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价拍卖的玻璃,大明的土地兼并(1 / 1)

玻璃要成为奢侈品。

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必然如此。

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朱瞻墡找了一些信得过的能工巧匠,打算先做一批出来。

自然不能从宫中的匠人所做出来,再拿去售卖。

所以,朱瞻墡让孙若微负责在外面找一处工坊,

用来当这制作玻璃的厂房!

以后的玻璃产品就要从这里制造出来,

再拿去拍卖。

对,不走普通的售卖,而是走高奢的拍卖!

将收益给最大化。

朱瞻墡让孙若微火速让人做出一小批来,

先拿到京城最大的拍卖会试试水。

一周后。

京城最大的拍卖行。

出现了一批不同于琉璃,但又好似琉璃,透明如水的绝美器皿。

说是什么“玻璃”制作出来的。

这是一套茶具。

它一出现就被拍到了十五万两的高价。

一套特别的“琉璃”茶具,竟然被拍到了十五万两!

当在御书房的朱瞻墡知道这个消息后。

那是笑得都合不拢嘴!

看样子,哪怕给他们叫到十万,他们也一定会接受。

大明朝的这群有钱人,

已经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这一次市场测试不错。

玻璃的制造销售,就这样循序渐进的推进。

还有孙若微盯着,朱瞻墡并不用自己操心。

所以,他就将目光放到了精盐,也就是后世的细盐上。

……

大明帝国理工大学。

朱瞻墡来到学院里的藏书阁。

他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一踏入其中。

一侧就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借书自己找,还书自己放……,若有其他事,等本官睡一会吧。”

朱瞻墡闻寻声看去。

就看到了一个躺在书堆里。

枕着一个枕头睡在角落里的男人。

此人正是自己这一次要找的人。

也是于谦推荐的家伙。

目前任职这的管理员。

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名唤——章儒孟。

“你这么无所事事,难道你的上官不责问你吗?”

“你是哪根……!!!”

章儒孟不耐烦,睁眼一看!

顿时,吓得脸色惨白。

他急忙爬了起来,慌张地上前行礼一拜,

“臣章儒孟,参见监国千岁!”

“免礼了,孤找你有事。”朱瞻墡随手将一本地上散落的书放回书柜上,“听说你家以前是制盐的?”

“正是,不知道殿下找下官有何要事?臣定当竭尽全力!”

章儒孟觉得很奇怪。

怎么殿下还关心自己的家世出身来?

咱这样的小官,家里做过一点生意。

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吧?

朱瞻墡点点头,从袖中拿出一张写满字画满图的纸给他道:

“于谦说你喜好游山玩水,又好地理,家中也曾经营过盐场,那肯定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章儒孟恭敬接过细细一看,略有不解,小心地抬眼看了一下朱瞻墡,诧异问道:

“殿下,这是做盐的办法?细盐之法……,臣倒是未曾见过如此办法来提炼盐巴。”

“嗯,看得出来就好,寻常人家都是吃的粗盐,甚至连咱们宫中吃的细盐也不算太好,只是稍加筛选过的,这张纸上的办法,可以得到真正毫无杂质的细盐,盐铁自古都是官有,大人明白其中利害?”

“臣明白,官山海自古皆然,小臣定然不会说出半个字。”

“很好,孤打算给你一道圣旨和一大笔钱。”

“啊?”

章儒孟张大了眼珠子,一张脸上写满了惊讶不解。

朱瞻墡瞧着他,自信一笑,告诉他道:

“孤需要你去沿海,建立一处盐场,然后按照上面的办法提纯生产出细盐来,至于后续有什么安排再等孤的命令便可,你可愿往?”

章儒孟没有丝毫半分的犹豫!

便叩首一拜,

“臣,——万死不辞!”

机会来了就要把握住。

此时的章儒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也想进步!

——如好友于谦一样。

——为国家为自己,做点事。

朱瞻墡看着他笑了笑。

从袖中拿出了之前就准备好的圣旨。

还有一张五十万两的银票。

“记住了章大人,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你以后能不能成为孤的红顶商人,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灵性了……,每个月汇报一次,会有专门的锦衣卫跟你联络。”

“臣明白!!!”

交代了细盐之事。

朱瞻墡就返回了太子府。

对于章儒孟他一点儿也不担心。

对于能跟于谦做朋友,还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只要稍微给他一点机会,哪怕是刀山火海,只要有一丝希望能掌握到权力,他都会奋不顾身地跳进去!

章儒孟就是这样的人!

回到家中。

朱瞻墡就准备制作看看,系统这一次给的一个小奖励。

也就是那味精。

这个时代的调味剂可是很稀少的。

多半都是要靠各种食材来花大功夫的提炼。

这样一来成本高就算了,花的时间也不少。

甚至很多调味的食材,还不容易得到。

所以味精如果能做出来。

也是一大创举。

让天下百姓们有点口福。

那也是好事!

民以食为天,吃永远是头等大事。

民若无食,那就只剩反了。

正如“饭”这个字!

小丫鬟送来所需的材料后,朱瞻墡就让她们离开。

看着面前的工具和食材。

朱瞻墡撸起了袖子!

虾皮和干香菇得先捣碎,还要反复研磨。

得到混合的粉末后,再用纱布过滤一遍。

接着就是将它们给用小火翻炒。

最后,还得用盐巴和香叶为它们添加调味。

等到进行到这一步。

那就是不停地翻炒,直到能清晰闻到刺鼻的鲜香。

当朱瞻墡将这些粉末,全部都给倒出来后。

他再用纱布,仔细过滤一遍。

最后得到了一碗——“味精”。

朱瞻墡小心地将它给端到灶台旁边,开始等待它的烘烤。

需要一个时辰左右。

朱瞻墡起身走到厨房外,

跟等候在门外的小丫鬟们聊天逗乐,消磨起时间来。

一个时辰。

朱瞻墡回到厨房。

检查灶台上的味精。

捻了一小点入口。

不由得微微一笑。

“那就做一碗香菇肉沫汤看看!”

朱瞻墡好久没有下厨了。

在小丫鬟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是端出了一碗放过味精的香菇肉沫汤。

朱瞻墡赶紧去找正在前院说话的爹娘。

“爹,娘,快来尝一尝,儿子的手艺!”

朱瞻墡带着小丫鬟,端着肉汤走了过去。

正好就听到了爹娘说话的声音。

“你个老头子,亲戚不就有点儿土地吗?”

“那些说是荒地,但都是贫苦百姓们的田地!不行,退回给人家老百姓,你的那几个兄弟不厚道。”

“怎么不厚道了呀?咱是没给钱?还是抢人家的?”太子妃气不过道:“你也不看看,那些个勋贵,那些个藩王,甚至一些亲王们的手里,那可都是几十万亩的农田!我几个兄弟,就打算买几块地,每年还给咱分钱,你个穷太子还不高兴了?”

朱瞻墡愣了一下!

接着想到了什么!

神情一凝!

大明朝亡国的最大原因:

——土地兼并!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