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哪里出了问题?(1 / 1)

以前不是只要一听到哪家的姑娘长得好看,甭管结没结婚,他就跟狗闻到肉包子似的凑了上去!

因为这事,凌家本就不好的名声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偏偏这人还不知收敛。

听说他和现在的这个媳妇儿离婚手续还没有办完,就已经找好下家了。

於长青在这边垂思琢磨着,这向来不正经的一个人,怎麽好端端的变得正经起来了。

一旁的张雅琴却在此时皱了皱眉,眼里藏着掩饰不住的担忧。

等凌家人一走,她就把於长青拉回了卧室。

“长青,你这次到底是怎麽想的?”

张雅琴表示看不懂,丈夫这次葫芦里卖的是什麽药。

虽说凌家家世相当不错,小女婿云翔长得也算一表人材。

可问题是,凌家很早之前就已经对外放出了消息,以後是要交由大房掌家的。

而且通过今天的这场家宴,张雅琴也看出来了。

凌家大公子能到今天这个混不吝的程度,抛开他自身的问题,凌家那两个老的问题也很大。

“以前你总说我慈母多败儿,这要是跟凌夫人一比,我觉得自己还差得远了。”

张雅琴自顾自的说了半天,也没能等到於长青的回应。

一抬头,发现他正在那发呆。

“想什麽呢,我和你说了半天的话。”张雅琴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没什麽。”

於长青眸子闪了闪,“你刚才说什麽?”

“我说,这门亲事会不会定的太草率了。”

张雅琴叹气道,“他们两个老的偏心成这样子,凌云飞又不是个东西,我在想以後曼丽要是嫁过去了,会不会处处受大房的压制?”

“你担心那麽多做什麽,左右不是东西的人又不是咱们的女婿。”

见张雅琴没听懂自己的弦外之音,於长青又多说了几句。

“你没听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吗?他越不是东西,得罪的人就越多。”

“你以为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上面不知道吗?”

张雅琴还真没往这方面想,“可他们家倒了,曼丽怎麽办?”

“都已经分家了,大房出了事和他们二房有什麽关系。”

於长青说了一句你蠢不蠢之後,又道。

“凌家的功勋摆在这里,上面再怎麽说也不可能一杆子把人打死。”

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上面多半会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

凌家总共就只有两个儿子,如果收拾了大房,就势必要给二房一点甜头。

这就叫制衡之术。

张雅琴听了又惊又喜,“那要这麽说的话,以後凌家就只能交到咱女婿手上了?”

於长青没说话,但表情却是相当的肯定。

“难怪,你会给咱曼丽选了凌家。”

张雅琴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说完还感慨了一句。

“要说心眼,还得是你们这些做政工工作的人心眼多。”

“别嘴上没个把门的。”於长青冷声呵斥。

但凡於家能有个扛事的,他哪需要这麽步步为营?

想了想,於长青又出声叮嘱了一句。

“再有几个月就要大选了,祖辈的荣耀能不能得到延续,全看这次。”

“最近你给我注意点,尤其是霍家,你少去招惹他们。”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张雅琴心里头高兴,也没跟他一般见识。

“对了,曼丽那边你打电话通知了没有?”於长青忽然问道。

“打了,今天一大早就打了电话过去。”

说起这事,张雅琴也收起了脸上的笑意。

“他们医院里的人说,曼丽跟着医疗小分队去了下面的儋城分军区。”

“不过我和儿子说了,让他务必在五号之前就把人给送回京市。”

於长青担心事情出变故,“你没提联姻的事吧?”

“没有。”

张雅琴摇了摇头,她知道自家闺女的脾气。

要是说联姻,打死她都不会回来!

“你放心,这事我连儿子都没说,就说我身体不舒服。”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曼丽那个脾气,她要是知道了他们骗她回来是为了联姻,还指不定要怎麽闹呢。

张雅琴光想想就觉得头疼。

可於长青此时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完全没注意到妻子脸上的担忧。

原本他想借着嫁女儿这个机会,给凌家那小子和霍家的那位安排个偶遇。

也不需要真发生点什麽,只要凌家那小子多看那姑娘几眼。

以他对霍家人的了解,霍家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到时候两家人势必会闹得水火不容。

哪知道他千算万算,愣是没有想到凌云飞竟然对这姑娘一点也不感兴趣。

甚至语气里还带了些许厌恶。

於长青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另一边,霍家。

姜姒也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个举动,竟然给自己省去了这麽多麻烦。

此时两家人已经吃过了饭,这会正高高兴兴的坐在客厅里,商议办酒当天一些要走的流程。

这不听不知道,原来结个婚还有这麽多要注意的地方。

大到接亲时的礼节,小到摆酒时桌子是方的还是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考量。

好在这些事有双方长辈操心,姜姒什麽也不用管,只需要安安心心当一个美美的新娘就好。

这段时间她一直忙着工作,眼下工作顺利完成,采访的事也告一段落,倒是可以好好的休息几天。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元旦的前一天。

这天一大早,九爷就派人把弹好的八床棉胎给送了过来。

被面选得都是织绵丝绸缎,上面綉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还有凤凰和仙鹤。

红红绿绿的看上去还怪喜庆的。

姜姒原以为,三叔公会找几个手脚麻烦的婶子过来帮忙。

没想到也就是换个衣服的功夫,忠叔已经把竹编的‘被拍子’放在了地上。

见两人配合的默契十足,一个忙着铺被里和棉胎,另一个穿针引线。

姜姒看呆了,“三叔公,你什麽时候学会的缝被面?”

三叔公往手上套了个顶针,笑着道。

“这有什麽难的,看几眼不就会了?”

看几眼就能学会?

这话别说姜姒惊讶了,卸完货回屋正打算缓口气的九爷也惊呆了。

谁能想当年叱咤沪市的一方大佬,此时此刻正拿着绣花针,蹲在那缝被套!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 建议大家登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