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明的将士!何须马革裹尸还!(1 / 1)

大明的天兵,借着月黑风高的夜晚。

迅速开始行动起来。

三千营,神机营,五军营……,

甚至从朵颜三卫征调来的雇佣兵们,也都听令而行。

此时的大明正当壮年,军威何止是壮盛。

简直是自带强汉盛唐的气象!

第一批派出去的部队,第一时间就将口袋给拉开了,包围圈就这么布置好咯。

口袋已设,埋伏已完,就等敌军进来。

紧随其后,就是第一批的小股斥候部队,

他们是负责诱敌深入的骑兵部队。

尽数都是轻骑兵。

都是三千营的好男儿。

这样的任务,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神机营的火炮,不论是新型火炮,还是老式大将军炮,也都全部拉到了侧面的山坡上。

五军营也布置好看车营,守卫好此处阵地。

他们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三千营的其余精锐铁骑,也都列开阵型随时等候命令,做好接敌冲撞的准备。

这个时候的三千营,可不是大明晚期的三千营。

毕竟大明后期能拿得出手的骑兵也并不是三千营了,

而是——关宁铁骑。

现在的三千营还是保持了洪武年间的风格。

骁勇善战,骑射俱佳。

三千营一开始就是由三千蒙古铁骑为基础组建而成的!

跟当年蒙元巅峰时的怯薛军不相上下。

经过几代人,

到了朱棣的手里,

朱棣更是将三千营给发扬光大,

扩充到了两万人左右。

三千营有浑身披甲的重甲骑兵!

也有快进快出的轻骑兵。

三千营的重骑兵,说他们是铁浮屠也不为过!

朱棣坐镇中军大帐,他甚至都不打算拔营,而是用自己的大营当做是最大的诱饵。

他命人将自己的大明龙旗给竖了起来。

大营的门口按阵法布置,

不只是构筑了拒马,

还撒下了铁蒺藜。

整整六万明军,就跟共用一个大脑一样:

——令行禁止!

不只是有序的排兵布阵,进入到各自指定的位置,还都做到了听令而行,听命而停。

朱棣骑上跟了汗血宝马,手持天子剑,来到了一侧的山坡上。

这里远离战场,却也是最好的视角。

可以俯瞰四方,观察万军!

朱棣气势睥睨天下,神情严肃,看不出半点悲喜来。

他拿出朱瞻墡送来的大明自制的望远镜,借着这千里眼,他终于看到了天尽头的黑暗中,渐渐出现的星星点点。

这些星火,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细长的火线!

鞑靼的先锋大军。

终于来了!

整整两万鞑靼阿鲁台部的精锐,还是那阿鲁台汗最疼爱的小儿子亲率而来。

这虽然不是阿鲁台部全部的兵马,但绝对是阿鲁台汗拿得出手的王牌。

也是这一支精锐轻骑,一直不断袭扰长城一线,

甚至还劫掠了朱棣册封的几处羁縻卫所!

朱棣不是后世的明朝君主,只想着所谓的汉地十三省。

他是那一种重塑华夷,混一天下,再统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想再创真正大一统的华夏君王!

不然他也不会几次北伐,想着要收复蒙古,彻底继承前朝的遗产。

这阿鲁台又是袭扰长城,又是劫掠朱棣要拿来做样板的朵颜三卫,

这简直就是在他的逆鳞上跳舞!

鞑靼的阿鲁台部不除,朱棣心中怒火难消!

鞑靼的骑兵,向来善于野战。

朱棣也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从一开始就是计谋百出。

做好万全之策,势必要吃掉这几万敌军。

——大战一触即发!

朱棣眺望着远方渐渐越发清晰的敌军们。

终于是露出了一抹嗜血的笑容,“好!来得好!鞑靼诸部虽多,多数不成气候,可唯独这阿鲁台部反复背叛我大明,几次袭扰阴山河套一带,还劫掠归顺我大明的草原诸部……,现在是我大明血洗他们的好时候了!”

朱棣望着山坡一侧的那些新型火器,特别其中的新火炮和新火枪,更是自信不已。

那可是他的好圣孙朱瞻墡,送-->>来的佛朗机炮和布朗贝斯步枪!

