘娘!

尤氏心里满是震惊,再看向第三人,见是一位挽着双环髻的姑娘,年纪跟府里姑娘们相仿,仪态却与府里姑娘们截然不同,端庄贵气,又淑婉柔美,她也走到皇帝身旁,浅笑着望着起身的贾家姑娘们。

尤氏听到湘云笑着说「公主」,才知晓了她身份,原来是故顺朝的皇家公主,她也被皇帝纳入后宫为妃!

一时间,尤氏心里不是滋味,她等会还不知要什麽脸面去见秦氏。

不管如何,她是再不能摆婆婆架子的,还得好生服侍,免得她连管家婆子的地位都保不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