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攻楚(1 / 2)
('翌日清晨,咸阳宫大殿之上,晨曦微露,群臣肃立。
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玄色冕服庄重威严,目光缓缓扫过殿中文武百官。他手中握着昨夜批阅的军报,沉声道:
"楚国屡犯边境,傲慢无礼,朕意已决——伐楚!"
话音一落,殿中众臣神色各异。王翦眉头微皱,蒙恬目光凝重,李信则挺直腰背,眼中闪烁着战意。
这时,丞相李斯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圣明。楚国自恃地大物博,屡次挑衅我大秦威严,此时出兵正合天时。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击之,以震慑六国余孽。"
李斯话音刚落,博士淳于越立即出列反驳。作为扶苏的老师,他素来主张仁政:"陛下,臣以为不妥。连年征战,百姓疲敝。不如先休养生息,国力更盛时再图楚国不迟。"
廷尉姚贾见状,立即帮腔李斯:"淳于博士此言差矣!正因楚国见我大秦日益强生,才急于挑衅。若不及时惩戒,何以立威?"
淳于越正欲再辩,治粟内史却出列道:"陛下,臣近日核算国库,国库充足。此时出兵,后勤无忧。"
嬴政目光在众臣之间游移,最后落在武将行列:"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李信当即出列,抱拳高声道:"末将愿往!"
嬴政目光如炬:"李信,若让你统兵伐楚,需多少兵马?"
李信毫不犹豫:"二十万足矣!"
王翦再也按捺不住,出列道:"陛下,楚地广兵强,项燕老谋深算,非六十万大军不可轻取!"
李斯立即附和:"王将军老成持重,但未免太过谨慎。李将军年轻有为,此前战功赫赫,二十万精兵足矣。"
淳于越再次进谏:"陛下!用兵之道,宁可持重。王将军经验丰富,其言当慎思啊!"
嬴政抬手制止了争论,目光深邃:"李信,朕予你二十万大军。王翦,你既主张持重,便留守咸阳,随时策应。"
退朝后,淳于越追上王翦,忧心忡忡:"王将军,此事..."
王翦摇头叹息:"但愿李信能创造奇迹吧。"
就此,在这个朝会上,攻楚的决定就此定下。
而远在蓝田的方铭,也收到了消息。
蓝田县衙的后院里,方铭独自坐在石阶上,手中攥着刚从咸阳传来的军报竹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紧锁的眉头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大人,新制的水车已经调试好了,您要不要......"小吏兴冲冲地跑来禀报,却在看到方铭神色时戛然而止。
方铭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竹简上"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几个字刺得他眼睛发疼。他清楚地记得史书上记载的这场大败——项燕诱敌深入,楚军以逸待劳,二十万秦军尸骨无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