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南乾使者很刁钻(下)(1 / 2)
('李新宇沉思片刻后,下令:“陈玄礼,你即刻率领十万大军前往雁门关,加强防御;苏砚,你负责联络周边各国,瓦解南乾的联盟,同时密切关注他们新式武器的动向。”
苏砚领命后,首先前往吐蕃。吐蕃王帐内,吐蕃赞普看着苏砚带来的礼物,面带微笑:“苏大人此次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送礼吧?”苏砚不卑不亢地行礼:“赞普英明。南乾国野心勃勃,妄图吞并周边各国。若吐蕃与盛唐联手,定能遏制南乾的扩张。否则,一旦南乾得势,吐蕃也将面临巨大威胁。”
就在此时,南宫朔也来到了吐蕃。他大摇大摆地走进王帐,对赞普说道:“赞普,盛唐表面上与您结盟,实则是想利用吐蕃。南乾国愿与吐蕃共享利益,只要您助我们攻打盛唐,战后,西域商路的三成利润归吐蕃所有。”
赞普一时陷入两难。苏砚见状,继续说道:“赞普,南乾国向来言而无信。且盛唐与吐蕃多年交好,贸易往来频繁,合作基础深厚。若因一时利益与南乾勾结,日后定会追悔莫及。”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赞普最终决定继续与盛唐保持同盟关系。南宫朔铩羽而归,临走前,他恶狠狠地看了苏砚一眼:“苏大人,咱们走着瞧。”
陈玄礼率领大军抵达雁门关后,立即加固城防,训练士兵。南乾国的军队也很快兵临城下。南宫鸿亲自擂鼓,三十万铁骑如潮水般涌向雁门关。
“放箭!”随着陈玄礼一声令下,万箭齐发,顿时南乾军队中惨叫声四起。然而,南乾军队并未退缩,他们推出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攻城器械——冲城弩车。这种弩车体型巨大,发射的箭矢如长矛般粗壮,能轻易穿透城墙。
“不好,快组织人手修补城墙!”陈玄礼大声喊道。但南乾军队攻势太猛,雁门关的城墙多处被攻破。就在这危急时刻,苏砚从吐蕃带回了援军,同时还带来了吐蕃特有的防御武器——牛皮盾阵。牛皮盾阵厚实坚韧,能有效抵御冲城弩车的攻击。
双方在雁门关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南宫朔见强攻不成,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他派人在雁门关周边的水源投毒,致使不少盛唐士兵中毒。陈玄礼发现后,立即下令寻找新的水源,同时派人暗中调查投毒者。经过一番追查,终于将投毒的南乾奸细一网打尽。
在长安城,李新宇收到了关于南乾间谍活动的密报。原来,南宫朔在长安安插了不少眼线,他们四处搜集情报,企图里应外合。李新宇大怒,命大理寺卿彻查此事。
大理寺卿经过一番侦查,发现这些间谍大多隐藏在长安的各大商会中。其中,最大的一个间谍窝点竟是表面上与盛唐生意往来密切的“万宝商会”。商会的老板王有德,真实身份是南乾国的高级密探。
当大理寺的人包围万宝商会时,王有德却早有准备。他带领一众手下负隅顽抗,双方在商会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关键时刻,苏砚及时赶到,他识破了王有德的武功路数,与大理寺的高手们一起,将王有德等人全部抓获。
从王有德身上,大理寺搜出了一份南乾国在长安的间谍名单。李新宇看着这份名单,脸色阴沉:“没想到南乾国在我眼皮子底下安插了这么多眼线。传令下去,将这些间谍全部缉拿归案,一个都不许放过!”
