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年少有为,社稷之幸!(1 / 2)

('叔姬微微一愣,仿佛想到了什么,白皙娇美的脸庞上露出一丝讶异。

“主人,您晋升爵位了?”

她在大秦生活已有段时日,对秦国施行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相当熟悉。

肖燃含笑颔首,“不错,陛下见到纸后龙颜大悦,便连晋我三级爵位,如今我已是公大夫。”

叔姬眼眸中满是震惊,红润的小嘴微微张开。

她跟随肖燃才过了多久?

肖燃竟已从一个普通少年,迅速攀升至第七级爵位。

这般晋升速度简直是前所未闻。

叔姬白嫩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晶亮的眼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敬佩。

“主人您真是太了不起了!”

唯有生活在大秦的人,才深知获取爵位之艰难。

不更以下的爵位已属珍贵,到了大夫这一层级,获取难度更是急剧增加。

况且如今六国已平,获取军功的机会大为减少,肖燃获得爵位的速度便更显得惊世骇俗。

肖燃闻言一怔,看了一眼娇俏动人的叔姬,微笑道。

“造纸并非我一人之功,其中亦有你的一份辛劳…”

他主要负责动口指挥,具体事务大都由叔姬操办。

叔姬摇了摇头,“奴婢不敢领功,此事换作任何其他人皆可完成,与奴婢自身并无太大关联。”

“而造纸术自始至终皆由主人指导,旁人是万万做不到的。”

肖燃无奈,这姑娘真是个实心眼。

他笑道:“我是主人,自然由我说了算;此事确有你的功劳,因此你也应得到奖赏…”

言罢,他取出一块杨木制成的小牌。

“喏,收下吧,这是给你的…”

叔姬愣住了,她呆呆地望着这块杨木牌。

“这是…?”

肖燃面带微笑地看着她。

“这是专属于你的身份凭证,验…”

始皇帝已免除了叔姬的隶妾身份,叔姬从此成为大秦的普通百姓,自然拥有了法定的身份证明,即“验”。

若要出城远行,还需向官府申领凭证“传”。

持有合法的验传,才算在大秦拥有正式“身份”,否则便只能算作无籍的黑户。

像叔姬这样的隶妾,原本是绝无可能获得验传的。

叔姬呆呆地说道:“主人,可是奴婢…”

她尚未完全反应过来,那副呆萌的神态让肖燃有些忍俊不禁。

他望着叔姬,目光温和。

“你已不再是隶妾了,大可不必再如此自称;从今往后,你便是大秦的子民。”

叔姬内心剧震,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肖燃将手中的验塞入叔姬掌心。

叔姬紧紧攥住那块杨木牌,她抬眼看向肖燃,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主人……”

她当然明白,自己一个区区隶妾不可能无缘无故获得赦免,除了肖燃之外,根本不会有人为她费心。

叔姬轻咬下唇,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主人再生之恩,奴婢没齿难忘。”

肖燃笑眯眯道:“其实我亦有私心,正有事需要你帮忙处理。”

叔姬神色认真,“奴婢愿为主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肖燃无奈道:“无需如此夸张,其实不过是以你的名义去经营一项生意罢了…”

他早已选定的代理人正是叔姬。

当前的大秦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像后世某些朝代那般低下;无论是与夫家和离,或是再行婚嫁,都是被允许的,并不会遭受歧视。

女子从事商业活动自然也是可行的,不过通常女性不会选择行商这种奔波劳累的活计,毕竟需要常年在外奔波。

叔姬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明白了过来。

“主人要经商?”

肖燃微笑道:“这造纸的买卖,与其让旁人去做,不如由我们自己掌握;我身份不便出面,便由你来主持,建立商号,再购入大批奴隶,我们要成为大秦首家经营造纸业务的商户…”

叔姬领会了肖燃的意图,恭敬地应道:

“遵命!”

