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当老师的方铭(1 / 2)

('格物轩内,上百名儒家弟子端坐席间,目光齐刷刷地望向站在讲席前的方铭。窗外竹影婆娑,微风拂过,却吹不散堂内凝滞的气氛。

方铭清了清嗓子,露出一丝略显局促的笑容:"说实话,我这辈子还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课。"他摊了摊手,"所以……如果讲得不好,诸位多包涵。"

堂下传来几声轻笑,气氛稍稍缓和。

方铭环视众人,忽然问道:"在座诸位,有多少人是六国旧民?"

一瞬间,整个格物轩鸦雀无声。

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开口。坐在前排的公孙子明脸色发白,手中的竹简"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就连站在角落的张良,折扇也微微一顿。

方铭仿佛没注意到众人的异样,继续道:"或者说……诸位对秦灭六国,有何看法?"

堂下依旧死寂。

终于,一名年长的弟子硬着头皮起身,声音发颤:"方、方先生,此问……恐怕不妥。"

方铭故作惊讶:"哦?为何不妥?"

那弟子额头渗出冷汗:"秦法严苛,妄议国事者……"

"——当诛。"方铭接上他的话,语气平静得可怕。

整个格物轩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良的折扇"唰"地合上:"方先生此问,是想考校弟子们对'大一统'的理解?"

方铭看向张良,微微一笑:"张先生觉得呢?"

张良目光深邃:"《春秋》言'大一统',儒家讲'天下归仁'。六国纷争百年,百姓苦不堪言。秦虽以武力统一,但若能以仁义治之,未必不是天下之福。"

方铭点头:"说得好。"他忽然提高声音,"那在座诸位,可有不同见解?"

依旧无人应答。

方铭继续道:“其实,在我看来,六国也好,秦国统一也罢,谁对谁错,要交给天下百姓来评说,而不是所谓的皇族、王族、贵族他们来说。”

"方先生此言差矣。"一名锦衣弟子终于忍不住开口,他腰间的玉佩成色极佳,显然出身不凡,"若无贵族维系礼法,百姓何以知廉耻?若无君王统御四方,天下何以定纲常?"

"说得好!"另一名弟子附和,"六国旧制延续数百年,自有其道理。秦法虽严,但若一味压制贵族,迟早生乱。"

方铭静静听完,忽然问道:"在座诸位,可有人曾亲身耕种过?"

堂下一片寂静。

"可有人见过饥民易子而食?"

弟子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方铭走到窗前,指着远处雨幕中隐约可见的桑海城:"那边有个集市,每日清晨都有农户挑着菜蔬来卖。诸位可知道,他们一担粮食要交几成赋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