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认可(1 / 1)
第194章 认可
「那成,等这次回村后,我就好好宣传,争取冬天让更多人跟着咱种蔬菜大棚。」老李弄清了儿子的赚钱模式,觉得这种方法挺好,本钱小丶利润高,最重要的是风险低。
「爹,这宣传可是门大学问,您打算怎麽宣传?」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你脑子好使,跟我说说。」
李哲想了想说道:「有句老话,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咱不能上赶着教人家种蔬菜大棚。咱们要通过间接的宣传,让乡亲们觉得种植蔬菜大棚能赚钱,他们发自内心的想跟着咱们种,求着咱们教他们种。」
老李明白了,「就像上次你给大家伙发福利一样?」
「对,那是一种很直观的手段。年前,我还会再发一次福利,这次会发得更多丶更好。通过这种方法让村里人知道咱们确实挣钱了,他们自然就有学习种植蔬菜大棚的想法。」李哲顿了顿,继续说:
「但这还不够,还得通过官方的手段宣传。我已经接受了两家报纸的采访,回头我去一趟镇上,跟陈镇长汇报一下情况,让他帮着咱在镇里宣传一下。您想想,村民们要是知道咱家的黄瓜一斤能卖七八块,他们能不心动?」
老李一拍巴掌,「这个主意不错!这镇里帮忙宣传影响就大了,周边的几个村子要是也跟着种,想种植蔬菜大棚的人至少能翻倍。」
李哲还有一个文化输出的计划,就是拍摄一部大棚题材的宣传影片,名字他都想好了叫《大棚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是专门给农民看的,不进电影院,就是在露天播放。
主要拍摄场景就是蔬菜大棚,演员也都是农民本色出演,机器要麽租,要麽借,反正他不会花钱买;再适当地找政府和京城市蔬菜公司要一些扶持,总之将成本压到最低。
如果成本不高,一切顺利,就今年开拍;
如果成本高或借不到设备,那就推迟到明年。也不需要多高的艺术性,就是给乡亲们单调的夜间生活增添一些娱乐。
总之,就是从各个方面给乡亲们输出一个思想:大棚好丶大棚妙,一年四季数钞票!
翌日上午。
365蔬菜店。
清早,孙涛依旧是第一个来店里的。他打开店门,清点了一下店里的物品。听到外面有汽车的动静,他推门走了出去,果然见到门口停着一辆军绿色卡车。
他走到车旁,跟李哲打了一声招呼,就跑到了后车厢卸车。他发现今天的菜筐比往日多了,笑着问:「李哥,又有一批蔬菜下来了?」
「对,大棚又成熟了一批新菜,年前就不找其他销售渠道了。蔬菜店这些日子的菜量可能要大一些,能卖完吗?」
孙涛拍着胸脯:「绝对可以!要是咱不限购,再增加一倍的菜量也能卖完。」
李哲笑骂道:「你小子可别吹牛,卖不完了我扣你工资。」
「那不能。」孙涛嘿嘿一笑,搬着菜筐往店里走。
其实,之前有很多餐厅主动找上门,想要从他这里进菜。李哲并不缺销售渠道,之所以没有立刻扩展,主要是因为年前他需要送礼,没法稳定地给对方供菜。
年前这段时间,全聚德丶长城饭店丶蒙娜丽莎餐厅和蔬菜店都不放假,而且用菜量比较多;李哲可以暂时将新上市的蔬菜供应给他们。等年后,再找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卸完菜,卡车离开了。
李哲和孙涛也进了店。李哲指着最后搬进来的两个菜筐说道:「涛子,那两个菜筐不要动,是我用来送礼的。」
「好嘞,李哥。」孙涛将两个菜筐搬到靠墙的位置。
「涛子,过年期间的值班表安排出来了吗?」
孙涛干完活,用毛巾擦擦手,说道:「安排好了。三个理货的大妈轮班休息,我怕人手不够,
打算再雇佣一个。林知夏过年不回家,也能值班;陈菊和王婷都休息。
我怕人手不够,又去找马蒂要了个人。过年期间,我就不休息了,基本上都在店里。这样差不多人手也就够了。」
「行,有时间我也过来帮忙。」
李哲在店里待了三个小时。
十点多,他打了辆面的,带上两筐菜和四样礼物去了京城电视机厂家属院。
前几天,王婷帮她父亲预定了五十斤的反季节蔬菜,钱都已经提前给了。为了表示对未来老丈人的尊敬,李哲亲自上门送菜。
下车后,李哲给了司机一些钱,请他帮自己一起搬上楼。随后,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敲响了王家的门:「咚咚——」
门开了,王婷俏生生地站在门口,上身穿着粉色毛衣,下面穿着一条阔腿裤。饶是衣服都比较宽松,但依旧很显身材。
