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喇叭(两章合一)(1 / 1)
第199章 大喇叭(两章合一)
李哲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工资,分福利。
李哲先将陈守耕陈老师请进了大棚,虽说这段时间陈老师移栽到大棚内的果蔬作物还没有盈利,但他的能力和努力老李都看在眼里,用老李的话说,除了长相斯文点,跟他这个老农民没有区别。
这对老李来说,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同时,朱益民也是对陈守耕赞不绝口,张口陈老师,闭口陈老师。
李哲不在村里的时候,这两人是大棚的负责人和技术员,他俩的话很有分量。
「陈老师,您来了有段时间了,还习惯吗?」
陈守耕接过李哲递来的椅子,坐下:「刚开始还真不太习惯,但住了一段时间,你让我走,我还真舍不得。
我得提前跟你请个假,我打算明儿个回京城,眼瞅着快过年了,我得回京走动走动。
就是大棚里的试验田有些放心不下。」
李哲笑道:「您就放心走吧,只要我在大营村,都会去试验田里看看;我不在的时候,让老朱多盯着点,您还有什麽不放心的。」
陈守耕应道:「那行,明儿个我就坐车走了,等过完年,把京城的事处理完,我就回来。」
李哲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陈老师,这段时间辛苦您了,为了种植试验田抛家舍业,真不容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李老板」陈守耕毕竟是个文化人,还有些抹不开面子,想要摆手拒绝。
李哲不由分说地握住他的手,将信封放进了手掌里,语气真诚道:「陈老师,这不是给您的,是给嫂子和家里孩子的。您在外面奔波这麽久,回去给家人买些礼物,让家人过个欢喜年,比什麽都重要。」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对了,您那份年节福利我都安排好了,就存在365蔬菜店,回头让人给您送回家。」
见李哲这般说,陈老师也不再推辞,「那行,我就收下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试验田的事,陈守耕才离开大棚。
作为重点高校的老师,他的薪资不算少,基本工资丶工龄工资丶教龄工资丶粮食补贴丶奖金丶洗涤费丶补助,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块,在京城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了。
也正是因此,家人对于他来大营村种植蔬菜大棚的事并不是很支持,为此他还和妻子吵了一架,临走时闹得并不痛快。
现在多了一份收益,也能给家人一个交代。
他打开李哲给的信封,却是微微一愣,里面装着几张外汇券,他数了数,足足有两百外汇券。
他心头火热,这外汇券可不好搞,别说友谊商店了,就是百货大楼很多紧俏物品也需要外汇券,有了这两百外汇券能给家人买些稀罕的礼物,也能降低他对家人的愧疚。
第二个进大棚领工资的是朱益民。
李哲上下打量了对方,精神状态要比往日好了许多,人也显胖了:「朱哥,听说你离婚了?」
朱益民露出一抹苦涩,叹息道:「离了,家产也分清了,女儿归我。这样她再嫁也容易一些。」毕竟是夫妻一场,过了最初的冲动后,对于前妻的怨念也减轻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女儿,没必要把事情闹得太难看。
「朱哥,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让闺女来咱大棚里吃饭。晚上你也守夜了,带着女儿回家住。等明年蔬菜大棚再次扩建后,咱们也会盖一些砖瓦房和一间吃饭的食堂,条件也会越来越好。」
朱益民笑着说道:「嫌弃啥?咱这儿的伙食好,那丫头恨不得天天来蹭饭,比我还积极呢!」
「那就成。」朱益民没了后顾之忧,才能踏踏实实的种菜,李哲话锋一转,问道:「朱哥,听说在周家的事儿上,快嘴媳妇给您帮了忙?」
朱益民虽然不待见快嘴媳妇,但也没有否认这一点:「对,说实话要不是她的话,这钱,我想要回来难。等咱们发的福利,我还想着给她送去一些,也不多,就米丶
面丶猪肉丶苹果四样,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李哲说道:「朱哥,我想请您帮个忙。这件事跟快嘴媳妇有关。您给她送的礼,我出了。」
