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开店(2 / 2)
这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让家人摆脱眼下的困境,活出个人样来。
晚饭过后,何青云将李重阳给的二两银子拿出来,与刘雨兰仔细商量。
她没提开店的具体细节,只说与镇上的李公子合伙做买卖,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刘雨兰虽有担忧,但看着女儿眼中的坚定,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做生意的事情娘不懂,但你和平安一定要当心。”
第二天一早,何青云便带着何平安去了清河镇。
李重阳已等在西街的“聚香居”铺面外,这是一处两进的院落,前面临街是铺面,后面有厨房和杂院。
此时铺面的旧牌匾已被卸下,几个木匠正在门口测量木料。
李重阳穿着一身淡蓝色衣衫,虽脸色仍有些苍白,却精神不错,见何青云来了,立刻迎上去:“何姑娘,你看这铺面如何?”
何青云环顾四周,铺面宽敞明亮,临街的窗户能让行人一眼看到店内景象,后面的厨房也足够大,适合支起几口大锅。
“地段不错,”她点头道,“只是这装修……”
“放心。”
李重阳拍了拍手,从屋里走出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这是我家的老管事,懂些木工活,他会盯着人把铺子收拾妥当,何姑娘若有什么想法,尽管吩咐。”
何青云想了想,道:“墙面要刷白,地面铺青石板,灶台要砌成能同时煮几锅汤底的样式,还要做几个放食材的木架,干净整齐些。”
她又从袖中掏出一张草图,那是她昨夜用木炭绘制的,上面标注了灶台的尺寸、桌椅的摆放位置,甚至连调料台的高度都有讲究。
李重阳接过草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何姑娘心思这般缜密?”
“不过是瞎琢磨罢了。”
何青云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看着工匠们开始动工。
她知道,接下来的装修才是关键,既要符合古代的工艺,又要融入现代的实用理念,还要避免暴露任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
整整一天,何青云都守在铺子里。
她指导木匠在灶台里留出通风口,让火候更均匀;又让管事去买了些竹篾,打算编成镂空的篮子装食材,既透气又美观。
李重阳则负责在外围周旋,无论是采购木料还是应付路过的地痞,都处理得游刃有余,让何青云暗自点头,这李公子确实有几分本事。
夕阳西下时,铺面的雏形已现,白墙青瓦,木质的柜台和桌椅擦得锃亮,几个镂空竹篮挂在墙上,里面整齐地放着干辣椒、花椒等香料。
“今日辛苦何姑娘了。”
李重阳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看着焕然一新的铺面,眼中满是笑意:“明日再把招牌挂上,购置些锅碗瓢盆,便可准备开业了。”
何青云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
“李公子也辛苦了。”
她顿了顿,看向逐渐暗沉的天色:“今日怕是回不去村子了,不如就在铺子里凑合一晚?我来下厨,权当谢礼。”
李重阳挑眉笑道:“那李某就却之不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