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外贸订单(1 / 1)

第213章 外贸订单

蒙娜丽莎餐厅。

李哲有些日子没来了,今儿个又到了7天一收帐的日子。上午9点多,李哲溜达着到了蒙娜丽莎餐厅。

蒙娜丽莎餐厅虽然不供应早餐,但是却有咖啡厅,营业的时间比普通的餐厅要早。

李哲熟门熟路地进了餐厅,要了一杯黑咖啡。过年这几天吃的油水比较大,再喝拿铁就有些不合适了。

咖啡是马蒂端过来的。作为餐厅经理,她已经很少直接给客人服务,主要是顺带给李哲打个招呼。

李哲笑着说道:「马蒂,我正在筹备开一家餐厅,等哪天有时间了,跟你老板一块去我餐厅尝尝,帮我提提意见。」

马蒂拉了把椅子坐下:「李老板,您要开什麽餐厅?也是西餐厅吗?」

「我开什麽西餐厅!想吃西餐来你们餐厅蹭顿饭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开一家。」李哲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苦!但确实提神。

他最近一段时间晚上总是休息不好,早上没精神,基本上每天上午都会喝杯咖啡。过了中午他就不敢喝了,担心晚上更睡不着。

「我准备开一家以川菜为主的融合菜。你能吃辣的吗?」

「我妈就是山城人!别说吃辣的,辣椒我都能吃!」

李哲乐了:「这麽说你没准儿还会成为我们餐厅的大客户?」

「那您得给我张会员卡,不打折我可不去!」

「放心吧,指定给你打折。」马蒂虽是西餐厅的经理,但餐厅的管理理念本质上是一样的。李哲也希望她能以专业的角度给蜀香居提一些建议。

谈话间,沈亚楠也到了:「哟,你们俩说啥呢?聊的还挺乐呵!」

「老板,你们聊吧,我去后厨看看。」马蒂撂下一句话,起身离开。

李哲将自己开了一家川菜馆的事情告诉沈亚楠。

沈亚楠坐在餐桌对面:「老弟,你现在可以呀,属于遍地开花!先是开了蔬菜店,现在又开了餐厅。」

「二姐,我这生意的核心本质上还是反季节蔬菜。

如果没有反季节蔬菜引流,老外直接去友谊商店或下属的服务部了,哪还会跑到我的蔬菜店消费?

这开餐厅也一样,要是没有反季节蔬菜引流,我大概率不会贸然干餐饮。」说白了,李哲就是趁着现在反季节蔬菜的稀缺属性去扩展周边生意。

等这些生意都能稳定盈利,以后反季节蔬菜的稀缺属性消失丶利润变低,对他的影响也不大。

随后两人开始对帐。

随着蒙娜丽莎餐厅生意变好,他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也增加了,各种蔬菜的进货量也有所增加,几种蔬菜水果加起来在150斤左右,每天价值将近1000外汇券。

李哲将每天的蔬菜供应量和价格统计了一下,上一周的总费用是6823元外汇券。李哲直接给她抹零,只收了6800外汇券。

李哲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着卡车送完菜过来接他。真要带着这一大笔钱去大街上溜达,真是老寿星上吊——没事儿找刺激。

沈亚楠接过服务员递来的黑咖啡,加了点奶,用勺子搅了搅:「老弟,我这边有个项目,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李哲下意识地问:「二姐,什麽项目?」

「最近几年,中苏关系从长期紧张的对抗逐步走向正常化,东北那边民间也有了少量的交流。」沈亚楠压低了声音说,

「过年的时候,我和家里的长辈聊天,据他们说,中苏今年的关系可能会向前跨一大步,经贸科技合作会全面恢复,尤其是双边经济贸易会有显着的增长。」

李哲摸了摸下巴,他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这些国家层面的事不是自己能参与的,但只要跟着国家意志走,赚点小钱还是没问题的。

二姐喝了口咖啡继续说:「苏联的轻工业薄弱,急需日用消费品。我托了长辈的关系,可以拿下一部分食品外贸订单。老弟,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干?」

「二姐,哪方面的食品订单?」

「从咱们国家运往苏联路程比较远,普通的食物很难保存那麽长时间,最好是罐头一类的食品,比如说肉罐头丶蔬菜罐头丶水果罐头。这些苏联里边都需要。」

说话间,二姐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上边还有苏联需要的品种。」

李哲接过文件看了看:肉类有午餐肉丶红烧牛肉丶清蒸猪肉丶清蒸牛肉等;蔬菜水果有酸黄瓜罐头丶青刀豆罐头丶番茄罐头丶茄子酱罐头丶黄桃罐头丶菠萝罐头丶橘子罐头丶山楂罐头。

