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抽丝剥茧 瑾充媛智破迷局(1 / 2)

('慎刑司设在皇宫西北角,一处偏僻阴暗的院落。

这里常年不见阳光,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一股血腥和绝望的味道。寻常宫人,无不对此地敬而远之。

白若曦的软轿在慎刑司门前停下,掌事太监刘通闻讯,连忙带着几个小太监出来迎接,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奴才给瑾充媛娘娘请安,不知娘娘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娘娘恕罪。”刘通躬着身子,态度恭敬至极。他深知眼前这位主儿是陛下心尖上的人物,刚经历刺杀,圣眷正浓,万万得罪不起。

“刘公公不必多礼。”白若曦由琳琅扶着下了轿,目光淡淡扫过慎刑司阴森的门楣,“本宫今日前来,是想了解一下瑶光阁姜美人被害一案的进展。”

刘通闻言,面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如常,笑道:“回娘娘的话,此案正在加紧审理。目前来看,诸多证据都指向了瑶光阁的虞美人。丽贵妃娘娘也亲自下令,务必严查,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他特意点出丽贵妃,言下之意便是此事已有定论,不好更改。

白若曦像是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径直道:“本宫与虞美人有过几面之缘,深知其为人胆小怕事,断不会做出杀人害命这等穷凶极恶之事。其中恐怕另有隐情,还望刘公公明察秋毫,莫要冤枉了好人。”

刘通额上渗出些许冷汗,这瑾充媛果然是来者不善。他陪着笑道:“娘娘说的是,奴才们自然会详查,只是……只是如今人证物证俱在,虞美人她……她也无法自圆其说啊。”

“哦?是何人证,何物证?”白若曦不紧不慢地问。

刘通不敢隐瞒,便将那守夜小太监的证词和搜出的带血布条之事简略说了一遍。

白若曦听罢,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那小太监的证词,可曾仔细盘问过?他深夜不眠,在瑶光阁附近游荡,所为何事?他所见的虞美人,是何等装束,神色如何?那布条上的血迹,可曾验明是姜美人的?”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刘通有些发懵。他平日里审案,多是屈打成招,或是凭着上头的眼色行事,何曾这般细致过?

“这……奴才们正在审问虞美人,尚未顾及这些细节……”刘通支吾道。

“细节往往决定真相。”白若曦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刘公公,本宫想见见虞美人,也想看看那些所谓的证物。”

刘通面露难色:“娘娘,这……慎刑司乃污秽之地,怕是冲撞了娘娘。而且,案犯在审,按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白若曦打断他,“本宫只是想弄清真相,并非要干涉慎刑司办案。还是说,刘公公觉得本宫不配过问此事,又或者,这案子背后有什么见不得光的?”

这话就有些重了。刘通吓得连忙跪下:“奴才不敢!娘娘息怒!奴才这就去安排,只是牢房简陋,还请娘娘稍作等候,容奴才们略作清扫。”

“不必了,带本宫直接过去吧。”白若曦不想给他拖延和串供的机会。

刘通无法,只得亲自引着白若曦往关押虞美人的牢房走去。

慎刑司的牢房阴暗潮湿,散发着霉味。

虞美人被关在一间独立的囚室里,她蜷缩在角落的稻草堆上,发髻散乱,面色惨白,原本清秀的脸上布满了泪痕,见到白若曦进来,她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一丝微弱的希冀。

“瑾……娘娘……”虞美人声音沙哑,带着哭腔。

白若曦示意琳琅在门外等候,自己则走近了几步,目光温和地看着她:“虞美人,本宫问你,姜美人的死,当真与你无关?”

虞美人闻言,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拼命摇头:“与我无关!真的与我无关!我杀她干嘛呀,我连养心殿都不想去,我怎么可能去杀人?”

“那你昨夜子时左右,可曾去过姜美人的寝殿附近?”白若曦问道。

虞美人身子一颤,低下头,小声道:“我……我去过……但我只是路过……”

“路过?”白若曦追问,“深夜时分,你不在自己寝殿歇息,去姜美人那边做什么?”

虞美人咬着唇,脸上露出几分羞怯和慌乱,支吾了半晌,才低声道:“我……我养的那只小猫不见了,我担心它乱跑,便趁着夜深人静出去寻它……姜美人的宫殿外种着几株猫薄荷,我想着小猫许是闻着味儿去了那里……”

“那你可曾见到什么异常?或者,可有人看见你?”

虞美人努力回想了一下,摇头道:“我并未见到姜美人,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只是在回来的路上,好像……好像撞到了一个人,天太黑,我没看清是谁,只觉得那人身上有股淡淡的……淡淡的兰花香粉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