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北唐玄冥终合并(1 / 2)

('朔风卷着碎雪掠过玄冥关的城墙,带血的旌旗在暮色中猎猎作响。萧凛单膝跪在满地狼藉的城楼上,手中断剑还在往下滴着血,那血珠落在结了冰的青砖上,转眼凝成暗红的冰晶。他望着远处黑压压如潮水般涌来的北唐军,耳畔似乎又响起了三日前那场血战的喊杀声。

三日前,他率领的玄冥精锐在雁门关外遭遇北唐天狼军队的伏击。北唐军在名将上官轩烨的带领下,用兵如鬼神,将他们打得节节败退。萧凛至今还记得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副将,在被北唐军的长枪刺穿胸膛时,那不甘的眼神。那场仗,玄冥军折损了七成兵力,萧凛带着残部一路退守,最终来到了玄冥关。

“将军!北唐军已将玄冥关围得水泄不通!”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地跑来,脸上满是惊恐。萧凛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眼神中透着疲惫与决绝。他知道,这一战,或许就是他的最后一战。

玄冥殿内,女帝杨秀妍正站在巨大的舆图前,指尖轻轻划过玄冥关的位置。她身着玄色华服,头戴凤冠,周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威严,但此刻,她的眉头却紧紧皱起。北唐的进犯,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自她登基以来,虽励精图治,将玄冥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北唐国力强盛,又有江湖门派相助,这场战争,胜负难料。

“陛下,萧凛将军派人传来战报,北唐军攻势凶猛,玄冥关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一名太监尖着嗓子禀报道。杨秀妍转身,眼神凌厉如鹰:“传朕旨意,命各地守军即刻增援玄冥关,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道防线!”

然而,现实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残酷。各地守军因路途遥远,一时难以赶到,而北唐军却在不断增兵。玄冥关的城墙在北唐军的投石机攻击下,已经出现了多处裂痕。萧凛亲自率军,一次次打退北唐军的攻城,但他的兵力却在不断减少。

就在玄冥关岌岌可危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北唐的叛徒,前天狼军队副统领叶寒。叶寒带着一支奇兵,悄悄绕过北唐军的防线,出现在了北唐军的后方。他点燃了北唐军的粮草辎重,顿时火光冲天,北唐军阵脚大乱。

萧凛抓住时机,率军出城反攻。北唐军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下,一时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被打得节节败退。上官轩烨看着混乱的军队,怒不可遏,却也不得不下令撤军。

玄冥关之战,玄冥军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但杨秀妍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她知道,北唐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进攻,将会更加猛烈。她开始整顿军备,广纳贤才,同时暗中派人调查叶寒的真实目的。

叶寒被带到了玄冥殿,面对杨秀妍的质问,他不卑不亢:“陛下,我之所以背叛北唐,是因为看不惯上官轩烨的所作所为。他为了立功,不惜牺牲无数士兵的性命,这样的人,不配做将领。我愿为陛下效力,助陛下一统北唐与玄冥。”

杨秀妍盯着叶寒,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好,既然你有此心,朕便给你一个机会。但你若敢有二心,朕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此后,叶寒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在玄冥军中崭露头角。他与萧凛联手,多次击退北唐军的骚扰。然而,北唐却在暗中与江湖各大门派密谋,准备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江湖门派中,以天玄宗为首,他们擅长使用各种奇门遁甲之术,在战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上官轩烨与天玄宗宗主达成协议,天玄宗将出动精锐弟子,协助北唐军攻打玄冥。

当这个消息传到玄冥殿时,杨秀妍正在翻阅兵书。她放下手中的书,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江湖门派的介入,让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复杂。她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陛下,江湖门派向来难以捉摸,我们若是与他们为敌,怕是凶多吉少。”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杨秀妍反问,“北唐与江湖门派联手,其目的就是要吞并玄冥。我们若不反抗,玄冥的百姓就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叶寒站了出来:“陛下,我曾在北唐军中,对天玄宗的一些秘术有所了解。他们的奇门遁甲之术虽然厉害,但也并非无懈可击。我们可以……”叶寒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说了出来,杨秀妍听后,眼中露出了一丝赞赏。

按照叶寒的计划,玄冥军在北唐军与天玄宗联军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当联军进入埋伏圈时,玄冥军突然发动攻击。天玄宗的弟子们虽然施展奇门遁甲之术,想要困住玄冥军,但叶寒早有准备。他带领一队精锐,专门攻击天玄宗弟子的阵眼,使得他们的阵法无法发挥出全部威力。

双方激战正酣之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北唐军中突然出现了一股神秘力量,他们身着黑衣,手持黑色长剑,剑法诡异莫测。玄冥军在这股神秘力量的攻击下,伤亡惨重。萧凛亲自迎战,却发现这些人的实力远超常人,他渐渐落入下风。

就在萧凛性命攸关之际,杨秀妍亲自率军赶到。她手持宝剑,身姿矫健,与那些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在她的带领下,玄冥军士气大振,逐渐稳住了阵脚。

经过一番苦战,玄冥军终于击退了北唐军与天玄宗的联军。但这场胜利,也让杨秀妍意识到,北唐背后似乎有一股更强大的势力在支持。她决定主动出击,攻打北唐。

在出征前,杨秀妍进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她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看着下方士气高昂的士兵,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将士们!北唐欺我玄冥已久,今日,我们就要踏平北唐,还天下一个太平!”她的声音响彻云霄,士兵们纷纷高呼:“踏平北唐!还天下太平!”