朱益民一愣,语气中带着不解:「老弟,这是啥意思啊?」
李哲没有立刻回答,反问道:「快嘴媳妇是不是现在又回代销店了?」
「嘿,这事儿也是怪了,原先两家闹得这麽厉害,现在又和好如初,快嘴媳妇又成了代销店的座上宾,又跟以前一样,整天家长里短地说别家的闲话,什麽事到了她嘴里,能传半个村子,比咱村的大喇叭都好使。」朱益民说着说着就笑了,其实好奇这件事儿的不止他一个人,半个村子都在传。
林小虎就在李家干活,也有人问过林小虎原因,那小子滑的很,每次都糊弄过去,愣是不肯说。
越是这样,众人越觉得有事。
李哲笑着问道:「那她对咱们大棚的事情感兴趣不?」
「太感兴趣了!上次她被打出院后,我去她家看望,她还旁敲侧击地问过我大棚的事儿,都被我敷衍过去了。没打听到消息,她还有些不乐意。」
「那你这次再去送礼的时候,她要问起来,你就捡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告诉她。比如说,发放的福利丶工资丶奖金,还有反季节蔬菜的价格,都可以跟她说一下。」
这个年代村子里没啥娱乐项目,所以很多人都热衷说一些家长里短,聊一些新鲜趣闻。
代销店是整个村子的八卦中心,而快嘴媳妇又是其中的翘楚,称其为人形肉喇叭一点都不夸张。
只要她知道的事儿,就等于大半个村子都知道。只要送几斤米丶几斤肉丶几斤水果,
就能对蔬菜大棚种植扩建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快嘴媳妇的性价比是极高的。
朱益民略一迟疑:「你这是想借着快嘴媳妇的嘴给蔬菜大棚做宣传?可有这个必要吗?」
同时,他又有些担心:「如果别人知道咱们种植蔬菜大棚挣钱了,他们肯定也要跟着干,一旦蔬菜大棚的产量增加,冬季的菜价肯定会受到影响。」
朱益民可不相信李哲真的无私到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发财致富。
李哲能明白对方的想法:「朱哥,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咱们不发展,其他人也会发展。华国地大物博,能人多的是,就算咱们不教蔬菜大棚的技术,也有人可以自学成才,
我并不是个例。」
朱益民心中一动:「你是听到什麽消息了吗?」
李哲答道:「据我所知,东北和鲁省一直都在研究蔬菜大棚种植延迟采收的技术,虽说他们还无法种植出越冬蔬菜,但这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人家研究出来,即便咱们不推广,人家也会推广。如果人家抢先占领了蔬菜市场,那也没咱们什麽事儿了。」
朱益民若有所思的说:「所以你之前说想带着乡亲们一起种植蔬菜大棚的事儿,并不是喊口号,而是真的?」
「是真的。你先按我说的去做吧,等过一些日子,我会将明年的发展计划详细地告诉你。」
朱益民领了工资,有些心事重重地出了大棚。李哲的魄力让他有些敬佩,同时内心深处又感到一丝迷茫:我明年该咋办啊?
大营村,代销店。
曾经的嘴强王者,她又回来了!
店铺中心,快嘴媳妇正坐在旁边煤炉旁烤火,四周围了一圈崂嗑的娘们,旁边还有一桌打牌的爷们。
前几日,快嘴媳妇突然返回代销店,众人都感觉到十分异,还以为这货又要遭到一顿毒打。
毕竟她把人家坑了的事,众人都是知道的。林家三口对她恨之入骨,张玉珍更是直接放话,不允许快嘴媳妇再踏入代销店一步,她敢进来一次打她一次。
就在众人以为又要看一场热闹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张玉珍见到了快嘴媳妇,不仅没有驱赶殴打她,还主动给她倒上茶水,递上瓜果,居然比往日还要殷勤。
「娘的,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代销店里的娘们儿和爷们儿都懵了,想不出到底发生了什麽,能让原本结仇的两家变得和好如初,甚至比先前的关系还要好。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胖丶王大脚丶赵兵媳妇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直接间接的打探消息,终于发现了一个关键人一一虎妞。
虎妞是快嘴媳妇的亲侄女,她来到快嘴媳妇家不久,快嘴媳妇就重新出现在代销店,
而且虎妞并没有离开,现在就住在快嘴媳妇家。
这群老娘们整天聊些家长里短,早就成精了,很快就猜到了其中的关键。
虎妞的父亲是万安镇电扇厂的车间主任,虎妞也是电扇厂的职工,而林小虎也曾经在电扇厂工作过,也就是说虎妞和林小虎是认识的这个猜测很快得到了印证。虎妞经常来代销店,每次来张玉珍都会热情地招待。胖还曾经撞见过虎妞和林小虎在一起,据说虎妞楼着林小虎的骼膊,两个人显得关系很亲近。
