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栽种(1 / 1)
李卫东家。
院子打扫的很乾净,北面盖着三间红砖瓦房,东面搭着用尿素袋子缝制的遮阳棚,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女人正纳鞋底,女人个子不高丶身材敦实,正是李卫东屋里人马来小。
外头响起脚步声,马来小抬头瞅见男人耷拉着脑袋进院儿,「他爹,你咋这晚才家来?大丫闹腾着找你,我哄得嗓子都冒烟了才睡着。」
李卫东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闷声闷气,「上老宅转悠了一趟。」
「你咋了?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早上扛走的铁锹呢?」
李卫东一拍大腿,「哎呦,瞧我这记性,撂老宅南墙根了。」
「你是不是听娘的,去劝二叔不要贷款,两人呛呛起来了。」
「没有。」
马来小将鞋底扔进木筐,瞪了丈夫一眼,「那你甩个脸子给谁看?」
「没甩脸子。」李卫东怕媳妇误会,赶忙将弟弟的话重复了一遍。
马来小越听越是兴奋,抓住丈夫的胳膊,「他爹,二叔说的是真的不?真能从信用社借无息贷款放到其他银行吃利息?」
李卫东点点头,「老二已经拿到无息贷款了,银行存钱利息明码标价,能有啥猫腻?」
「要真像二叔说的,一年的利息五百块钱,五年定存利息两千五,咱还了欠的饥荒,家里还能剩不少钱。」马来小满脸喜色,推了推丈夫,「这是好事,你咋还丧眉耷眼的?」
「不是不乐意,就是想不通。俺吭哧吭哧种一年地,也挣不来五百。如今倒好,银行里转个手就能白得这些钱,这世道......变得忒邪乎。」李卫东说不明白,就是心里不得劲。
「榆木脑袋。」马来小戳他脑门,「想不通就甭想,有赚钱的法子就用,二叔还能坑咱?
等贷款下来,咱买些鸡苗养,真要能赚到钱,可以办个养鸡场,也不算占公家便宜。」
李卫东总感觉心里没底,「贷这麽多钱,要不跟娘合计合计……」
「打住!」马来小打断丈夫,「分家那会儿房子归咱,饥荒也归咱。你娘能当你的家,可不会给恁还饥荒。自个琢磨吧,棒槌。」马来小拿起地上的筐子,起身回屋。
……
李家老宅。
王秀英踏着月光进了家门,锁好院门,回了东屋。
李娜躺在炕上睡了,老李坐在凳子上泡脚,瞅了一眼走路带风的媳妇,「你这一天不着家,去哪了?」
「管得着麽。」
王秀英给闺女掖被角,瞅了一眼西屋,「老二今儿又作啥妖了?」
老李擦着脚嘟囔,「我在跟前瞅着呢,能作啥妖?」
王秀英小声问,「老大来过没?」
「来了,哥俩猫屋里嘀咕了半天,也不知道说啥。」
「后来呢?」
「老大帮着老二拉土干活。」
「干活?」王秀英以为自己听错了,「老大帮老二干活?」
「可不,院子里的土都是老大从外面拉的,要说干农活还是老大肯下力,随我。」
「随你个棒槌。」王秀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让老二灌两碗迷魂汤,比人家干活还卖力,俩缺心眼儿。」
老李嘿嘿一笑,「老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丶上阵父子兵,这也不是给外人出力。」
「你这麽说,俺倒像个后娘了。」王秀英哼了一声,叹道,「老二年纪小,有些事看不透。但你这个当爹的知道风险有多大,要是到期还不上贷款,一家人都得受连累。」
「我知道,我也不是没劝,老二不听,我能咋办?」
王秀英右手指着老李,「不听我的,有你们哭的时候。」
……
西屋。
李哲隐约能听到父母的争执。
对于母亲的心思,他是清楚的,也能理解。
创业初期,最大的支持往往来自于家庭,同样,最大的阻力也来自于家庭。
这并不矛盾。
刚创业还涉及不到行业竞争,无论是赔钱还是赚钱,影响最大的就是家人。
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争执不重要,恰恰相反,争执结果很可能会影响创业成败。
很多创业者在外面是老板,回到家习惯听父母的。父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公司决策。
创业初期,大家还能齐心协力,等企业做大,问题也来了。
因为观念或利益冲突,对公司的发展方向产生分歧,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公司到底谁说了算?
这并不是李哲杞人忧天,而是八九十年代的创业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很多家族企业因为类似问题分崩离析;也有一些企业妥善解决后,浴火重生。
为了避免这种麻烦,李哲要在创业初期取得家庭的主导权,家里的小事王秀英管,大事李哲说了算。
只有内外旗帜统一,在李哲的带领下,家里的日子才能蒸蒸日上。
九月二日。
吃完早餐,小丫头背着书包去上学。
李哲也开始忙自己的事,将盛放种子的挂篮取下来,掀开盖在上面的薄布,黄色种子上长出两毫米的白色嫩芽。
李哲喜道,「发芽了。」
老李也凑过来,用手翻翻露芽的种子,这场景他也是头一次见到。
以前直接在地里埋下黄瓜种子,等种子破土出苗后才能见到,如果有些地方无法出苗,还需要补种,「这就能栽种了吧?」
「爹,今儿个您得搭把手。」
一个大棚占地一亩左右,李哲准备种四种蔬菜,其中,黄瓜苗种植1200棵左右,他独自播种肯定忙不过来,还得让父亲帮忙。
老李也不清楚儿子是否能在冬天种出蔬菜,但儿子现在做的一些事,他能看明白,确实是踏踏实实的干事,播种的方法也更科学,心里隐隐多了一些期待。
「你说吧,怎麽整?」
「跟咱种田差不多,就是精细点儿。」李哲一边说,一边开始演示。
他将调配好的土壤放入育苗器中,浇透水,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随后放入露白的种子,上面再覆盖一层薄土。
这对老李来说没有任何难度,直接上手操作起来。
父子俩用了一天的时间将1200棵黄瓜苗播种完成。
李哲忙完后,伸了个懒腰,虽然累,但看着院子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育苗器,还是很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