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0207【疯投时代】(1 / 1)
第210章 0207【疯投时代】
腊月28那天,陈贵良飞回蓉城,然后坐车回乡下老家。
主要是探望一下亲人。
尤其是祖祖(老爸的外婆),已经活不了几年,见一次就少一次。
陈贵良顺便去医院做全身检查,以此为藉口拉着表叔冯涛一起。试图检查出什麽毛病来,免得今后直接就遇到胃癌。
检查结果是,冯涛的身体好得很……
今年的春晚,白云黑土再度亮相: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陈贵良陪着父母和奶奶,坐在电视机前看得哈哈大笑。
大年初五,陈贵良离乡返城。
奶奶给他煮了十个鸡蛋,老妈给他塞了许多腊肉和香肠。
老爸骑着嘉陵摩托车,载着陈贵良去城里坐车。
懒得等长途大巴,而且不容易买票,他直接叫了一辆计程车。
出了农村,来到城市,时间似乎一下子加速。
陈贵良从上车开始,就一直在打电话发简讯:风投机构要来了,而且有四五家看上字节跳动。
计程车司机全程通过后视镜观察陈贵良。
陈贵良挂断电话,提醒司机说:「师傅,注意看路,别盯着我看。」
「你是不是陈老板?」司机问道。
陈贵良笑道:「春节快乐。」
「真是陈老板?你在龙都好鸡儿有名!」司机颇为激动。
跟司机有一句没一句聊着,陶雪又发来简讯,问陈贵良哪天回京。
陈贵良一边跟司机聊,一边跟陶雪发简讯。
下午五点,总算回到北大。
404寝室是空的,一个室友都没来。
次日,他又前往字节跳动和游戏科学,慰问春节期间留守公司的员工。并带去红包,晚上还要请他们吃饭。
平时负责公司财务,这段时间跟风投接触的常中祥,来到陈贵良的办公室说:「风投机构已经疯了。据我打听到的消息,春节期间他们都没歇着。有的机构,大年初二就开始谈判!」
「美国那边有大动静?」陈贵良问。
常中祥点头说:「美国那边的大规模风投,是从去年圣诞节后开始的。尤其是元旦以后,两个月内就达成多笔巨额投资。Facebook的B轮融资,圣诞节前就有风声,但到现在也没具体消息。我估计是融资金额太大,一两家根本吃不下。」
美国那边疯了,中国就要跟着疯!
「留意国内外资讯,我们慢慢谈。」陈贵良吩咐。
……
是真的疯了。
元宵节刚过,就传来消息:软银赛富向58同城投资500万美元。
虽然没有公布股权丶估值等细节,但还是引爆了网际网路行业。大家普遍猜测投后估值在3000万美元以上。
58同城才创立两个多月!
比陈贵良去年那次融资还更离谱。
紧接着,在短短半个月内,又是两笔风投交易达成。
Chinabbs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并正式更名为大旗网,投后估值约5000万美元。
奇虎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投后估值约1亿美元。
陈贵良此刻正在看财经新闻,文章标题为:《「疯投」2006——风投还是「疯投」?》
原文首发在一本纸质财经杂志,迅速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
这篇财经文章破圈了。
「疯投」二字吸引来大量读者,内容更是让网友们热烈讨论。
甚至连北上广深的买菜大妈,都知道了什麽是风投机构:来中国送钱的。
「刚刚度过了被VC(风险投资)经理们称为「疯狂」的2005年。新年(公历)伊始,滚石移动宣布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
「随后在ChinaBBS丶奇虎丶58同城等获得巨额融资的消息相继传来的同时,人们耳边充斥着关于『谁是下一个百度』的疑问……」
「沉寂了近5年之后,风投在中国似乎又将迎来一个高峰期。而引领这一波风投高潮的仍是IT以及新媒体产业……那些西服革履丶随身带着电脑,却掌握着上亿美元的VC经理们,如何决定把这些钞票送给幸运的创业者们?」
「2006年,还会有多少马芸丶陈天乔这样的新贵诞生?创业者与VC们又处在怎样的一个博弈状态?一片躁动的VC狂热中,我们试图寻求他们背后的故事……」
陈贵良把文章看完,微笑着关闭新闻页面。
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疯投」二字已经给今年定性了。
真正为字节跳动寻找风投的,其实是IDG派来的董事张苏阳。
张苏阳打来电话说:「IDG和DFJ这次打算跟进,红杉丶软银丶凯雷丶DCM也有投资意向。」
陈贵良道:「我认为,应该把土豆网的估值先确定。IDG不是一直对土豆网感兴趣吗?」
「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张苏阳一声感叹。
随即,由张苏阳牵线搭桥,拉上纪源资本和集富亚洲,跟土豆网的王巍接触谈判。
谈得非常快。
因为土豆网的股权丶财务和数据一目了然,初步尽调一两天就能做完。
三家投资机构,共同投资850万美元,土豆网的投后估值达到4000万美元!
