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鹅鹅鹅(1 / 2)

('灵宝观的四季,仿若四幅风格迥异的画卷。

界限分明,各展其韵。

春日里,芍药如娇羞的佳人,粉瓣轻绽;夏日时,莲池中粉白的莲花肆意盛开,与清新淡雅的茉莉一同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秋季,海棠似云霞般烂漫,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冬日,雪梅傲立在皑皑白雪之中。

这些花儿在灵宝观下人的悉心养护与偶尔的灵力润泽下,每一朵都开得格外娇艳。

比之尘世中的花朵,更多了几分灵动与鲜亮。

不知不觉间,李野已三度领略四季花开花落的轮回。

如今八岁的景王世子,虽稚气犹存,但已隐隐有俊俏少年郎的模样。

成长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伴随着诸多烦恼,比如上学。

正值开春,天气晴好。

李野却只能端坐在苍霞书院的启蒙堂内,望着讲堂前摇头晃脑的教书先生,心中满是无奈。

这位教书先生身份不凡,乃是礼部下属祠部尚书。

前来给孩童启蒙纯粹出于个人兴致,在朝野之中手握一定权势。

听闻这位龚先生不仅教过皇子皇女,朝中还有诸多门生故吏。

然而,先生一开口,李野便忍不住打起呵欠,困意阵阵袭来。

并非他不爱学习,只是这充斥着之乎者也的讲学,弯弯绕绕,实在无法与现代社会系统的义务教育相提并论。

他觉得这些咬文嚼字的内容既迂腐又无趣。

相较之下,现代的古文课都显得生动有趣得多。

那些上辈子在语文课上学过的千古名篇,至今想来,仍觉得韵味无穷,朗朗上口,远胜于此。

但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能贸然抄诗。

毕竟,一个八岁孩童若是吟诵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般诗句,恐怕立刻就会有人怀疑他被夺舍了。

他虽能确定自己这副身体里并无其他灵魂,只是一岁时便带着现代生活的记忆,大抵算是投胎转世。

可若跟人解释说自己只是喝的孟婆汤兑了水,所以还记得上辈子的事,又有谁会相信呢?

李野幻想着,要是能有七八岁孩子所作的千古名句就好了。

自己也能像其他穿越前辈一样,抄诗扬名,当个震惊全场的才子,然后理直气壮地对教书先生说:

‘我才是大乾第一天才,你不配教我!’

可惜,现实并无这般好事,他也只能在学堂里,陪着几个年幼的孩子,看着这位所谓的大儒摇头晃脑地讲学。

相较之下,还是练剑更有意思。

他不禁想起,于虎哥也快到时间,要去边军和他四品的三哥打擂,以取回军权了吧。

李野也曾多次向洛玉衡提及,自己跟着陈伯读书,早已将书上的字认全。

但洛玉衡总是告诫他:

‘越是天赋异禀,越是不能懈怠,否则会泯然众人,便是浪费了天赋。’

此刻,李野坐在苍霞书院启蒙堂的后排靠窗位置。

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他却无心感受这份温暖,目光被窗外苍霞书院的莲池吸引。

微风轻拂,莲叶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池中,一只鸭子正悠闲地浮在水面上,脚蹼轻轻划动,溅起一圈圈涟漪。

这鸭子模样奇特,通体雪白,喙上有个鼓包,脖子修长,乍一看,倒像是一只鹅。

啧,不愧是书院的鸭子,看着就比普通鸭子多了几分文雅之气,长得竟跟鹅似的。

小世子看得入神,丝毫未察觉到教书的龚先生已手持戒尺,悄然站于其身后。

龚先生站在李野身后,脸色愈发阴沉。

他一向刚正不阿,在学堂里,不论学生身份贵贱,只要不尊师重道,荒废学业,他都绝不姑息。

即便贵为皇子,他也曾施以惩戒。

此时,见李野对自己的讲学置若罔闻,只顾着看窗外,心中不禁怒火中烧。

想起方才端木家的丫头送李野来学堂时,还满脸骄傲地夸赞师弟聪明有礼,如今看来,不过是徒有虚名。

龚先生皱紧眉头,将戒尺在袖口反复擦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今日定要让这孩子吃些苦头,不把他的手打出血,自己就枉为这书院先生!

“咳,咳……”

龚先生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安静的学堂里显得格外响亮。

周围的小朋友们纷纷转过头来,看向龚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