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他身上的味道不对(2 / 2)
裴泾不吭声,只是抱着她坐到椅子里,把脸埋进她颈窝。
姚氏说的那些话针似的扎在他心上,那个时候她还那么小,还要惦记着他,连口饭都吃不饱。
心疼得快要炸开,指尖又开始发痒,想把姜家的人杀个干净,可他对她说过,她不喜欢他杀人,他便不杀了。
怀里的人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规矩,裴泾只能这样抱着,把翻涌的戾气和疼惜都压在怀抱里。
“没什么,就是出去太久,想你了。”
……
宫里议事时,裴泾照常到场。
朝臣们议论不休,或是奏报灾情或是争论漕运改革。
昭文帝听着听着,目光扫过裴泾。
他这几日都是靠窗坐着,却没带往日不离手的话本,单手撑着头心不在焉地盯着窗外,侧脸线条绷得很紧,任谁都看得出他心情极差。
正说着各州府春汛将至,需提前疏浚河道的事,几位大臣却为了谁牵头督办吵了起来。
大司农说将作监人手不足,该加派吏员,将作监却说各司职分已定,贸然插手反倒添乱。
一时间争执不下,连具体该先疏通哪几条主干流都没个定论。
昭文帝被吵得脑仁疼,扬声问:“昭宁王怎么看?”
众人都停了,齐刷刷望向窗边。
其实早有大臣向想问裴泾意见了,只是碍于他脸色不好,不敢轻易去惹他。
裴泾闻言缓缓转头,眼神里还带着几分刚回神的茫然。
朝臣们以为他多半没在听,正准备再复述一遍,就见他开了口,语气十分平淡。
“淮水支流淤塞最甚,去年秋汛已冲垮三处堤岸,该让将作监领五千徒卒去请淤,限三月内完工。尚书台从吏员里挑三个懂水利的,划归将作监调遣,既不越权,又能补缺口。”
他语速不快,却把人力、时限、调配人手说得一清二楚,连淮水去年溃堤的位置都报了出来。
殿内静了片刻,再看裴泾的眼神又不一样。
可惜啊,可惜,疯病能治,总有好转的可能,偏他不是皇上名正言顺的儿子,终究与那至尊之位无缘。
散朝后,昭文帝把裴泾留下来。
“你这几日怎么总是这副模样?莫不是跟家里的闹了不愉快?”
裴泾垂着眼,声音平平,“臣疼她都来不及,哪里会跟她闹不愉快,她也黏我,会让着我不跟我吵。”
昭文帝噎了噎,他就不该提这茬,听的他牙酸。
他赶紧转移话题,“罢了,不说这个,这些日子朝议,你虽心不在焉,里头的关窍却拎得清,可见不是真的懈怠。朕想着给你补个实职,你可有想去的去处?”
裴泾没犹豫,直接拒绝,“哪里都不想去。”
昭文帝又噎了一下,知道他的性子,也懒得再劝,摆了摆手说:“罢了,你去吧。”
裴泾行礼告退,身影消失在殿外。
昭文帝望着那扇门,叹了口气道:“朕这些个儿子里,论资质,还是他最好。”
孟元德在旁伺候,闻言道:“既如此,皇上怎么还叹气呢?”
昭文帝怅然道:“可你瞧他那性子,哪里像是肯诚心辅佐老大的样子。”
孟元德脸上是惯常的恭顺,袖下的手却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他伺候皇上多年,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即便昭宁王资质上佳,即便大皇子前阵子才因铁山坊一事触了圣怒,皇上心里的天平还是偏向并不出挑的大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