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章 成立鉴定小组(2 / 2)

每当发现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他就会停下来,眯起眼睛,将放大镜贴得更近一些,有时还会轻轻摇头,似乎在心中进行着复杂的推理和判断。

这样的检查持续了整整十分钟,对在座的每个人来说,这十分钟仿佛比十个小时还要漫长。终于,耿老直起了略显佝偻的身子,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环视着会议室里的众人,目光从每个人脸上缓缓扫过。

“这幅绢本,确实是后唐、或者也可说是辽代工艺,”耿老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着。

“从织法的密度和纹理来看,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颜料的使用也完全符合辽代宫廷绘画的特点,朱砂的纯度、石青的层次、胡粉的厚薄,都显示出宫廷画师的高超技艺。”

“作画的风格也明显偏向辽代,无论是人物的造型还是马匹的描绘,都带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甚至可以说,眼前这幅绢本,与波士顿那幅藏品,无论从构图、笔法还是神韵上来看,都如出一辙,简直就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听到耿老这么说,陈阳心中涌起一阵狂喜,他微微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就在这时,耿老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话锋一转。

“但是,”耿老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这还不能完全确定眼前这幅就是东丹王出行图的真迹。”

“文物鉴定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我们的判断。我们还要进行墨迹的化学成分分析、绢本材质的显微镜检测、碳十四年代测定和——”

“耿老,我看就不必了,”马专家突然提高了音量,粗暴地打断他,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

只听马德禄继续说道,“耿老我这个人直,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我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在这种东西上我认为没有必要浪费资源,这种民间所谓的'国宝'我见多了,最后都是笑话!”

“什么东丹王出行图,什么辽代宫廷绘画,现在的造假技术这么发达,随便找个高手都能画出以假乱真的东西来。我们这些老专家要是被这种低级的赝品给糊弄了,那不是丢了整个学术界的脸面吗?”

宋青云听到这里,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怒火。

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资料,直视着马专家的眼睛,终于忍不住了:“马老师,我必须要说,科学研究讲究的是证据,不是主观臆断。”

宋青云声音虽然平静,但每个字都带着锐利的力量,“如果您有具体的质疑点,我们可以一一讨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但请不要用这种态度对待一个认真的研究者。”

“学术研究需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而不是先入为主的偏见。”

马德禄听到宋青云的话,脸色瞬间变得涨红,正要张口反驳,似乎要为自己的观点进行激烈的辩护。

然而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林主任敏锐地察觉到了会议室里剑拔弩张的气氛,他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做出安抚的手势,赶紧打圆场:“各位,各位,请大家冷静一下。”

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是为了学术讨论,不要因为观点不同就伤了和气。”

“学术界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

“这样吧,既然大家有分歧,我们就按照正规的程序来处理,成立一个专家小组,对这幅画进行全面、系统的鉴定如何?这样既能保证鉴定的客观性,也能让各方的意见都得到充分的表达。”

“我完全同意林主任的提议。”宋青云立即表态,她的语气变得坚定而有力,“我认为江城市这次的发现很有价值,非常值得我们深入调查研究。”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发现。”宋青云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如果这真的是东丹王出行图的真迹,那对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都将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偏见而错过这样重要的发现。”

耿老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他缓缓点了点头,用他那充满威严的声音说道:“我也支持成立专家小组的提议。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专家组,把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起来使用。”

他的目光在画作上停留了一下,“这样才能得出最准确、最客观的结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们都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撑我们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