虽然快嘴媳妇和张玉珍两个当事人从来没有主动说明到底发生了什麽,但这些说惯了家长里短的老娘们已经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于是乎,快嘴媳妇又成了代销店那个最靓的仔。唯一的变化是,这个崽少了个门牙,
说话有些漏风。
前段时间快嘴媳妇不在,胖隐隐成为众人的中心,也养成了挑起话头的习惯:「矣,你们听说了吗?昨儿个,老李家又发福利了,我听说加起来有十来样东西。」
王大脚有些羡慕地问:「胖婶,李家都发啥了?给俺们说说呗?」
「俺听说有十斤米,十斤面,一块猪板油,猪肉,牛肉,鸡肉———·
「不对!」胖还没说完,就被快嘴媳妇直接打断了,用略带跑风的音调说:「你说的不对。
胖婶神色不满的看向快嘴媳妇,知道她是故意找茬。这几天每当自己挑起新的话头,
她都要插一杠子压自己一头,显得好像比自己能耐一样。」我说的哪不对了,你说说!」
快嘴媳妇的下巴微微扬起,语气笃定:「没有鸡肉。一共是十样东西。」她着手指头数道,「米丶面丶油丶猪肉丶牛肉没错,剩下的五种分别是五斤带鱼丶五斤羊肉丶两条鲤鱼丶五斤苹果丶五斤梨!」
胖婶有些不服气:「凭什麽你说是就是,谁知道你是不是瞎扯的?」
王大脚似乎想起了什麽,一边纳鞋底,一边问对面的赵兵媳妇:「赵兵媳妇,上次李家发福利,不是也给民兵发了吗?这回有没有给你家赵兵发?」
赵兵媳妇抿着嘴角:「发了。他自己拿不回来,还是俺推着车子帮着一起拉回来的。」
拉这个字很形象,让众人浮想联翩。
一个打牌的麻脸汉子问道:「她俩谁说的对呀,到底有没有发鸡肉?到底发了多少东西?」
「确实没有发鸡肉。」赵兵媳妇答道。
胖婶的脸色有些难看,带着最后一丝期望问:「那都发什麽了?」
「就是快嘴媳妇说的那十样。昨日俺公爹还发愁,上个月发的肉还没吃完,这个月又接上茬了。幸好现在天气冷,等天暖和了,吃不完又放不住,都得糟蹋了。」
听到赵兵媳妇的这番话,众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别人家过年置办年货都舍不得置办这麽多,这老李家倒好,直接发齐了。
有好事的问道:「赵兵媳妇,你们家赵兵这个月发了多少钱?」
「一天三块钱。这个月赵兵干了二十六天,工资是七十八块钱,还发了二十块钱的奖金,差两块钱不到一百。你们是没瞧见,把俺公爹乐坏了。」
「娘嘞,咋比上个月还多?」王大脚一走神,针尖扎到了手指,疼的『」的叫了一声,赶忙将手指放进嘴里。
只是,这时候大家都没心思看她,几个老娘们交头接耳,都在嘀咕李家发钱的事。
一旁打牌的老爷们儿,也都停下了。
一个老汉耳朵上取下卷菸,叼在嘴里,边点火边问:「你们家赵兵天天都干啥?李家为啥还给他发奖金哩?」
「还是干民兵那老一套,主要是负责晚上巡夜,有时候也会帮着护送一下蔬菜。」
「哎呀妈呀,不就是个卖菜的吗?还有民兵护送这老李家净弄些洋活儿事儿。
一旁打牌的麻脸男子调侃道。
赵兵媳妇笑道:「王二麻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冬天的菜金贵着呢,好几块钱一斤,要是没有民兵护送,说不得半路就被人劫了。」
王二麻子瞪大了眼:「几块一斤?真的假的?你可别骗俺,当初老李家挖大棚地基,
俺可是第一批工人,那时候可没听他说种大棚这麽赚钱。」
赵兵媳妇撇撇嘴:「人家凭啥告诉你?你要是知道了,不也得跟着种大棚,那不抢了人家生意嘛!」
胖婶也不淡定了,上次老李家发福利,就知道老李家冬菜赚钱,但到底有多赚钱,谁也不清楚,当面询问王秀英,对方也是含含糊糊的,不肯说个准数,后来乾脆不来了。「赵兵媳妇,那跟着老李家种菜的人,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赵兵媳妇摇头:「这个俺也不清楚,员工和民兵的工资是不一样的。」
快嘴媳妇的声音冷不丁地响起:「一天工资五块钱,奖金一百元到三百元不等。」
胖喊道:「娘嘞!一百五十块钱的工资加上三百的奖金,那就是四百五十块钱!俺家男人一年也挣不了这麽多啊!」
王大脚也有些不信:「快嘴媳妇,你咋知道的?这消息准不准?」
快嘴媳妇哼道:「昨儿个,朱益民去俺家送礼,亲口给俺说的,你说准不准?他这个月就发了四百五十块钱。」
关于快嘴媳妇丶周家丶朱益民三人的冲突,大家伙早已耳熟能详,倒是没有人怀疑。
「乖乖,这周玉凤要是知道朱益民赚这麽多,不得后悔死了!」
「要不说周玉凤傻呢?把自家的钱都给了娘家,这下可好,男人不跟你过了,以后且等着受罪吧。」
「谁说不是呢,要不了多久,老周家进了新媳妇,她这个大姑姐迟早被赶出家门].....
