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章 小小,你骂过,这件事就结束啦!你不要告诉大哥(1 / 2)
('王小小去爬着山,爬到顶,一个猎物都没有。
下山看到贺瑾指挥军军又砍毛竹。
王小小好奇问“小瑾,你要这么多毛竹干什么?”
贺瑾:“把竹子改成竹片,在做成移动竹排,洗澡的时候,固定好,洗完澡撤掉竹排,就可以了,总比用油布洗澡好一些。”
守边岛的军官,回家的时间基本上是一半回家,一半留在团里,轮流值班。
明明就这么近的距离,这个岛能有多大。
中午,她和贺瑾去找人请教笋怎么样处理,看到一对年轻夫妻隔着铁丝网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王小小嘀咕:“牛郎织女。”
贺瑾:“姐,难道不是媳妇探监吗?”
王小小猛咳嗽。
这个熊孩子,明明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到他嘴巴里,这么毒舌。
王小小被贺瑾一句话噎得够呛,正想给他一个脑瓜崩,贺瑾却眼前一亮,朝着一位在院子里晒鱼鲞的大婶小跑过去。
只见他开口就是一串王小小完全听不懂的软侬软语,叽里呱啦,语速飞快。
那位李婶子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笑开了花,也用同样的方言热络地回应起来。
王小小站在一旁,看着两人你来我往,聊得眉飞色舞。
只能从他们的表情和手势猜测大概是在说竹笋。
过了好一会儿,贺瑾才心满意足地跑回来,脸上带着“搞定”的得意表情,手里还拿着两罐油焖笋。
“姐,问明白了!李婶子说,关键是两步:一要挑对时候,春笋和冬笋最好;二要会处理。挖回来的笋,剥壳切块,得用淘米水加把盐,煮开后再焖小半个钟头,这样才能把涩味和麻嘴的感觉彻底去掉。捞出来泡凉水,怎么煮都好吃。”
他顿了顿,继续复述道:“去了苦涩之后,想保存久点,省点煤,那就做油焖笋罐头。笋块和油、酱油、糖一起焖透了,趁热装进干净的玻璃瓶里,盖紧盖子,再上锅蒸上一炷香的时间。这样能存放大半年都不坏!她们这儿都拿它当凉菜吃,早上配粥配窝窝头,又省事又省火,好吃得很!”
王小小剥了一颗大白兔糖给他吃,又给他五颗。
贺瑾上次和军军偷糖,被发现后,好久没有糖吃了。
贺瑾问:“姐,我们去看望大伯和五伯后,接回花花他们还回族里吗?”
王小小有点心塞:“不大想回,还有五个姐姐哥哥不是我小弟,我比较害怕,他们万一每人有神经病缺点,我更怕二伯把他们推给我,让我处理他们的去处,眼不见为净。”
贺瑾一想到这个可能也后怕,再来一个正义猪猪怎么办?赶紧说:“姐,我们去完五伯,接回军军三人,我们就回二科吧!老丁叫我们准时归队。”
“小瑾,你说得真对,我们是学员,要准时归队。”
回到家里,看见十岁的王继军正带着一岁多点的王承在院子角落玩泥巴,两个人都弄得像个小泥猴。
王小小看到皱眉,觉得又脏又乱。
王雅倒是一点脾气也没有,只是笑着摇头:“这俩皮猴子,一会儿又得给他们洗澡。”
只见王继军一边搓着泥巴,一边像个小大人似的教王雅说:“小雅姑姑,这粘土湿度要想这样,捏成团,没有水更不会散。要这样的湿度才行。”他举起手里一团粘稠适中的泥巴给她看。
“还有,你捡来的那些柴火棍,太粗了,得弄成筷子那么细,不然和泥混不匀,晒干了也爱断。混合起来,做成砖头大小,晒干就行了!粘土气粗,柴火三成!”
王雅是一脸懵,下意识地回了一句:“啊?哦好,姑姑知道了。”
王小小补充一句:“粘土六成半,煤半成,柴火依旧三成。”
下午,花花按照贺瑾问来的法子,果然煮出了一锅清香扑鼻、毫无涩味的竹笋。
用油,酱油和白糖做了一大盆油焖笋,更是咸鲜香甜,装了一大碗上餐桌上最快被抢光了。
剩下的油焖笋装到玻璃罐头里面。
王雅吃着是好吃,可心里却疼得直抽抽,忍不住嘀咕:“唉呀,这得费了多少油和白糖呀!太奢侈了……”
王小小正吃得开心,一听这话,差点噎着。
她放下筷子,斜眼看着王雅,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小雅姐,小叔是团长!他有军官供应的好嘛?你不会为了省钱,连军官供应都没要吧?”
王雅被妹妹看得有点恼羞成怒,没好气地回怼:“我要了!我又不是傻子!军官供应只不过是要钱不要票而已!!”
王小小一听她没亏待自己,这才松了一口气,拍拍胸口:“还好还好,我还以为你过得这么清苦,是连供应都省不得话呢!该花的钱就得花,吃进肚子里的最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