见李哲手里还提着礼物,她小声道:「不是说了不用带礼物吗?」
「带了一些咱们店里的水果给叔叔阿姨尝尝,还有你喜欢吃的草莓。」李哲带了四样礼物,草莓丶橙子丶两条烟丶一盒点心匣子。
王婷笑笑,她这些天在店里可没少吃草莓。她接过李哲手里的东西,「快进来吧。」随即,她又对着屋里喊道:「爸妈,李哲来了。」
王光伟刚才就听到了开门的动静,也迎了过来:「辛苦你了,还专门送了一趟。」
「叔叔,您不用客气。以后用菜,提前招呼一声就行。」
王光伟看起来四十岁出头,长得斯斯文文,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领导的姿态。
他跟李哲一起将菜筐搬进了客厅,掀开上面的棉袄看了看:「,这菜真新鲜,今儿早上刚摘的吧?」
「对,都是新菜。您定了五十斤菜,我给您带了六十斤,多出来的十斤菜,您自己留着吃。」
王光伟笑着说:「那敢情好!过年啥都不缺,唯独稀罕这反季节蔬菜。我记得没错,是叫这个名儿吧?」
「没错,是这个名字。」
这时候,陈淑芳也从厨房走出来,热情地招呼道:「李哲来了,快坐。听婷婷说你喜欢吃肉,
今儿个中午我给你露一手,做个红烧肉。」
李哲笑道:「谢谢阿姨!早就听婷婷说您的厨艺好,今儿个可算是有口福了。」
王婷指着茶几上的礼物袋,「妈,这是李哲给您带的礼物。」
陈淑芳瞅了一眼,也看不清里面是啥,笑着说:「以后来家吃饭可不兴带东西了。你们歇会儿,我去做饭了。」陈淑芳说完,又进了厨房。
王光伟泡了一壶茶水,招呼道:「来,坐下喝茶。」
李哲想接过茶壶,「叔叔,我来吧。」
「不用,你坐。」王光伟端着茶壶,要给李哲倒水。
李哲用手虚扶了一下。
王婷从袋子里拿出草莓,冲着李哲说,「你和我爸聊会儿,我去洗点水果。」
「去吧。」李哲点点头,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王光伟还是头一次见李哲,上下打量着对方。小伙子长得不错,个子也高,身上衣服也很得体,很有派头。
「李哲,听婷婷说,你开的那家涉外蔬菜店生意还不错。」
李哲放下茶杯说道:「对,主要是有反季节蔬菜引流。虽然开办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
王光伟追问道:「你那家蔬菜店除了反季节蔬菜,也卖其他的商品?」
「对,还有一些肉类丶水果和杂货,都是跟食物有关的商品。」
王光伟当了多年的办公室主任,是个很精明丶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不包括反季节蔬菜的利润,你那家店盈利吗?」
「盈利。」
王光伟暗暗点头。反季节蔬菜赚钱他是知道的,但不包括反季节蔬菜利润的情况下,李哲的店铺依旧盈利,那就很厉害了。
他有些好奇地问:「你之前不是一直在给餐厅供菜吗?怎麽突然想起开一家综合性蔬菜店了?」
李哲没有立刻回答,端起茶壶给王光伟添了一杯茶水,才缓缓说道:「我现在之所以能赚钱,
主要是只有我一个人能种植反季节蔬菜。但是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门槛不是很高,以后跟风种菜的人会越来越多。
反季节蔬菜少,我可以挑客户丶选渠道等以后反季节蔬菜多了,就会反过来,变成客户和渠道选择菜商。菜农们为了争抢销售渠道,
甚至可能会主动降价。」
李哲瞄了王光伟一眼,见对方听得认真,继续说:「我就想自己建立一个销售渠道。这样即使以后种反季节蔬菜的人多了,也不会影响到我的销售渠道。我自己种菜,自己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你这个想法很好!」王光伟的惊讶溢于言表。
李哲刚才的那番话,让王光伟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之前,他一直以为李哲是个有点小聪明丶凭着冬菜稀缺赚钱的农村小伙,虽然有点生意头脑,
但本质上还是个农民。
王光伟考虑过李哲最大的短板就是不稳定性:现在冬菜稀缺,他能赚钱;以后大家都会种冬菜了,他该如何?
现在看来,李哲已经提前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出了更长远的规划——
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