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别国动向(2 / 2)
酒过三巡,荆轲将酒壶往案上一放,眼中醉意微醺,却仍透着清醒。他微微前倾身子,笑道:“殿下,既然事已定下,总该告诉我,这‘计划’究竟如何执行?”
太子丹深吸一口气,目光沉凝:“秦王暴虐,六国危在旦夕,唯有使其胆寒,方能暂缓秦军东进之势。”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欲遣一勇士,携重礼入秦,假意献地求和,近身秦王之时——”
“——一击毙命。”荆轲接上他的话,嘴角扬起一抹懒散的笑意,仿佛只是在谈论明日的酒宴。
太子丹凝视着他:“正是。此计凶险,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荆轲哈哈一笑,仰头又灌了一口酒,抬手抹去唇边酒渍:“凶险才有趣,不是吗?”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不过,秦王身边高手如云,单凭一柄寻常兵刃,恐怕难以近身。”
太子丹点头,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只狭长的木匣,匣身漆黑,隐隐透着寒意。他郑重地将其推向荆轲:“此物,可助你一臂之力。”
荆轲挑眉,伸手掀开木匣。
一柄短剑静静躺在其中,剑身细窄,通体如霜,刃口寒光流转,似有鱼鳞般的暗纹隐现。剑柄古朴,缠着暗红色的丝绳,握在手中,竟隐隐传来一股肃杀之意。
“鱼肠剑?”荆轲眸光微动,指尖轻抚剑身,感受着那股凛冽的锋芒。
太子丹沉声道:“相传此剑乃上古神兵,锋利无匹,可破金甲。昔日专诸刺吴王僚,便是以此剑藏于鱼腹,一击穿心。”他顿了顿,“今日,我将它赠予你。”
荆轲握紧剑柄,短剑在他手中轻颤,仿佛与他心意相通。他忽而一笑,手腕一翻,剑光如电,在烛火下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
“好剑!”他赞叹一声,随即收剑入鞘,抬头看向太子丹,眼中再无半点醉意,“有此利器,秦王纵有千军万马护持,我亦敢一试。”
太子丹的目光沉静如水,缓缓说道:"此行凶险,若无足够份量的‘礼’,恐怕难以近得秦王十步之内。"
荆轲斜倚在案边,指尖轻轻敲击着酒壶,笑道:"哦?殿下准备了什么厚礼,能让那虎狼之君放下戒备?"
太子丹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羊皮地图,缓缓展开。图上山水城池勾勒精细,尤其标注了一处要地——督亢。
"这是燕国最富庶的督亢之地,"太子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秦国若得此地,可养十万铁骑。"
荆轲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献地求和?妙计。"
太子丹又从案下取出一个黑漆木匣,匣身阴冷,隐隐透着血腥气。他深吸一口气,将木匣打开——
一颗人头静静地躺在其中,面容惨白,双目紧闭,脖颈处的断口已经发黑。
"这是......"荆轲眉头微皱。
"樊於期。"太子丹声音低沉,"秦国叛将,秦王悬赏千金、封万户侯也要取他性命的人头。"
荆轲先是一怔,随即大笑出声:"好!好一个‘礼重情义更重’!"他的笑声中带着几分狂放,"献上叛将首级,再割让膏腴之地,这般诚意,饶是嬴政多疑,也必会亲自接见!"
太子丹深深一揖:“燕国存亡,系于荆兄一身。”
荆轲摆了摆手,笑道:“殿下不必如此。”他站起身,将鱼肠剑收入怀中,语气轻松,“待我功成,再与殿下痛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