众人幸灾乐祸了几句。
王二麻子又提起之前的话题:「这工人和民兵的工资和福利这麽高,那老李家到底赚了多少钱?快嘴媳妇,你知道不?」
快嘴媳妇答道:「一斤黄瓜在京城卖七块,他一个大棚能产几千斤黄瓜,等黄瓜拉秧了还能再种一茬其他的青菜,又是几千斤的产量,一直能卖到明年五月底。你说他赚多少钱?」
牌舰麻子张大了嘴巴,能吞一个馒头:「这—一个大棚少说也能赚几万块钱!早知道俺也跟着他种蔬菜大棚了!」
胖婶丈夫也跟着老李家挖过大棚地基,她咬咬牙,:「俺男人知道怎麽挖大棚地基,
明年俺家也起个棚。」
牌大脚也不甘人后:「明年俺家也是—
快嘴媳妇丫道:「你以为那蔬菜大棚是想种就能种的?朱益民也跟着种了,还不是差点出事了。得有人教才港——」
很快,关于蔬菜大棚的话题在大营村传开了,很多人都形成了一种意识:种大棚能赚钱丶学叠术!李家—
而这也恰恰是李哲想要的效果。
京城,365蔬菜店。
一辆卡车缓缓停在路边,车刚停稳,孙涛就听到动静出了门店。他正欲往驾驶室方向走,却见李哲从后车厢跳伏来。
「嘿,李哥,您怎麽坐后车厢里了?」
话音未落,驾驶室的门开了,李卫东率先下车,随即扶着一位年轻妇人落地。
孙涛见两人关系亲密,问道:「呦,这是大嫂吧?」
「对,这是我嫂子。快过年了,想来京城逛逛。」
「嘿,那敢情好!」孙涛上前招呼,「嫂子,我叫孙涛,常听青禾提起您。感谢您一直照顾她,今儿中午我请您和东哥吃饭!」
马来小丫道:「你就是小孙啊,我也常听青禾念叻你。你忙正事,客气,往后咱们见面的日子多着呢。」
李哲走近道:「嫂子,进店里瞧瞧?」
马来小张望道:「不是说对象在店里帮忙吗?今儿在不在?」
李哲丫答:「她今儿休息,怕是不过来了。」
「你瞅瞅,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倒扑了个空。」
「您急什麽?日子长着,早晚能见着。」李哲引她往店里走。
马来小踏入店仇,见货架不仅摆着蔬菜水果,还有肉类杂货,惊叹:「娘哎,这不就是个代销店麽?」她又细看价签,揉揉眼晴以为自己看错一一反季蔬菜价高她晓得,可这牛肉咋更金贵?
「老舰,你这牛肉咋卖这麽贵?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上的龙肉呢!」
李哲解释:「嫂子,您猜对一半。这牛肉真是空运来的,外国货!」
马来小脱口问:「牛是坐飞机来的?」
李哲忍俊不禁:「您这麽理解也成。不过它上飞机前就被分切好,冻着运来的。」
李卫东搬完菜招呼:「媳妇,你在店里待会儿,我送完菜来接你。」
「去吧去吧。」马来小正瞧着新鲜,哪舍得离开。
她虽读书不多却好学,跟着李哲丶孙涛在店仿转悠,不懂弗问,还帮理货大妈们搭了把手。见林知夏招待外国客人,更是稀罕得挪不开眼。
店门忽被推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提着两袋礼盒直奔李哲:「李老板!」
李哲觉得眼熟却一时想不起身份。
男子忙自我介绍:「我是建国饭店采购经理,常成。」
李哲恍然一—对方确曾来过店里:「常经理贵客啊,快请坐!」
孙涛麻利搬来凳子。
常成堆丫道:「知道您年底事忙,我不多叨扰。这点心意您收,等过完年闲了,咱们好好聚聚。」未等柴应,他放礼物弗往外走。
李哲追出门相送,两人在寒风中客套几句。直至常成身影转过街角,李哲仍立在原地。
半响,他咧嘴丫了:娘的,居然也有人给我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