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1)

那五百块钱,被杜玉紧紧攥在手心,纸币的边角都有些汗湿了。

与上午沉甸甸的铠甲相比,这几张票子轻飘飘的,却给了他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他抬头望了望依旧有些混乱的片场,工人们忙着收拾器械,空气中汗味与盒饭的香气隐约交织。

那些曾经让他感到窒息的嘈杂,此刻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他摸了摸口袋,那份意外之财让他心头火热。

“小杜,还没走呢?”

一个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是副导演李海。

他脸上带着收工后的轻松,额角的汗珠已经擦干,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

“李哥。”

杜玉连忙应道,带着几分感激。

李海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今天这小子确实给他长了脸。

“今天表现不错,导演都夸你了。”

“都是李哥给的机会。”

杜玉这话半是客气,半是真心。

李海笑了笑,也不客套。

“是这么回事,我们这部戏后面还有一些零散的戏份,有些小角色,台词不多,但比群演好点。”

他顿了顿,观察着杜玉的表情。

“我看你今天状态不错,形象也还行,有没有兴趣跟组当个特约?”

特约演员。

这四个字像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杜玉。

他之前想都不敢想,这可是比正式演员还要再上一个台阶的待遇。

虽然可能只是这部戏的临时特约,但意义完全不同。

意味着他不再是人海中的背景板,而是有了被挑选的资格。

他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努力平复着心情。

“李哥,我......我当然愿意!”

他生怕机会溜走,回答得有些急切,脸上却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那就这么说定了。”

李海见他答应得爽快,也露出了笑容。

“片酬肯定比你跑龙套高,具体的回头让场务跟你说。这几天没你的戏,等有需要了我提前通知你。”

“谢谢李哥!太感谢您了!”

杜玉连声道谢,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李海摆摆手。

“行了,好好干,别让我失望。”

他拍了拍杜玉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杜玉站在原地,直到李海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他才长长舒了口气。

手心里的五百块似乎更烫了。

成为特约,意味着收入会稳定一些,也意味着他离梦想又近了一小步。

但他没有忘记,这一切的开端,是那个神秘的灰色光球。

那个“台词功底+1.3”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他必须尽快搞清楚光球出现的规律。

上午在太和殿外没有找到,或许是因为已经捡取过了?

或者,一个地方的光球是有限的?

他决定下午再去别的剧组碰碰运气。

横店最不缺的就是剧组。

多试几个地方,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而且,多跑一个剧组,也能多赚一份钱。

他拿出那部屏幕裂了几道纹的二手水果手机,通讯录里翻出一个备注为“吸血鬼”的号码。

这是他常联系的一个群头,姓王,手底下群演不少,但抽成也狠,高达百分之三十,因此得了这个外号。

平时如果不是实在没活儿,杜玉不太愿意找他。

但现在,为了尽快验证金手指,也为了多赚钱,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电话很快接通了。

“喂?哪位啊?”

对面传来一个略显沙哑,带着几分不耐烦的男声。

“王哥,是我,杜玉。”

“哦,小杜啊,什么事?上午不是有活儿吗?”

“王哥,我上午的戏拍完了,想问问下午还有没有别的组缺人?”

杜玉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盘算。

“下午的活儿倒是有,港江街那边,一个民国戏,要几个扮卫兵的,没什么词,就是站桩。”

“港江街?”

杜玉盘算了一下距离,不算太远。

“钱怎么说?”

“老规矩,一百二一天,我抽三十。”

果然还是那个价,抽成也一点没少。

若是平时,杜玉可能还会犹豫一下,或者尝试讲讲价。

但今天,他没有。

“行,王哥,我去。”

他答应得很干脆。

“那行,你两点前到港江街大门口,找穿红马甲的场务老刘,就说是我介绍来的。”

“吸血鬼”的语气缓和了些,毕竟有钱赚。

“好嘞,谢谢王哥。”

挂了电话,杜玉立刻行动起来。

他先去剧组领了盒饭,胡乱扒拉了几口,便匆匆赶回自己那间月租三百块的出租屋。

屋子不大,一张床,一张桌子,就占了大部分空间。

他跨上那辆花了三百块淘来的二手小刀牌电动车,吱吱呀呀地驶出了狭窄的巷子。

阳光有些刺眼,风吹在脸上,带着夏热。电动车电瓶不太给力,速度提不起来,发出轻微的嗡鸣,路边的梧桐树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他心里盘算着,如果下午能再捡到一个光球,那就太完美了。

港江街是横店仿建老港江街景的拍摄基地,离明清宫苑有段距离。

杜玉骑了将近四十分钟,才远远看到“港江街”那块巨大的招牌。

景区门口,已经停了不少剧组的车辆,穿着各式戏服的人进进出出。

他亮出自己的横店演员协会的证件,门卫看了一眼就放行了。

这种演员证,在横店几乎是通行无阻的。

按照“吸血鬼”的指示,杜玉在景区内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那个正在拍摄民国戏的剧组。

片场设在一个仿建的洋行门口,周围拉着警戒线,摄影机、灯光、反光板摆了一地。

导演坐在监视器后,大声指挥着。

几个穿着长衫马褂的演员正在走位,神情严肃。

杜玉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个穿着红马甲的场务老刘,他正拿着对讲机大声喊着什么。

杜玉快步走到老刘跟前,脸上堆着笑,从兜里摸出半包皱巴巴的烟递过去。

“刘哥,王哥介绍我来的,下午还有什么活儿?”

老刘斜睨了他一眼,接过烟,抽出一根叼在嘴上,旁边立刻有人识趣地递上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