李哲追问道:「需要我做点什麽?」

「一方面是资金,另一方面是货源。」

「二姐,您需要多少罐头?订单的收购价是多少?」

「100吨左右是可以吃下的。具体的收购价还不知道,还要等双方进一步洽谈。不过,我估计也快出结果了。」

「回款快吗?」这是李哲最关心的问题。

「走程序的话要一个月左右。」

李哲点点头。牟其中用罐头换飞机的事儿,后世的人大部分都听说过,很多人都津津乐道,引以为传奇。

牟其中的经历很难复制,但也间接说明中苏贸易的利润很大,有搞头。以前呢是摸不到门路,现在搭上了二姐这条船,李哲自己手里有点存款,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李哲心里有了主意,说道:「二姐,您乐意带我赚钱,那我肯定高兴。不过,我对罐头市场的行情也不太了解,这两天我去打听一下国内罐头市场的行情和价格。

您那边再打听一下外贸订单的罐头收购价,等过两天咱们再碰个头,看看有没有搞头?」

「老弟,我就是这个意思。做生意这方面你比我强,你就辛苦辛苦多跑跑。外贸渠道这边交给我,指定不会让人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短板,沈亚楠也一样。

她擅长和大院圈子里的人打交道,身边的哥们儿姐们儿一大堆,但让她去做一些具体的事务,反而会没有头绪,也没有那个耐烦心。

而且有时候身份也会是一种阻碍,不方便直接出面。找个擅长做生意又有一定资金的合伙人,恰好可以补上她的短板。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两个人都有了一定的信任度,这也是彼此合作的基础。

如果双方认识不久,李哲也不会轻易跟对方合作。

李哲先坐卡车去银行存钱,随后返回家中算帐。

李哲每日回家都会算帐:首先是卖菜的收入,例如蔬菜日产量丶损耗丶当日的销售额;七天收款后,会核对一次帐目。

其次,还有便利店的收入,这个要复杂一些,好在有孙涛帮着他记录,他只要负责核对即可。

李哲有些日子没算总帐了,上次算总帐是12月27日。当时扣除各项花费,李哲手里的总资金是:人民币48770元,外汇券9140元,保证金3153元。

这一个多月来,李哲的花费也不少:例如,保证金已经还给了当初在他这进黄瓜的人,这笔钱已经没有了;

李哲支付了购买四合院的尾款两万元,拿回了一千元的押金;随后,季鸿宾用一万一千五百元从他这里兑换了五千元外汇券;

365蔬菜店的店铺租金1200元外汇券;每月给崇文门菜市场300元外汇券;

同时,还给员工发放12月份和1月份的工资丶奖励丶福利;以及,开办蜀香居餐厅投资了6400元钱;还有平常的花费和送礼需要的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与花费相比,李哲这一个多月的盈利更加可观。

李哲这段时间的收入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蔬菜日产量的增多和水果蔬菜的增加,李哲每日的收入也是越来越高。另外,他还增加了便利店的收入。

李哲将这些收入林林总总地加起来:其中,365蔬菜店是从1月16日开始试营业,当天的销售额就高达2680外汇券。

其中的销售额虽然高,但反季节蔬菜和进口牛排几乎不赚钱,而这两者加起来差不多达到了销售额的一半,真正赚钱的是另一半商品。

过年期间,反季节蔬菜量增加了不少,很多商品也取消了打折优惠福利,销售额已经将近四千元外汇券,每天的毛利能达到400外汇券左右。

李哲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大棚蔬菜。因为蔬菜种植的时间不同,不同的品种成熟时间也不同,所以蔬菜的收益每隔几天都会有变动。现在,蔬菜大棚的日产量高达七百斤,每日人民币收入超过两千元,外汇券收入更是反超人民币,达到了两千五百元外汇券。

李哲将之前的存款和收入加在一起,扣除了之前的消费,目前手里的存款是:人民币现金11400元,外汇券90039元。

这些钱看着不少,其实李哲还欠了信用社十一万两千元的贷款。不过,这笔贷款属于无息贷款,李哲也不着急还。

手里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琢磨一下罐头出口的生意。

李哲叔叔就在罐头厂工作,他想晚上去拜访叔叔,打听一下罐头的市场行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