神器!

大明的神器!

朱棣沉声道:

“让草原诸部都看看,咱大明新的大炮,是如何摧毁他们的骄傲,碾碎他们的尸骨!”

朱棣已经在谋划,歼灭这阿鲁台部的先锋大军后,就直奔阿鲁台部的王庭。

——来一个直捣黄龙!

……

阿鲁台部的两万多精锐,领军的乃是阿鲁台汗的小儿子突兀科勒,也是阿鲁台最为得意的儿子。

从小就能征善战,马背上的少年英雄。

从北元彻底分裂为三个部分后。

最大的部分就是距离大明有些遥远的瓦剌,瓦剌位于鞑靼以西,此时的瓦剌还未出现一个叫也先的家伙,还未短暂的统一蒙古。

此时的瓦剌跟鞑靼那也是互相劫掠。

这突兀科勒就是在这样的劫掠中成长起来的。

至于最小的一部分朵颜三卫,那就跟着大明混了。

被大明册封在捕鱼儿海和大兴安岭一带游牧。

阿鲁台部属于鞑靼这部分里面最刺头的一个!

不只是西打瓦剌,更是南下袭扰大明。

大明对于阿鲁台部,简直是如鲠在喉。

以前是没有军费,无法深入追杀,做到斩草除根。

但现在,朱棣得了一个天降奇才一样的宝贝圣孙。

那肯定是要打一个痛快!

要将阿鲁台部连根铲除!

甚至按照朱棣目前的想法,还得收复整个草原,吃下整个蒙古高原,最好在打掉鞑靼后,还得继续讨伐瓦剌。

——做到一统整个蒙古!

重现盛唐雄风,

再承前朝疆域。

名正顺,合理合法!

有实力,都是自古以来。

蒙古人不服?

那你们蒙古人得去问问刘必烈,是怎么下诏书给四大汗国的!

又是怎么自称自己为华夏皇帝的!

朱棣现在就是想打到更遥远的地方去。

野心极大,信心极强。

底气都是好圣孙给的!

没办法,打就行了,不管怎么浪,都有好圣孙兜底。

——爽!

朱棣观察着敌军们的接近。

此时听到了一声古老的号角声。

那是远处鞑靼人发起进攻的象征。

他们已经跟明军诱敌深入的小队接触上了!

阿鲁台部的这群精锐们,显然没有多怀疑。

毕竟他们觉得这是在草原上。

他们哪怕是打不过,也能跑。

主打的就是来去如风。

只要明军不是大军包围,他们往往都能走掉。

再说只是明军的骑兵部队,他们很自信,可以跟明军拉扯。

哪怕是朵颜三卫那群“蒙奸”来了,他们也觉得可以先打一打。

毕竟那群朵颜三卫的家伙们,已经被大明给养得有些丧失了游牧民族该有的彪悍了!

阿鲁台这个小儿子,一见是小股明军的斥候部队。

当机立断,就立刻下令追击。

他打算用这群明军的脑袋来一个开门红。

挥军紧追!

这阿鲁台的小儿子更是一马当先。

弯弓搭弦,骑马远射!

还别说,两万多精锐轻骑,还都是游牧,这么一个猛追法,那小股的明军骑兵还真是死伤了不少!

还未跑开多远,就已经被吃掉了几百人。

可就在最后一刻!

当跑到一处低洼区域的时候。

这一支明军骑兵剩下的士兵们,他们都不继续跑了!

他们纷纷勒马转身,拔出了马背一侧的明长刀。

——列阵迎敌!

他们打算用剩下五百人不到的规模,面对两万彪悍的鞑靼精锐,可他们的眼里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有的只是:

——悍不畏死!

有的只是,对于大明的忠诚!

大明的皇帝也在看着他们!

——何须马革裹尸还。

“弟兄们——!”

“列阵——!”

为首的小将,怒声大喝。

眼神里满是杀气!

阿鲁台的小儿子越追越近,

不由得心生奇怪,

他心下狐疑:

……这大明的斥候,疯了?

怎么都不跑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