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来到工坊(2 / 2)

方铭从架子上取下一对琉璃杯:"大师请看,这是新研制的'透影璃'。"杯子在阳光下竟能清晰映出手指纹理,比最上等的铜镜还要透亮。

"其实配方并不复杂。"方铭带众人来到原料区,指着各色矿石,"主要就是石英砂、石灰石和纯碱。关键是这口熔炉——"他轻拍身旁的圆拱形炉灶,"能持续保持一千二百度高温,是公输家帮忙改良的。"

班大师听到"公输家"三个字,胡子本能地翘了翘,但马上又被炉前的操作吸引——工匠正将一小包白色粉末撒入熔液,琉璃瞬间变得清澈如水。

"这是何物?"

"芒硝,去杂质用的。"方铭笑着揭开另一个秘密,"其实最难的是控制冷却速度。我们挖了地下窖室,用井水调节温度。

展示架上,各式成品琳琅满目:有雕着细密花纹的琉璃盏,有镶嵌金丝的琉璃屏风,甚至还有栩栩如生的琉璃花卉。

"西域国上月派使者来,用三十车稻谷换了一套琉璃酒器。"方铭指着角落里正在打包的货箱,"那些是要运往西域的。"

大铁锤突然指着墙上一幅地图惊呼:"这些红点难道是..."

"对,都是订购琉璃的各地。"方铭点头,"最远到夜郎国都有商队来采购。"

班大师的机关手轻轻抚过一尊正在雕刻的琉璃马,突然笑出声:"难怪燕丹那小子说,秦国现在富得流油。光这琉璃坊,怕是比燕国整年的赋税还多!"

从琉璃坊出来后,众人又来到了农具坊。

当方铭推开农具坊的大门时,一股混合着松木香与铁腥味的热浪扑面而来。班大师的眼睛瞬间调整焦距,将这座足有百丈长的工坊尽收眼底。

五条完整的生产线如同五条蛟龙,从原料区一直延伸到成品检验台。最左侧的锻铁区,十二座焦炭炉喷吐着蓝色火焰,赤膊的匠人们用铁钳夹着通红的铁块,在砧板上锤打出犁头的雏形。不同于传统铁匠铺的杂乱无章,这里每个锻台旁都立着标准模具,匠人每敲打三次就要将铁坯放入模具比对。

"这叫'三锻一校'。"方铭拾起一个刚成型的犁头,刃口在灯光下泛着青芒,"误差不超过一粒黍米。"

中间的木工区更令人称奇。二十台水力驱动的刨床发出整齐的"咔嗒"声,原木在这头送入,转眼间就变成光滑的辕杆从另一头滑出。班大师的机关手突然伸长,测量着刚加工好的辕木弧度:"这曲线...竟然分毫不差!"

最右侧的组装区摆放着十种不同的夹具。工匠们将锻好的犁头与刨光的辕木放入夹具,"咔哒"一声就完成精准对接。大铁锤瞪大眼睛看着一个少女工匠熟练地操作着机关——她只需转动三个手柄,就能同时完成钻孔、榫接和捆扎三道工序。

"这是公输家的'三连环扣'?"班大师的胡子翘了翘。

忽然,头顶传来滑轮转动的声响。众人抬头,只见完工的曲辕犁正通过悬空轨道自动运往库房。那轨道设计精妙,每到拐角处就有木质凸轮自动调整方向,完全不用人力干预。

库房外的景象更壮观。数百具打包好的曲辕犁正在装车,每具犁上都烙着"蓝田"二字。

班大师抚摸着辕杆上精细的防裂纹,突然问道:"这犁造价几何?"

"相当于普通农家半年的盐钱。"方铭从架上取下一本账册,"但朝廷补贴七成,实际要不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