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诸侯异议,初擬汉略(2 / 2)
却没想到,竟如此平静地接受了他的异议。
这让他不禁对眼前的这位汉室之主,多了几分敬佩。
原本紧张的营帐气氛,也在这一刻,变得有些疑惑。
“陛下,臣还有一言。”一个带著浓重口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营帐內的平静。
眾人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汉中张鲁。
他身著道袍,头戴高冠,双眼炯炯有神,脸上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固执。
“吾的五斗米教,需得广布天下,造福百姓,此乃我教之要务。若將吾教之事,牵扯入復兴汉室的战略之中,恐会影响吾教的发展。”
他语气强硬,像是在宣告,而不是商议。
他的目光扫过眾人,带著一种不容辩驳的自信。
刘协微微抬手,示意他继续,目光平静,似乎早已预料到张鲁的反应。
他仔细地听著,眼神中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带著一种淡淡的鼓励,仿佛在等待张鲁说出更多的心声。
营帐內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眾人的目光在刘协和张鲁之间来回游移。
赵云的手按在了剑柄上。
典韦则將双斧握得更紧了些,就连庞统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场不可预知的衝突。
“张教主所言,朕记下了。”刘协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却又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然,復兴汉室,难道就与教主所言的造福百姓相悖吗?”
话音刚落,帐內眾人皆是一震。
张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著刘协这句话的含义。
眾人心中都升起一丝疑惑。
难道,这位年轻的帝王,还有什么隱藏的深意?
“陛下此言,何意?”张鲁眉头紧锁,眼中带著一丝不解。
刘协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
他缓缓踱步,语气沉稳而有力:
“张教主,朕以为,兴復汉室,並非只是恢復皇权,更是要造福天下百姓,让黎民安居乐业。”
“而教主之五斗米教,不也正是以救济百姓,传播教义为宗旨吗?两者目標一致,相辅相成,岂不妙哉?”
刘协的声音在营帐內迴荡,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张鲁的心头。
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烁著思考的光芒。
他原本固执的內心,此刻也开始动摇。
营帐內的气氛也从紧张变得轻鬆起来。
眾人看向刘协的目光中充满了钦佩。
刘协的睿智和远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张鲁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刘协的说法。
“陛下圣明!”李严拱手说道,“然臣还有一事稟报,如今国库空虚,恐难以支撑陛下宏伟的计划。”
他的语气中带著一丝担忧,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刘协胸有成竹地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捲轴,缓缓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跡。
“诸位请看,”他指著捲轴上的內容,“此乃曹操的经济布局图,其中暗藏诸多漏洞,我等可加以利用。”
他顿了顿,指著其中几处关键点,“我们可以效仿曹操的一些策略,开源节流,以解燃眉之急。”
眾人纷纷凑上前,仔细查看捲轴上的內容,原本担忧的神情逐渐被惊喜所取代。
他们没想到,刘协竟然对曹操的经济布局了如指掌,甚至还能从中找到破解之法。
营帐內洋溢著希望的气息,眾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份捲轴正是荀彧冒著巨大风险,秘密传递给刘协的。
刘协的目光扫过眾人,心中却依然沉重。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道路上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
他抬头望向营帐外漆黑的夜空。
营帐內,眾人都在默默地思索著,气氛虽然平静,却隱藏著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陛下,”庞统打破了沉默,“这只是初步的计划,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榷……”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协打断了。
“朕知道,”刘协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今夜就议到这里,明日再议。”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光深邃地注视著地图上的山川河流。
“传令下去,加强巡逻,严防曹军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