五日之后。

叔姬已按照肖燃的指示,购置了大批奴隶。

凭借朝廷的暗中支持,各项筹备事宜进展迅速,没用多久便已全部落实。

很快,第一批生产出的白纸便涌入了咸阳城市场,立刻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嘶!此物竟然可以用来书写?”

“这便是…纸?”

“什么?!有了这东西,岂非可以完全取代竹简?”

“区区两钱便能购得十张白纸,实在是物美价廉!”

“不知是何方神圣所制,简直是巧夺天工!”

咸阳城内迅速掀起了一股抢购纸张的热潮。

而大秦的各级官吏们也纷纷开始改用纸张处理公务。

无论从哪个角度比较,竹简都远远不及白纸方便实用。

又过了三日。

王宫之中。

清晨时分。

天色尚未完全破晓。

“咦,陛下今日竟然起得这般早…”肖燃略带惊讶地望着端坐案前、正在批阅奏章的始皇帝。

嬴政面容略显倦色,但双眸却异常明亮,精神状态显得十分亢奋。

他轻轻拍了拍面前堆积如山的一叠纸质奏章。

“自从有了纸张之后,比起处理竹简不知便捷了多少倍;朕从昨晚开始批阅奏章直至现在,除了久坐之外,几乎感觉不到疲惫。”

嬴政的语气中充满了喜悦,天知道以往那动辄数百斤的竹简奏章是如何批阅过来的。

如今,处理政务的效率简直是天壤之别。

肖燃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他发明纸张的初衷是为了让事务处理更轻松便捷些,现在可倒好,始皇帝这位工作狂竟然因此彻夜不眠,批阅奏章批上了瘾?!

嬴政并未察觉肖燃面色的变化,兀自兴奋地说道:“以往一卷竹简能书写三五百字已属不易,如今一张白纸便可容纳数百字,然一卷竹简重达斤余,而三五张白纸却轻若鸿毛…”

“不仅朕批阅奏章更为便利,就连群臣上奏,亦可详尽叙述,不必再字斟句酌、惜墨如金;无论是在处理事务还是信息传递方面,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譬如那些酷爱读书之人,也无需再手捧沉重的数卷竹简,只需携带一本纸质典籍,便可随时随地轻松阅读,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也!”

说完,始皇帝的目光转向了肖燃。

这位自己最小的儿子,着实带给了他接连不断的巨大惊喜。

然而此刻的肖燃,脸色却相当难看。

嬴政心中微感诧异,这孩子是怎么回事?

他虽是大秦帝国威加四海的始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位父亲。

尤其随着年岁渐长,对于亲情的感触愈发深刻。

嬴政语气温和地问道:“孩子,你怎么了?”

肖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板一眼地回答:“臣为陛下感到高兴…”

嬴政无奈,肖燃脸上明明写满了不悦,还说什么为他高兴?

这话他若是信了才有鬼。

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子正面色似有忧虑,显是因某些事而心绪不畅;来时心情尚佳,莫非是因朕之故?”

肖燃语气生硬地回应:“不敢。”

嬴政笑了笑,这哪里像是臣子面对君王应有的态度,分明就是一个跟父亲闹别扭、又拉不下脸的孩子。

思及此处,他心头愈发柔软了几分。

扶苏、胡亥等儿子在他面前,要么是正直刚强,要么是畏惧逢迎,能像肖燃这般流露出真实情感的,却是一个也无。

嬴政目光慈祥,径直走到肖燃身旁。

“不敢?那便是有了。”

“因何事忽然心生郁愤?”

他伸手拍了拍肖燃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肖燃心中虽怨念颇深,但也还是顺从地坐了下来。

“现在可以对朕说说了吧…”

肖燃皱了皱眉头,在始皇帝温和目光的注视下,终究还是没能忍住:“陛下,应当知晓臣当初为何要费心去造纸…”

嬴政一愣,不禁回想起前些时日,王翦带着肖燃前来献纸的情景。

少年当时神情认真,直言不讳:

“臣见陛下常阅竹简至数百斤,不堪重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