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1 / 1)

这个剧组,果然是一座富矿。

这里没有流量明星,没有轧戏的“快餐演员”。

这里的每一个人,从导演到主演,再到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老戏骨,都是真正懂戏、爱戏的疯子。

他们在一起,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共同创作一部,能留得下来的作品。

在这种氛围里,每个人都在被逼迫着燃烧着自己。

而他,这个贪婪的拾荒者,则可以在这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旁,捡拾到最滚烫,最精纯的“金币”。

夜戏结束,剧组收工。

片场里那股子被压抑到极致的沉重气氛,才稍稍松动了一些。

工作人员收拾着道具,小声地交谈着,但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绕开一个角落。

杜玉就坐在那里,裹着一件肮脏的棉袄,手里还攥着那个被咬了一口的窝头。

他没有卸妆,也没有换下戏服,只是安静地坐着,像一尊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雕塑。

张国力换好了自己的衣服,提着一个保温杯,慢慢地走了过来。

他在杜玉身边站定,没有说话,只是拧开杯盖,喝了一口热茶。

氤氲的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

“我年轻那会儿,拍一部戏,演一个康熙。”张国力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为了找那个感觉,我把剧本里所有康熙的戏,都用毛笔,拿蝇头小楷,抄了一遍。”

“抄到后来,手都抖了,看什么都带着重影。”

“可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一抬眼,看镜子里的自己,忽然就觉得,我不是张国力了。”

“我就是那个,坐在龙椅上,孤家寡人的爱新觉罗·玄烨。”

他没有看杜玉,眼神飘向远处漆黑的夜空。

“你这种演法,伤身,更伤神。”

“出戏,会比入戏,难一百倍。”

“自己,多当心。”

说完,他没等杜玉回答,便转身,缓步离去。

夜风吹过,将他最后那句话,送进了杜玉的耳朵里。

杜玉缓缓抬起头,看着张国力远去的背影。

他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微弱的光球,从那位老戏骨的身上,悠悠然飘起。

叮!检测到目标人物演员‘张国力’分享‘体验派’核心心得,其‘人戏合一’的境界产生共鸣,掉落特殊经验碎片角色剥离心得+1......已回收。

角色剥离心得:一种精神层面的技巧,有助于演员在结束高强度沉浸式表演后,更快地将自身意识与角色分离,减少角色后遗症带来的精神损耗。

杜玉的眼神,闪过一丝微光。

这东西,对他现在来说,或许比任何演技碎片,都更珍贵。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里那个冰冷坚硬的窝头。

属于“拴柱”的饥饿感和麻木感,依旧像潮水一样,包裹着他。

他知道,张国力说的是对的。

再这样下去,他怕自己真的会变成拴柱,一个在1942年的冬天,被饿死的,没有名字的灾民。

可他,还不能出来。

因为最难的那场戏,还在后头。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拍摄进度快得惊人。

有了杜玉这个“标杆”在,整个剧组的创作氛围,都被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冯晓刚不再需要用大喇叭去骂人。

因为每个演员,在对戏之前,都会下意识地看一眼杜玉。

看到那个瘦得脱了相,眼神空洞,仿佛随时会倒下的身影,任何的敷衍和懈怠,都会变成一种羞辱。

没人敢在杜玉面前,不拿出自己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能耐。

整个剧组,就像一台被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疯狂地运转着。

而今天,要拍的,是这台机器的核心齿轮。

是拴柱,卖孩子的那场戏。

片场的气氛,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压抑。

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冯晓刚坐在监视器后,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这场戏,太难了。

它考验的,早已不是演技。

而是人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