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半年的总结(1 / 2)
('时间一眨眼就又过去了半年。到了寒冬腊月的时节。
在这半年里,其实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咸阳城最轰动的大事莫过于王翦大军凯旋。那日城门大开,旌旗蔽空,得胜归来的将士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咸阳街道。百姓们夹道欢呼,孩童们追着军阵奔跑,争相触摸那些闪亮的兵戈。嬴政亲率百官在章台宫前相迎,赐下无数封赏。
方铭站在观礼的人群中,看到王翦身后的王贲已经褪去了初见时的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只是当这位小将军发现方铭时,还是忍不住挤眉弄眼地做了个鬼脸。
庆功宴后,王贲特意找到方铭:"老方,我爹不让我去蓝田了。"他挠挠头,"说要我单独带兵。"
"好事啊。"方铭拍拍他的肩膀,"正好试试咱们那套训练方法。"
王贲却神秘兮兮地凑近:"你那本《训练手册》我都翻烂了,还有没有更厉害的?"他眨巴着眼睛,"比如...那种能以一当十的精锐?"
方铭被他逗笑了,提笔写了本《特种部队训练指南》。王贲接过竹简时,眼睛亮得像是得了什么稀世珍宝。
第二件大事,便是方铭的将作监身份,现在蓝田至咸阳一带全部都大兴土木。
短短半年光景,沿着官道两侧已经绵延出一里多长的工坊区。隆冬时节,这里却依旧热火朝天,打铁声、锯木声日夜不息,通红的炉火将飘落的雪花都映成了橘红色。
随着军工坊的完善,新式装备开始陆续列装秦军:百炼钢剑更加锋利耐用,折叠式的云梯让攻城变得轻松许多,而最受欢迎的还是那种可以连续发射的连弩。不过换装终究需要时间,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
唯一让方铭遗憾的是蒸汽机的研发依然举步维艰。"没有橡胶做密封,这蒸汽都从缝里跑光了。"他对着漏气的铜制气缸直摇头。
"此物名为橡胶,可防水防漏,若能寻得,大秦的机关术将更上一层楼。"方铭信誓旦旦地保证。公输墨以及公输仇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没说什么。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公输墨的协助下,水泥终于研制成功,公输墨到底不负天才之名,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了上百次配方,最终烧制出了符合要求的"秦泥"。方铭还记得那天,公输墨捧着第一块合格的水泥砖又哭又笑的样子。
"有了这个,修城墙、筑道路就快多了。"方铭踩着新铺的水泥路面,对扶苏解释道。少年公子蹲下身,好奇地戳着尚未完全凝固的路面,在表面留下一个小小的指印。
第三件事,是方铭卸下了蓝田县令的职务。
九月初九那日,方铭将县令印信郑重地交到了李柒手中。这个曾经的羽林卫统领,如今已完全褪去了军旅气息,眉宇间多了几分治理一方的沉稳。
"按我之前定的章程来就行。"方铭拍了拍李柒的肩膀,指着县衙墙上挂着的《蓝田新政十二条》,"遇到难处,随时来咸阳寻我。"
李柒捧着印信,望着县衙外熙熙攘攘的街市——如今的蓝田早已今非昔比,孩童之间相互嬉戏打闹,田间随处可见新式农具的身影。百姓们听说方铭要离开,自发聚集在县衙外,有人捧着新收的稻谷,有人提着自家酿的米酒。
"大人,这..."李柒看着门外的百姓,有些无措。
方铭却笑着摇头:"现在你才是县令。"他压低声音,"记住,判案时要多看证据,少用刑讯;收税时要留足口粮;遇到灾年,先开仓后上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