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4章(1 / 1)

看着男人一脸茫然的神色,许一山想了想后说道:哥,你板手指头,我再说一遍。

男人果真板着手指头,等着他往下说。

第一,读书不要钱。

男人扳下一个手指头。

第二,读书等于就业。

男人嗯了一声,又扳下去一个手指头。

第三,如果孩子想继续深造,照样有升学的途径。许一山三点说完,笑眯眯看着男人道:哥,这下你清楚了吧对了,第一点我补充一下,不但读书不要钱,订单企业还会按月发放生活补贴。

男人惊喜地瞪大眼道:一山,你没哄哥吧还有这样的好事

许一山微笑道:哥,你觉得我会哄你吗

男人显然有些激动,他喃喃道:读大学不就是想今后找个工作吗不用像我这样,一辈子在泥巴里刨食啊。

他抬起头,定定地看着许一山道:一山,我不是不信你。我就在想,你们不是说,今后我们看病都不要钱了吗说实话啊,大家眼睛都等穿了,也没见着看病不要钱这样的好事落地啊。所以我想,刚才你说的读书不要钱,还有工作,是不是也落不了地

许一山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痛,男人这句话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最敏感的一根神经。

是啊,全民医疗免费的话早就说出去了,可只见打雷,没见着下雨。这让期盼政策的老百姓望眼欲穿,他们的希望被现实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了啊。

哥,看病不要钱这个事,早晚会落实。因为情况复杂,可能需要等一段时间。但我说的职业教育培训这一块,我敢保证,我说的,一个字都不差。

你的意思,让你侄儿去读职业学校

许一山认真点头。

男人意味深长哦了一声,他坐了一会,然后不顾许一山热情挽留,坚决告辞走了。

男人一走,陈晓琪便埋怨道:你看看你,把人气跑了吧

许一山苦笑道:他要走,我能有什么办法

这下,你在许家村的名声会臭了。陈晓琪幸灾乐祸说道:你啊你,这点小事,你随便吩咐一个人就能办得了的事,你偏偏怂恿人家孩子去读职业学校。你不知道吗职业学校的名声很差啊。

许一山心情沉重说道:小琪啊,我虽然是个市委书记,确实也能把孩子送进任何一所中学读书。但是你考虑过没有,不是我怕被人指责利用职权办事,而是我考虑到,他家孩子即便读了最好的高中,未必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你想想啊,只有基础不扎实的人,才会临场发挥失败啊。

陈晓琪小声说道:那怎么办啊老乡都生气跑了。

许一山只能一笑了之。

不过,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主意。他当即通知办公室,让他们立即通知市政府英市长、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以及市教育局全体领导班子,下午在市委一号会议室开会。

安排完毕,他亲自给徐斌打了一个电话,徐总,下午有个会,我想邀请你参加。

徐斌笑呵呵道:你们领导干部开会,邀请我一个民间人士干嘛啊

事关衡江集团未来产业工人的问题,你不会没兴趣吧

好嘛,我准时到。

下午两点半,市委一号会议室里已经济济一堂。

没人知道今天这个会的主题是什么,这个临时由书记许一山发起来的会议,从参会人员的身份来看,一定事关教育。

许一山带着徐斌进入会议室时,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许一山刚坐下,旁边的英朝晖便压低声问他:老许,这是个什么会

许一山笑了笑道:当然是教育方面的会。

市教育局长汇报了全市教育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各类在校生达十万人,不包含坐落在衡岳市的高校学生。其中,小学教育在校生约五万人,初中在校生接近四万多人。

高中阶段在校生不足一万人。

全市教师工资做到了全额发放,福利及相关补贴也做到了应有尽有,应有尽发。全市教师工作积极性很高,各项教学指标都达标。

总体而,全市教育系统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许一山一边听汇报,一边在笔记本上记着教育局长的发重点。

在汇报结束后,他突然问了一句,全局长,刚才职业教育这一块怎么没有数据

教育局全局长的脸一下红了,他讪讪道:我们的职业教育办得不太成功。在校生不到三千人,还包含七县五区在内。

原因在哪

全局长迟疑了一下,小声说道:主要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认为读职业学校没有前途。

你们在职业教育这块的投入,有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地方

全局长紧张起来了,他的脸开始变得赤红,额头上冒出来了一层细密的汗。

报告许书记,我们教育系统要检讨。我承认,在职业教育这一块投入确实存在不足的问题。原因在于大家一致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教育重点。

什么是重点许一山的眉头皱了起来,难道是考了几个重点大学学生,就是教育重点

全局长没敢争辩了。毕竟,这是公开的事实。一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成功,主要指标就在于每年考取的重点大学学生人数。

会议室静穆无声。此刻,参会人员心里都明白了过来,许一山的目光不知啥时候盯上了职业教育这一块了。

就在大家都等着书记雷霆万钧的责难时,许一山缓缓叹了口气道:同志们,我们还不到搞精英教育的时候啊!

全局长连忙说道:是是,我一定遵照许书记的指示,马上调整工作目标。

许一山突然将头转向坐在身边的徐斌,笑吟吟道:徐总,你来讲几句

开会之前一小时,徐斌已经到了许一山的办公室。

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徐斌被许一山描绘的蓝图打动了他的心。

许一山建议,衡江集团与市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对入学学生采用订单式教学方式。所有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办理入学手续的同时,与衡江集团签订一份就业合同。

合同规定,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就已经纳入企业管理名单中。企业负担学生就读期间学习与生活费用,并适当予以补贴。毕业后,进入衡江集团就业。

当然,衡岳市按比例投入相应资金解决办学中存在的困难。

此举,将彻底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问题。而且,接受过系统学习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在企业很快上手,省去企业培养员工的一笔巨大支出。

徐斌一开口,会议室里便出现了骚动。

,请下载好阅

,请下载好阅

阅读最新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