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文学院解析文心雕龙出圈了(2 / 2)

徐若年话还没说完,张教授的声音从讲台传来:"苏同学?"

她歉意地对徐若年点点头,快步走向讲台。

教授正在整理讲义,头也不抬地说:"全国青年文学论坛下个月在杭州举办,有个古典文论与现代创作的研讨单元。"他递来一张宣传单,"我认为你可以代表a大参加。"

苏晚晴接过宣传单,手指微微发抖——这个论坛的评委中有她最崇敬的文学评论家王晓鹰。

"谢谢教授!"她声音因兴奋而轻颤,"我一定认真准备。"

张教授难得地笑了笑:"好好发挥。对了,"他状似随意地补充,"王晓鹰教授今年受邀临时担任我校文学院特聘教授,会参与保研面试,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下他的招生要求,对想要考研的同学都有好处。"

这个暗示再明显不过。苏晚晴心跳加速,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直通理想学府的康庄大道。

走出教室,林小满立刻扑上来:"晴宝!你要出名了!张老头从没这么夸过谁!"她晃着手机,"我都录下来了,这就发个朋友圈"

"别!"苏晚晴慌忙去抢,却见林小满已经眼疾手快地点击了发送。

"搞定!"林小满坏笑,"配文'我家才女又发光了!!!'"

苏晚晴羞恼地去掐她脖子:"林小满!你给我低调一点!"

两人笑闹着走向图书馆,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她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晚晴的心情如同这明媚的天气,学术上的肯定让她脚步轻快,连带难缠的顾沉舟也变得不那么难以面对了。

在图书馆门口,她突然停下脚步:"小满,你说...顾沉舟会看到视频吗?"

林小满夸张地翻了个白眼:"废话!他有我微信,你等着吧,我赌五毛,他不用一会会就知道了,还会把你在大课上的视频盘包浆!"

苏晚晴咬着下唇,心里涌起一丝尴尬。她想起刚才分析"神与物游"时脑海中浮现的顾沉舟的身影——那个男人不知何时起,已经成为她创作灵感的一部分。

中午的阳光透过食堂玻璃窗洒进来,苏晚晴正机械地往嘴里塞着米饭,对面突然落下一道阴影。

"学妹,下午别忘了来经管院听课。"徐学长端着餐盘坐下,笑容温和,"今天讲风投案例分析,不知道对你的新书有没有帮助。"

苏晚晴筷子一顿。她今天确实要去蹭课的,

"啊...好。"她轻松的露出笑容。

林小满在桌下踢了她一脚,挤眉弄眼:"听说经管院今天要分析一个超厉害的风投案例,据说是某位业界大佬的经典操作~"

“那咱们去蹭课能带奶茶去吗?”苏晚晴开玩笑道。

下午,经管院的阶梯教室比上午文学院的大课还要拥挤。苏晚晴和林小满跟着徐学长挤到中间位置时,投影仪上已经显示出一行醒目的标题:

《风险投资中的危机应对:从"蔚蓝海洋"项目看决策魄力》

讲台上他们不认识的教授正在授课:

"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去年风投圈最经典的逆转案例。"教授推了推眼镜,"由沉舟资本创始人顾沉舟操盘的'蔚蓝海洋'项目。"

苏晚晴手里的笔啪嗒掉在桌上。

"卧槽!"林小满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是你家顾大哥!"

徐学长惊讶地看过来:"苏学妹认识顾总?"

"不熟!"苏晚晴声音陡然拔高,引得前排几个同学回头。她赶紧低头假装捡笔,心跳如擂鼓。

教授继续讲解:"项目初期,蔚蓝海洋面临核心技术泄露危机,竞争对手以两倍估值挖走核心团队。当时所有投资人都建议撤资..."

投影切换到一份签满红手印的联名信,唯独最下方有个凌厉的黑色签名——"顾沉舟",后面跟着力透纸背的四个字:"继续加注"。

"顾沉舟力排众议,不仅没有撤资,反而追加三千万。"教授敲了敲黑板,"他亲自飞往德国,用两周时间说服了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天才少年团队加盟..."

幻灯片切换到一份德文合同,签名处的墨水晕染开,仿佛能看见当时谈判的紧张。

"三个月后,蔚蓝海洋突破技术瓶颈,估值翻十倍。那些当初联名反对的投资人..."教授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现在都无比后悔。。"

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声。有女生小声议论:"顾沉舟本人比照片还帅...""听说他单身?""别想了,这种男人眼光肯定高得上天..."

苏晚晴如坐针毡。她从来不知道顾沉舟的工作是这样的——杀伐决断,力挽狂澜。那个会在深夜闯入她家"威胁"她的男人,在商场上竟是如此令人仰望的存在。

下课后,苏晚晴有点神不守舍,路过讲台的时候听到教授感慨道,"如果能请到顾总来演讲...绝对是我们经管院今年最好的招生噱头。"

徐学长突然转头:"苏学妹,你不是认识顾总吗?能不能..."

"她说了不熟!"林小满抢先回答,却靠近苏晚晴耳边,用气音说:"晴宝!你捡到宝了知不知道!"

苏晚晴盯着幻灯片上那个熟悉的签名,思绪飘回昨晚——他捏着她下巴说"你很好"时的眼神,和这份合同上如出一辙的强势。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