随着战事的推进,南乾国的新式武器不断给盛唐军队造成困扰。除了冲城弩车,他们还研制出了一种能喷射火焰的“火龙炮”。这种武器威力巨大,一旦发射,所到之处一片火海。
为了应对南乾国的新式武器,李新宇召集了国内的能工巧匠,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武器研发机构。苏砚也四处寻找有奇思妙想之人,希望能研制出克制南乾武器的办法。
一日,一个名叫鲁班后人的年轻人来到皇宫,自称有办法破解火龙炮。他向李新宇展示了自己的发明——一种能喷水的“水龙车”。水龙车通过机械装置,能将水喷射到很远的地方,可有效扑灭火龙炮引发的大火。
李新宇大喜,立即下令大量制造水龙车,并送往雁门关。陈玄礼得到水龙车后,在战场上巧妙运用,成功遏制了南乾国火龙炮的威力。南宫鸿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将负责研制火龙炮的工匠们痛骂了一顿。
南乾国在正面战场上屡屡受挫,南宫朔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建议南宫鸿派一支精锐骑兵,绕道草原,奇袭盛唐的后勤补给线。南宫鸿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出五万骑兵,趁着夜色向盛唐的粮草大营进发。
然而,苏砚早已料到南乾国会有此举动。他在草原上安插了不少暗哨,南乾国的骑兵刚一行动,消息就传到了陈玄礼耳中。陈玄礼立即派出一支轻骑兵,在半路设伏。
当南乾国的骑兵进入埋伏圈时,陈玄礼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南乾国骑兵顿时阵脚大乱,四处逃窜。陈玄礼乘胜追击,将这支企图偷袭的骑兵几乎全部歼灭。南宫朔得知计划失败后,气得直跺脚:“盛唐怎会如此警觉?”
南乾国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南宫鸿有些动摇了。他派南宫朔前往长安,假意求和,实则是想借机刺探盛唐的虚实,同时拖延时间,重新集结兵力。
南宫朔来到长安后,在朝堂上装出一副恭顺的样子:“陛下,我主深知与盛唐为敌是个错误,愿罢兵言和,永结盟好。”李新宇看着南宫朔,心中冷笑:“南乾国多次背信弃义,此次求和,诚意何在?”
苏砚也看穿了南宫朔的阴谋,他站出来说道:“使者若真心求和,就应先撤出所有军队,归还侵占的盛唐领土,同时赔偿战争损失。否则,一切免谈。”南宫朔心中暗骂,但表面上仍赔笑着:“苏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些条件太过苛刻,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
李新宇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南宫朔暂时安置在驿馆,派人严密监视。果然,南宫朔在驿馆内与潜伏在长安的南乾间谍频繁联系,企图获取盛唐的军事部署。李新宇得知后,下令将南宫朔等人全部扣押,同时向南宫鸿发出最后通牒:若不投降,盛唐将倾全国之力,踏平南乾。
南宫鸿接到最后通牒后,恼羞成怒,决定孤注一掷,与盛唐进行决战。他集结了国内剩余的二十万大军,再次向雁门关发起进攻。
李新宇也亲自率军出征,他要让南乾国知道,侵犯盛唐的代价是什么。双方在雁门关外的广袤平原上摆开阵势,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战斗一开始,南乾***队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向盛唐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盛唐军队训练有素,在李新宇和陈玄礼的指挥下,顽强抵抗。苏砚则在后方指挥着各种新式武器,给南乾***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南宫朔在战场上看到南乾***队节节败退,心中绝望。他企图偷袭李新宇,却被苏砚发现。苏砚与南宫朔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最终,苏砚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将南宫朔斩杀。
失去了主心骨的南乾***队更加慌乱,盛唐军队乘胜追击,南乾***队全线崩溃。南宫鸿在逃跑的过程中被陈玄礼追上,无奈之下,他只得下马投降。
南乾国战败投降,南宫鸿被押往长安。李新宇在大明宫举行了盛大的受降仪式。南宫鸿跪在丹陛之下,满脸沮丧:“陛下,我南乾国愿俯首称臣,年年纳贡,还望陛下饶我一命。”
李新宇看着南宫鸿,缓缓说道:“念你投降还算及时,朕可饶你不死,但南乾国必须接受盛唐的管制,废除王号,改为南乾郡。”南宫鸿无奈,只得答应。
战后,盛唐开始重建边境,与周边各国重新签订盟约。苏砚因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被封为丞相,协助李新宇治理国家。而南乾国经过此次大败,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再对盛唐构成威胁。
长安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但李新宇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让盛唐的辉煌永远延续下去。在他的带领下,盛唐进入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四方来朝,万邦臣服,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