玄冥军浩浩荡荡地向北唐进发,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北唐多座城池。上官轩烨得知消息后,亲自率军迎战。双方在北唐的都城外展开了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萧凛与上官轩烨展开了一对一的对决,两人实力相当,打得难解难分。叶寒则率领一支奇兵,绕到北唐军后方,准备偷袭北唐军的大本营。

杨秀妍亲自坐镇中军,指挥全局。她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紧张不已。就在这时,她发现北唐军中有一个神秘人,正在施展一种诡异的法术,使得北唐军的士气大增。杨秀妍意识到,必须先解决这个神秘人,才能扭转战局。

她带领一队亲卫,冲向那个神秘人。神秘人见杨秀妍前来,冷笑一声,施展出更加强大的法术。杨秀妍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的武艺和智慧,与神秘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苦战,她终于击败了神秘人,北唐军的士气顿时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萧凛在与上官轩烨的对决中,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一剑刺向上官轩烨,上官轩烨躲避不及,被一剑刺穿了胸膛。北唐军见主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

玄冥军乘胜追击,一举攻破了北唐的都城。杨秀妍站在北唐皇宫的大殿前,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她终于实现了北唐与玄冥的一统。

战后,杨秀妍开始着手治理天下。她减免赋税,休养生息,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她重用萧凛、叶寒等将领,加强军队建设,使得国家的实力日益强大。

红墙黄瓦的玄冥新宫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杨秀妍望着丹陛下匍匐的群臣,凤袍上金线绣的玄鸟振翅欲飞。一统北唐与玄冥已三月有余,可她握着玉笏的指尖仍沁着薄汗——昨夜三更,暗卫呈上的密报里,赫然画着北唐旧都地下那座诡异的青铜祭坛。

“陛下,北唐降臣联名上奏,恳请将原北唐王室宗庙尽数拆除。”丞相谢云深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杨秀妍垂眸,瞥见谢云深袖口新换的织锦纹样,正是北唐皇室专属的螭龙纹。她不动声色地将密报又往袖中塞了塞,淡淡道:“宗庙乃国之根本,拆毁恐伤民心,此事暂缓。”

退朝后,杨秀妍宣萧凛与叶寒入御书房。萧凛铠甲未卸,肩甲处还沾着北疆巡逻带回的霜雪;叶寒则身着玄色劲装,腰间玉佩暗刻着天玄宗徽记。“北唐旧都地下的祭坛,二位可曾听说过?”她将密报展开,羊皮纸上暗红朱砂绘制的祭坛图泛着诡异的光。

萧凛皱眉凑近:“末将在攻打北唐都城时,确实听闻城中百姓传言,每逢朔月便有奇异鼓声从地底传来。”叶寒指尖轻轻摩挲着玉佩,眼神一凛:“此祭坛与天玄宗古籍中记载的‘血祭台’极为相似,相传能沟通幽冥,召唤上古邪物。”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尖锐的破空声。杨秀妍眼疾手快,一把将萧凛拽到身后。三支淬毒的弩箭擦着她的鬓角钉入檀木书架,箭尾缠着的黑布上,赫然绣着北唐王室的螭龙纹。叶寒飞身掠出窗外,片刻后拎着个黑衣刺客回来,那刺客咬碎口中毒囊,七窍流血而亡。

“看来北唐余孽还未死心。”杨秀妍用帕子擦拭着脸颊被弩箭划破的伤口,眼神愈发冰冷,“传旨,封锁北唐旧都,彻查青铜祭坛。”她顿了顿,又道:“叶寒,你持朕手谕去天玄宗,务必弄清这血祭台的来历。”

叶寒领命而去,萧凛却欲言又止。“将军有话直说。”杨秀妍转身倒了两杯茶,茶汤在白玉盏中泛起涟漪。萧凛单膝跪地:“陛下,末将听闻...民间传言,您能一统天下,是因得到了玄冥秘藏中的邪器。”

御书房内瞬间死寂。杨秀妍握着茶盏的手微微发抖,那日在秘藏深处发现的漆黑玉珏仿佛又在她心口发烫。那玉珏上刻满古怪符文,每当朔月便会发出幽蓝光芒,她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谣言止于智者。”她将茶盏重重搁下,“将军只需管好北疆防线。”

三日后,叶寒从天玄宗归来,带回的却是个噩耗。天玄宗宗主被人剜心而死,密室中所有关于血祭台的古籍不翼而飞。“弟子们说,宗主临死前写下‘螭龙噬主’四字。”叶寒递上染血的绢帕,上面暗红字迹扭曲如蛇,“看来北唐余孽与江湖势力早已勾结。”

杨秀妍正欲说话,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陛下!北疆急报!”传令兵浑身浴血,“北境蛮族趁我军主力南调,已攻破雁门关!”她猛地起身,凤冠上的东珠噼里啪啦滚落满地——原来北唐余孽的刺杀、青铜祭坛的传言,都是调虎离山之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