放在春节之前都不可能有这麽多。
一来这个春节,土豆网的用户又涨了。
二来连续多笔风投交易,把那些投资经理刺激得更疯!
张苏阳再次打来电话,陈贵良又说:「你们先去把百炼科技的估值搞清楚。」
不搞清楚,没法实质性谈判。
但百炼科技怎麽估?
陈贵良可不管这些,他要去上课了。
……
今天是武教授的课:《创新管理》。
武教授目前担任北大光华学院的副院长,并一手创办北大战略管理系。他一边带研究生,一边也给本科生讲课。
今年,武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两个。
分别是「外资VC在华投资策略」和「科技企业创新与风险资本匹配模型」。
陈贵良在光华学院特别受欢迎,还在锁自行车就有同学过来打招呼。
「陈总,早啊。字节跳动是不是又要融资了?」
「陈贵良,我昨天看资讯新闻,土豆网好像拿到巨额融资。字节跳动的估值怕是又要涨吧?」
「陈同学……」
陈贵良一路跟他们交流来到教室。
他选这门课,一来真想学点东西,二来也是为了混学分。
上学期期末有道大题,直接就给出材料,让考生分析校内网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设计。
那道题陈贵良拿了满分!
武教授甚至特意给出卷面评语:分析到位,内容全面,本人颇受启发。
「陈贵良,这里,我帮你占座了!」一个女生招手道。
「谢谢。」陈贵良面带微笑。
周围的男生,或多或少有些嫉妒。
因为这个女生很会打扮,而且听说是哪位官员的千金。
但陈贵良不为所动,主要还是颜值问题,他喜欢特别漂亮的。而一般漂亮的,陈贵良只愿意交普通朋友。
「来得这麽早啊?」陈贵良随口说道。
女生叫万楠楠。
看到陈贵良走来,她满脸微笑,拿走用来占座的书说:「不来早一点,武教授的课可抢不到位子。」
隔壁的男生有些酸:「万楠楠可是专门提前到教室帮你占座。你也不感谢一下人家?」
「谢啦。」陈贵良说道,直接无视那男生。
万楠楠开心道:「不用谢,同学之间就该互相帮助嘛。」
隔壁男生撇撇嘴,想再冒两句酸水,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因为说再多也自讨没趣。
光华学院的学生普遍傲气,而且出国留学率很高,无论男女多少都给人趾高气扬的感觉。甚至有的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完全属于下意识的行为。
而元培班的学生呢?
一句「不嫁元培男」的顺口溜足以说明一切。
到目前为止,只有陈贵良打破这个魔咒。
郭枫勉强也算,被陈贵良带飞了。
「今年的风投好疯狂啊,」万楠楠兴致勃勃道,「从1月份到现在,已经有9起超过500万美元的投资。」
陈贵良点头:「确实有点疯。」
万楠楠忽地话题一转:「我爸把让我本科以后出国留学,你觉得我该留在国内吗?」
「这要看你自己的选择。」陈贵良不敢招惹。
虽然不知道她老爸具体是哪个,但听人说官位还挺高的。
隔壁那男生又来插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去美国留学。美国的经济学研究,比中国这边要完善得多。尤其是金融体系远超中国,我们应该在美国学习先进知识,以后再回来报效祖国。」
陈贵良赞道:「这位同学很有觉悟。」
又聊几句,武教授来了。
武教授开场就来一句:「刚刚来教室的半路上,我接到朋友的电话,今天又有一笔风投确定。超过500万美元的风投,今年已是第10起了。」
「哇!」
学生们一阵惊呼。
武教授笑道:「这种阵仗,我也是头一次见到,比2000年那会儿更疯狂!陈贵良同学在吗?」
「在。」陈贵良举手道。
整个教室的学生,都朝他看过来。
武教授说:「你遇到好时候了。等字节跳动完成B轮融资,能不能给我一些不那麽敏感的一手资料?如果愿意的话,我希望你能加入我的新课题组。」
「我可能没那麽多时间。」陈贵良说。
武教授开玩笑道:「时间多少无所谓,你提供现实案例就行了。」
「好的。」陈贵良立即答应。
这门课他肯定不会挂。
大三还可以报武教授的其他课,估计也能拿高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