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0217【青年偶像】(1 / 1)

第220章 0217【青年偶像】

(一致行动协议那里已修改,老王啥都不懂,多谢大佬们纠正。)

就在谈判僵持阶段,美国那边 YouTube的融资也结束了。投后估值1.5亿美元!

土豆网水涨船高。

字节跳动的融资谈判也跟着顺利起来。

「陈先生,这是我们的最终估值,」杨琳强调说,「并非我们之前过于低估字节跳动,而是因为土豆网近期看涨。」

陈贵良微笑道:「理解。」

字节跳动投前估值2.3亿美元。

凯雷领投2600万美元。软银跟投850万美元。DCM跟投800万美元。IDG追加150万美元。DJF追加200万美元。

B轮融资总额为4600万美元。投后估值为2.76亿美元。

股权结构变更为:

陈贵良53.67%。郭枫4.67%。

IDG8.87%。DFJ6.28%。

凯雷9.42%。软银3.08%。DCM2.90%。

期权池11.11%。

另外,陈贵良对独董的唯一提名权,此时可以拥有,但在上市IPO之前必须作废。对罢免独董的一票否决权,投资方不予支持。

还有,陈贵良对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关于修改章程的内容被投资方否定。可以保留他任免高管的一票否决权,但在上市IPO之前必须作废。

一切为了成功上市。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各方初步达成协议,接下来还要走详细尽调的流程。

估计半个月之后能正式签约。

……

校运会已经开始了。

有正经的奥运会项目,也有拔河这样的趣味比赛。

「加油!加油!」

从几届元培班挑选出的男男女女,共同组成元培班拔河队。他们的第一个对手是力学与工程学院队。

陈贵良使出吃奶的力气,总算把颓势给稳住。

足足僵持了三分钟,元培班开始喊着号子反击,一点一点的把对方拉过来。

「力学力学,力量不竭!一二,一二,一二……」

力学系的老哥和大姐们,也喊着号子集体发力了。

双方的啦啦队,全都越挤越近,恨不得亲自上场拽一把绳子。

赵贝贝在旁边又蹦又跳,给陈贵良他们鼓劲:「元培元培,舍我其谁!元培元培……」

甚至还有隔壁院系的迷妹,跑来给陈贵良加油:「陈贵良,你是最棒的!」

陈贵良真的已经用尽全力,但他们队的整体实力不如对方。在不断的有节奏拉扯当中,已经有一些元培班队员乱了节奏,无法有效的跟队伍形成合力。

而且,对面的力学系队,后排站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壮硕汉子。

元培班队一个这种身材的都没有。

「靠!」

陈贵良还在使力,却发现前面几个队友已失去平衡。他握在手里的绳子,止不住的被拉拽过去,陈贵良也被搞得失去平衡。

此前僵持好几分钟,在这一瞬间就分出胜负。

兵败如山倒。

有几个元培班的队员,身体虚脱坐在地上。

还有个元培班女队员,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拖累了整个队伍,当场就抹眼泪哭起来。

获胜的力学系学生,非常友好的过来握手。

陈贵良的双手握紧又松开,手心火辣辣的,缓了一阵平复呼吸,微笑着跟对方握手交流。

妈的,以力学系的实力,拔河比赛估计能进四强。

元培班运气不好,第一场就遇到强敌。

陈贵良把两个坐地上的家伙拉起来,又去安慰那个哭泣的女生。

「陈贵良!」

朱主任在场边朝他招手,身边还站着许校长。

陈贵良叉着腰缓步走过去,他刚才耗尽体力还没缓过来。

「许校长好,朱主任好。」

陈贵良问候道。

许校长微笑赞许:「不错嘛,积极参与学校和院系活动。」

陈贵良说:「可惜第一场就输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许校长评价说,「元培班的选手,体格整体要差一些,没有力学系后排那种大块头。能坚持这麽久已经很不错了。」

陈贵良跟着这两位校领导,在操场边慢悠悠散步。

走了一阵又停下来,却是短跑即将开始。

「B轮融资谈得如何?」许校长望着正在热身的短跑选手问。

陈贵良说道:「这个月底应该能签约。」

许校长夸赞道:「你是北大的创业标兵啊。学校决定推荐你参加『京城青年榜样』评选。」

「感谢领导的重视。」陈贵良根本没听说过这个评选活动。

此活动分为三个榜单,即:京城十大杰出青年丶优秀青年企业家(金奖10人)丶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金奖10人)。

十大杰出青年最有份量,陈贵良估计是评不上。

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这个也得看运气。首钢老总丶京城城建老总丶清华紫光老总丶京城卷菸厂厂长……这些大佬是肯定上榜的。

