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朕的小十九,定然是上天赐予大秦的无价之宝!(1 / 2)

('他心中猛然一惊,一个看似荒诞却又极有可能的想法,悄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肖燃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嬴政批阅堆积如山的奏章。

这个时代的奏章都是用竹简书写记录的。

每一卷竹简都相当沉重,而朝中各级官吏呈递上来的大量竹简堆积在一起,总重量足有数百斤之多。

始皇帝又是一位极其勤勉的君主,几乎每一份竹简他都会仔细审阅一番。

天色逐渐昏暗下来。

宦官点燃了宫灯和蜡烛,幽幽的烛火跳跃着,昏黄的光线将宽大的御案照亮。

始皇帝那张轮廓分明、充满坚毅之色的脸庞,在烛光映照下仿佛蕴含着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过了一会儿。

始皇帝放下了手中的一卷竹简,他伸手揉了揉眉心,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之色。

整个庞大帝国的运转都系于他一人之身,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足以让任何人感到身心俱疲。

他转过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肖燃,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微笑。

“是否觉得有些累了?”

肖燃摇了摇头,眼神中充满了认真。

“陛下都还未曾言累,臣又有什么资格说累呢?”

他可是亲眼看到嬴政端坐在此,处理这些政务已经整整一日了,其辛劳程度远非自己可比。

嬴政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如果朕现在说累了,你觉得累吗?”

繁琐的政务,冰冷的竹简,以及长期透支身体所带来的疲惫,使得他平日里并没有太多闲谈的兴致,沉默和严肃才是他一贯的表现。

但此刻,失散多年的小十九就在身边陪伴,他倒是忍不住想调侃几句,似乎连心中的疲惫感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肖燃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意,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好像……确实是感到有些累了。”

嬴政莞尔一笑,“那便先不急着回去,留在这里陪朕用完晚膳,再回去歇息吧……”

肖燃刚准备开口回应,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响起。

“陛下!”

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异常健硕的汉子,身上套着一件官袍,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若非从他身上的官袍可以判断出此人是文职官员,肖燃几乎要以为这壮实得像头熊的家伙是个武将!

嬴政语气平淡地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那黝黑的汉子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陛下,恐怕今年的百姓粮食收成要大幅减产了,估计会有很多百姓因此而遭殃啊。”

来者正是掌管全国钱粮赋税的治粟内史——公孙腾。

他乃是朝中有数的高级官员之一。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内史腾,具体是怎么回事?”

“今年的天气状况时好时坏,再加上旱灾、洪涝、虫害以及杂草滋生等问题,导致各地庄稼的收成情况极为糟糕。”

“如今许多地方的百姓,恐怕连应缴的田租都难以凑齐了……”公孙腾苦笑着解释道。

“以往年景,一亩地能收获个七八斗粮食便已算相当不错,今年恐怕连五斗都难以保证……”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忧虑。

公孙腾本是武将出身,当年韩国的覆灭便主要是出自他的手笔。

嬴政对他极为器重,因此公孙腾得以摇身一变,成为了掌管国家钱粮命脉的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的职责是管理全国的财政与粮食,权力可谓极大。

然而,公孙腾对此却感到颇为头疼;对他而言,无论是治理地方,还是攻城灭国,似乎都比掌握这关乎国计民生的一国钱粮大权要容易得多。

嬴政听完公孙腾的汇报,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没有想到,今年的农作物收成竟然会如此之低。

对于刚刚统一不久、百废待兴的大秦帝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严峻的局面。

嬴政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朕知道了……”

像这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还需召集朝中群臣共同商议对策,毕竟粮食乃是一国之根本。

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比担任治粟内史这个职位要简单得多。

公孙腾沉声说道:“陛下,若是任由此等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恐怕不仅是田租难以收缴,就连百姓们的基本生存都将成为严重问题。”

“尤其是关外地区的百姓,他们那里的土地本就相对贫瘠,收成不高,如今情况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家中人口若是稍多一些的,恐怕连饭都吃不起了。”

“即便是人口少一些的家庭,也免不了要挨饿……”

公孙腾所言句句属实,然而嬴政心中也感到有些无奈。

此类天灾***之事,自古以来,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天时。

以往历史上发生类似情况也并非少数,百姓因此而饿殍遍野,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就在他陷入沉思之际,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忽然在殿内响起。

“一亩地的收成能有七八斗便已算是不错,倘若能设法让亩产更高一些,那这些问题岂不是就能迎刃而解了?”

嬴政闻声一怔,立刻反应过来,这不正是他的小十九——肖燃的声音吗?

公孙腾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略显瘦削的少年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虽然从一进门时,他就已经注意到了肖燃的存在。

但他当时并未在意,只将肖燃当作了一个普通的宫中侍从。

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敢在这种君臣议事的严肃场合插话!

这在他看来,是十分失礼的行为。

不等公孙腾开口斥责,嬴政却已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子正,你对此有何想法?”

他对肖燃寄予了厚望,将其带在身边,本就存了悉心教导他处理政务、锻炼其能力的心思。

此刻见肖燃主动开口,他便想听听肖燃对于此事有何见解。

嬴政的态度让公孙腾心中猛地一惊。

他作为常伴嬴政左右的心腹重臣,对始皇帝陛下的性情可谓相当了解。

即便是对长公子扶苏,始皇帝陛下也从未展现过如此和颜悦色的态度。

这个少年究竟是何等身份?

听到始皇帝的问话,肖燃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陛下也知晓臣是出身于农家,自小便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惯了,对于务农之事,还算是略有些了解……”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中充满了慈爱之情。

肖燃继续说道:“臣方才在旁听时,忽然想到了一个或许对提高粮食产量有所帮助的方法……”

公孙腾和嬴政闻言均是一愣,都有些惊讶地看向肖燃。

公孙腾的心中更是升起了巨大的疑虑。

连整个国家都束手无策的难题,区区一个少年能有什么办法?莫非是想哗众取宠,故意在始皇帝面前吹嘘不成?

嬴政眼中则闪过一丝亮色,沉声说道:“子正,你继续说。”

肖燃点了点头,“如今在耕种田地时,百姓们会将一些人畜粪便施入田中,以此来增加土地的肥力。”

“得到大量粪便滋养的田地,其上庄稼的长势也确实会更加喜人……”

公孙腾在一旁连连点头,他自从担任治粟内史以来,对这些农事细节自然也有了不少了解。

这个少年所说的,确实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