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摊丁入亩(2 / 2)

(这就是祖龙的霸气……横扫***,睥睨天下!)

(他不在乎豪强反扑,不在乎阻力重重,他只信手中之剑,只信老秦人的铁血!)

方铭深吸一口气,胸中热血翻涌,当即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铿锵如铁:

"陛下既信臣,臣必不负所托!"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一字一顿:

"最多三年,臣会让蓝田——变成世人看不懂的存在!"

嬴政盯着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好,朕等着看。"

方铭并未立即告退,而是略一沉吟,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讲。"

"变法需钱粮支撑,臣请拨一笔启动之资。"

嬴政眉峰微挑:"要多少?"

方铭沉声道:"百万贯。"

这个数字一出,连侍立一旁的赵高都忍不住眼皮一跳。百万贯,足以供养一支万人精锐整整一年!

然而,嬴政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挥手:"准了。"

他看向赵高:"从朕的内库拨付,三日内送至蓝田县衙。"

赵高躬身:"诺。"

嬴政重新坐回王座,指尖轻敲案几:"方铭,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方铭肃然:"臣,万死不辞。"

嬴政不再多言,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方铭深深一礼,转身离去。走出章台宫时,外面暴雨已停,天光破云,映照出咸阳宫巍峨的轮廓。

(三年……)

(我要让蓝田,成为大秦未来的缩影!)

随后的时间里,嬴政并没有再对方铭询问蓝田的事情,而是跟方铭随意的聊着天。

"听闻你师出鬼谷?"

方铭原本肃立的身姿微微放松,语气也自然了几分:"回陛下,臣确实曾在鬼谷门下求学,不过学的是文道,而非纵横之术。"

嬴政眉梢微挑:"哦?那鬼谷子可曾教你些有趣的东西?"

方铭笑了笑:"师父他老人家最爱讲些稀奇古怪的道理,比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话一出口,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说漏了嘴——这可是孟子的话,在秦国的法家氛围里,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然而,嬴政并未动怒,反而露出一丝兴味:"鬼谷子倒是敢说。"

方铭松了口气,心中暗想:(看来嬴政对鬼谷一脉还是颇为敬重的,幸好幸好……)

聊开了之后,方铭骨子里的现代人思维逐渐占据上风,言辞间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随性。

"陛下,您知道吗?臣在鬼谷的时候发明过一种叫做“水车”的东西能自动引水灌溉,比人力省事多了!”

哦?"嬴政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方铭眼睛一亮,当即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就是架个大轮子,靠水流推动,轮子上绑着竹筒,水就被带上来了!若是能在关中推广,农事效率至少能翻一倍!"

嬴政若有所思:"有点意思。"

方铭越说越起劲,又扯到自己在鬼谷时研究的"杠杆原理",甚至还用茶盏和竹简在案几上摆了个简易模型,演示如何"四两拨千斤"。

嬴政看着这个突然变得话多的少年县令,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有趣,朝中大臣见了朕,不是战战兢兢,就是阿谀奉承,倒是这小子,聊起这些奇技淫巧,反倒放得开。)

不知不觉,日影已近正午。赵高悄声提醒:"陛下,该用膳了。"

嬴政看向方铭:"留下用膳吧。"

方铭这才惊觉自己竟然在皇帝面前滔滔不绝讲了小半个时辰,连忙收敛神色,拱手道:"谢陛下厚爱,但臣打算马上就要便启程赴任,行装尚未收拾妥当……"

嬴政略一沉吟,倒也没强求:"既如此,朕让赵高送你回府。"

方铭受宠若惊:"这如何使得……"

"无妨。"嬴政挥了挥手,"赵高,备车。"

出了章台宫,赵高亲自引路。宫道两旁,侍卫们看到中车府令竟为一个少年县令引路,无不暗自咋舌。

"方大人深得陛下青睐啊。"赵高笑眯眯地说道,声音轻柔如蛇信。

方铭笑了笑:"蒙陛下错爱。"

(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个狠角色,得小心应对……)

晨光斜照,将二人的影子拉得修长。赵高步履轻缓,脸上始终挂着那抹似有似无的微笑。

方铭侧目看了他一眼,忽然开口:

"赵大人深得陛下器重,连内库调拨之事都交由您经手,实在令人钦佩。"

赵高闻言,脚步微微一顿,随即笑意更深,声音却压低了几分:"方县令言重了。陛下天威浩荡,奴婢不过是尽忠职守,岂敢辜负信任?"

他说话时微微躬身,姿态恭敬至极,仿佛"嬴政"二字一出口,便需以最谦卑的姿态应对。

方铭目光微动。(此人表面恭顺,但历史上可是祸乱秦廷的巨奸……眼下虽看不出端倪,但不可不防。)

赵高似未察觉他的审视,转而笑道:"倒是方县令,年少有为,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

他袖手而行,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

"蓝田虽小,却是陛下钦点的'变法之始'。他日方县令若成大业,莫忘了提携奴婢一二。"

方铭心中一凛。(这话听着恭敬,却暗藏试探……)

他面上不显,只拱手一笑:

"赵大人说笑了。在下初入仕途,还需您多多指点。"

二人行至宫门,赵高驻足,微微颔首:"就送方县令到此了。三日内,百万贯钱粮必送至蓝田县衙。"

方铭郑重还礼:"有劳赵大人。"

出了宫门,并没有发现盖聂,于是方铭也乐的悠闲,自己晃晃悠悠的往府邸走去,路过集市的时候顺道把午饭也解决了。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秦朝的伙食要比历史上的秦朝好的多的多。竟然都有煎炒烹炸这类的技术了!要知道,历史上的秦朝可绝大多数都是吃的煮菜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