陈贵良多半是入选优秀青年企业家。

「嘭!」

发令枪声响起,短跑选手飞速冲出。

陈贵良感觉周围的呼喊声犹如山呼海啸。

「加油加油!」

陈贵良也跟着喊起来,因为一个元培班的大三师兄,此时正跑在第三名的位次上。

「好!漂亮!」

那个大三师兄,在即将到达终点时反超,排在初赛阶段小组第二名。这可是意外之喜。

许校长为运动员们鼓掌之后,说道:「5月份有个创业讲座,你有没有空参加?王志冬丶雷明丶陈化丶吴敏辉他们也会来。」

「我一定参加。」陈贵良立即答应。

这些都是北大校友。

王志冬是新浪创始人,已经被踢出去了,目前在做竞开协同应用平台。

雷明是百度前技术总监,现为酷我音乐创始人。

陈化是酷讯创始人,刚拿到200万美元风投,半年后还会拿到1000万美元风投。

酷讯公司虽然刚刚创办,但核心团队全是未来大佬,前后走出30多个创业者。甚至被戏称为酷讯帮。比如,公司的第一位工程师叫张一铭,即今日头条和字节跳动那位。

嗯,此时张一铭就在北大科技园上班。他只需乘坐电梯上楼,就能来到陈贵良的字节跳动公司……

吴敏辉则是做企业数据服务的,今后会转为大数据和人工智慧。红杉资本目前还在跟他谈判,预计能拿到800万—1000万美元的投资。

今年已步入疯投时代,大量初创企业获得资金。

只在北大科技园内,拿到风投的就不止一两家。所以北大准备搞一个创业讲座,邀请取得创业成绩的校友们回来参加。

……

四月底,字节跳动举行B轮融资签约仪式。

这次不仅科技园公司丶孵化器公司领导参加,北大的许校长也来出席亮相。

仪式举办地点,选在去年底落成的创新中心大楼。

张一铭大清早跑来公司上班,看着那喜气洋洋的气球和横幅,对同事谢昕(未来的今日头条副总裁)说:「那边好热闹啊。」

谢昕捋了捋耳畔秀发:「巨额融资嘛,确实该风风光光。我们上个月只拿到200万美元风投,放在去年还挺亮眼,放在今年就不值一提了。」

张一铭皱皱眉头:「我总感觉字节跳动这个名字很奇怪。」

「很有科技浪漫感啊。」谢昕说道。

张一铭道:「我的意思是说,字节跳动似乎跟我很有缘分。」

谢昕哈哈一笑:「李白的很多诗也跟我有缘分,我就老觉得《静夜思》是我写的。」

「你们干嘛呢?」另一位同事陈池也来上班了。这位今后是赶集网副总裁,后来创办了小猪短租。

谢昕说道:「张一铭说他跟字节跳动有缘分。」

陈池笑道:「你还想跳槽啊?」

「没有的事儿。」张一铭摇头。

「嚯,又来几个记者,陈贵良够会搞宣传的。」

「咱们老板也差不多,整天喊着第二个百度。我就是看了报纸,被这口号吸引来应聘的。」

「走啦,走啦,上班去。」

今天跑来参加融资签约仪式的媒体有38家。

风投机构对字节跳动的估值,不算今年获得融资企业里面最高的。但陈贵良的年龄,却更具新闻话题度,这玩意儿天然就够吸引眼球。

现在报导相关新闻的时候,媒体都喜欢用「下一个XXX」丶「XXX第二」来形容。

「下一个百度」已经冒出一大堆,「李彦鸿第二」也有十几个。

有些媒体记者,着眼于陈贵良的年龄和大学生身份。决定来一个新鲜的,比如「中国版比尔盖茨」。

风投在狂欢,媒体也在狂欢。

连带着记者的车马费都涨了,参加这种融资仪式,记者领到的钱比去年直接翻倍。

「陈总来了!」

「那是北大校长吧?」

「绝对的金龟婿。他哪天要是结婚,恐怕能上娱乐头条。」

「陈总,看这边,拍个照!」

「许校长,拍个照,请转身一下。」

「……」

许校长微笑挥手,在红毯上缓步前进。

今年的北大孵化项目大爆发,已经有六家初创企业拿到风投。虽然大都是200万美元以内的投资,但一片大好的形势让所有人都心情愉悦。

清华科技园那边也差不多,领导们高兴得嘴都笑歪了。

字节跳动的宣传人员,此刻正在整装待命。签约仪式一结束,他们就要开始做宣传。

吸引新用户注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拉GG!

名气越大的网站,愿意投GG的商家就越多,而且GG费也能水涨船高。

这次融资结束,恐怕陈贵良会成为无数青年心目中的偶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