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叙事(下)(1 / 2)

('老太太道:“前阵子,庄嬷嬷来到咱们家,告诉咱们,贝勒爷的特许,咱们家人可以不入内来侍候,你父亲得了个二阿哥外书房管事,这正经是托你的福气,咱们家这几个姐儿,可以好好地寻觅婚事,安心待嫁了。”

“官姐儿的婚事,我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你弟弟如今入朝,日后同僚之中哪家男儿,或者新科举子中见到合适的人选,咱们与其议婚,厚厚地给官姐儿备一份嫁妆,就是把这条路打开了。如此,改换门庭,也不过一二代之间的事,几个姐儿之后,没准还有个诰命夫人做呢!”

宋满听罢,赞同地点头,“人要好好选着,人品是最要紧的,届时,我也给官姐儿添一份妆。”

宋老太太思路清楚,规划明白,她也不介意让大家脸上都更好看一些,顺手为之锦上添花。

宋太太心里其实还是觉着,孙女配外孙子,往后做皇家的人岂不是更好?服侍人怎么了,几辈子都是服侍人出来的,在自己姑姑身边,日子比嫁给别人好一万倍呢!

但女儿方才说话那样伤心,女儿和孙女两边的分量,她还是分得清楚的,便将这桩打算放弃了,再听老太太如此说,也觉得这条路不错。

做官太太,多体面呀!

她的忧愁欢喜都写在脸上,宋老太太见状,心里无奈,这个儿媳妇,她年轻时绞尽脑汁地教,这两年使尽全力地教,就是教不出来,然而人家就是有这个命,享了女儿的福。

还是等伊尔根觉罗氏的小孙媳妇过门,她带在身边,好好地教吧,趁着她还没有老眼昏花,还有一点力气。

孙女用血泪拼出这条路,她不能让这条路在儿子、孙子、儿媳、孙媳的手里毁了。

她用力握了一下孙女的手。

宋满抚着她,“我新得了一些蜜制过的参,听说是长白山进上的,滋补很好,特地匀出两罐,是留给祖母的。祖母带回去,看可能用得上。”

宋老太太有些感动,很是感慨地说:“当日若非您赏回的老参,只怕我已没有福分,受用到今日。”

宋满软声道:“您可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孙女只盼您能长命百岁,让孙女多孝敬您几年。”

宋老太太便笑,她一笑起来,更显出老态,想起懋嫔记忆里,年少时祖母精神勃发的模样,宋满心内也生出几分感慨。

若非这世道耽误了宋老太太,她大约也不至于忍受着无能的丈夫、被长辈骄纵得庸常的儿子,蹉跎到老。

宋太太正常一点,说起话便很舒服了——当一个人的身份达到一定程度,在任何社交场合上,都会感觉十分舒服,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个人人见人爱,大家都喜欢ta,或者ta有什么超乎众人的社交能力。

单纯因为人人都捧着而已。

对现在的宋满来说,她是宫里无足轻重的一条小鱼,出宫之后,皇子侧福晋这个身份,却很够她倚仗了。

宋老太太非常清楚,宋家的富贵由何而来,从她口中说出的话,宋满听着一定是顺耳舒服的。

宋太太和宋大奶奶出门之前也一定经过特训,当然,训练效果显而易见,但这会情绪下去了,宋太太说话恢复了正常,也想起受到的训练,出口的话便格外好听顺耳了起来。

宋满微微笑着听着。

大家好好叙过“情分”,将家里的事情都说清楚了,宋满才说起另一件事。

“这几年在宫里,我一直放心不下云柳,当日我入了宫,把她舍下了,她后来如何了?”她是明知故问,宋太太露出一点紧张、赧然的神情,老太太道:“你入宫没多久,我赏给她一副嫁妆,叫她回家去了。你乳母年岁也大了,身边须得有亲女儿陪着,她在家里,那起子不消停的贼,也总是惦记,不如回到自己家,过几年清静宽松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