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吾儿王澄有一品鬼神之资!(1 / 1)
第161章 吾儿王澄有一品鬼神之资!
共同沐浴着今日第一道晨曦的天海交界处,宛若一条海上长城般的「山海咒禁」也随之显化。
香火缭绕的咒禁长城横贯南北,甚至还通过历史悠久的朝贡体系,连接起了大昭王朝的每一个海上藩属国。
将东海沿岸堵得密不透风。
除了大昭国内的二十四州治,每一个藩属国都能给这条咒禁长城增加一座巍峨的城楼。
在提升防御力的同时,还会强制抽取藩属国内的一部分香火愿力丶蛟龙气乃至是鬼卒兵将,补充自身的消耗。
一段城楼上,身披银甲手握双鐧的【靖王爷】王鋥端坐法座,直面着沧溟大洋深处光怪陆离的墙外世界。
一双神目看似洞察天地,实则神游物外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只因这位王爷一脉的二品鬼神,暂时还不能人间显圣,什麽都干不了。
昨夜真正带领一众庙军鬼卒执勤,负责护持神州众生的是另一位二品鬼神——天妃娘娘的大管家【宴公】!
这位龙王爷头生双角,半人半龙,膝头横着一把龙头刀,属实是一位威严深重的昂藏大汉。
一双竖立的龙瞳目光坚定,死死盯着面前漆黑的海面,时不时丢出一团惊雷从海底深处炸出一具具奇形怪状的庞大仙渣尸骸。
随着太阳升起,海面终于渐渐恢复了平静。
晏公侧头看向身边这位主动请缨帮自己一起值夜,却什麽忙都没帮上的靖王爷,皱了皱一双剑眉:
「王道友,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说要给我帮忙是假,有事要说才是真。
你等我值夜应该等了不止一天了吧?既然今日的差事已经做完,你有话直说便是。」
王鋥听晏公说话爽利,自己却有些不太好意思,下意识把姿态放得极低。
「咳,宴兄,咱们已经是老相识了,在我归位之前便没少打交道。连虱子精龙尾爷也服侍了咱们两家人。
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你看,你刚好有一个.女儿,我呢,刚好又有一个儿子。
咱们水班海神信俗一脉的第一代神嗣可是就只剩他们两个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要不咱们两家凑合凑合过得了,亲上加亲,你看如何啊?」
宴公却一点也没给他面子,冷哼一声:
「我觉得不怎麽样?
我家娘娘的信徒遍布东海丶南洋,消息灵通的很。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那儿子根本没听你话,老老实实留在我女儿驻守的月港勾栏听曲,反而主动跑回瀛洲自投罗网去了?
连阿绡都没有拉住他。
位卑力小就敢一直玩弄权谋机变之术,此乃取死之道,只要失误一次便万劫不复。
只有以强胜弱,以力压人,以中三品杀下三品,以上三品碾压中三品,这等越级杀人才是堂堂正道,强者所为!
他这样弄险,说不定哪天就死逑了,只留一点灵性回来给你当个神吏,阴寿耗尽之前最多不过逍遥百年。
我宝贝女儿嫁给他岂不是要守活寡?」
虽说因为先前【九龙吐珠局】大获全胜的关系,王鋥觉得自己看走了眼,对误解王澄心怀愧疚,当时一时冲动就把祖庙给立回了平湖港。
但是说实在话,他对好大儿这次回归瀛洲还是完全没有信心。
他的信徒也一点都不少,死后很快就综合了瀛洲和大昭两方的消息,渐渐锁定了自己的义子毛海峰。
没人比他更清楚继承了他神道衣钵的毛海峰到底有多麽厉害,做事的下限又有多麽低。
谁知道王澄竟然一声不响地就自己溜了回去,明显是要搞大事的节奏。
所以老王是真的急了。
但在能显圣之前,他却没有任何手段施加干涉。
左思右想,还是继续贯彻过去的老路,赶快给这个不省心的儿子找几个王妃丶侧妃丶几十个外室,生一堆子女才保险。
如果能找几个强力的老丈人为他保驾护航就再好不过了。
这才惦记上了天妃一脉的【宴公】,想来想去就他家的女儿最合适。
此时,一听宴公说这话心里就不乐意了。
「你还嫌我家澄儿命短?我都不嫌弃你闺女比我儿子大了十几轮。
女大三抱金砖,金砖多点没什麽不好。
再说,我儿子虽然命短,但长得英俊啊,才虚岁十八又鲜又嫩,要不你问问你闺女,说不定她就好这一口呢?」
宴公要不是活得年头够久,养气功夫也足够,都要被这无耻老贼给气笑了:
「俊有什麽用?能当饭吃吗?
我女儿怎麽可能这麽肤浅,被你儿子的区区美色打动?
而且过年的时候是谁说:『吾儿王澄虽无鬼神之资,但孝心可嘉』的?
龙女焉能嫁犬子?
再说要是我家云绡嫁过去,你那孝顺儿子也掏出【鸡鸣五鼓返魂香】给我老人家『尽孝心』可怎麽办?
我年纪大了,可受不了这个。」
「这」
王鋥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一张老脸有些发烫,但还想继续争取一下,却听那老龙继续道:
「哦,对了,阿绡那三个脾气暴躁的哥哥也受不了这个。」
王鋥立刻把要到嘴边的话给重新咽了下去。
宴公的这个理由实在是无法辩驳。
想那周公有八个儿子,七个封为国君,一个留在天子身边当卿士,没有他们就百分百没有所谓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说不定结局就是跟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摄政王一样——天子一怒开棺戮尸了。
这老龙的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能打,这才是祂坐稳天妃娘娘大总管之位,让任何人都必须跟他好好说话的底气。
王鋥也实在是拿他没辙。
就当说媒失败,气氛一度有些尴尬的时候。
铛!铛!铛!
他们头顶虚空中突然响起浩大的钟鸣声,接着脚下咒禁长城剧烈震动。
属于王鋥的那座靖王庙突然神光大放,顷刻之间规制便从跟其他【王爷】丶【千岁】丶【海神】一样的寻常庙宇,硬生生拔高一级。
变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巍峨宫殿!
只比皇帝重檐庑殿顶低一级的单檐歇山顶威严大气,鸱吻衔着初阳,琉璃瓦流淌着青金石般的肃杀冷光。
釉色凝成层层迭迭的浪纹,恍若将东海波涛永远锁在了飞檐之上。
阳光照到正殿中放置的金质蟠交椅,映出一片灿然金光,仿佛殿中升起的另一颗太阳。
这是货真价实的亲王及藩属国王爵规制,绝不是那些庙中用来糊弄鬼神的样子货。
整条咒禁长城上一道道各色神光亮起,化作一尊尊威风凛凛的上三品鬼神,惊疑不定地朝着这边看过来。
「这是大昭《二十四节律》下出现了第六十四个藩属国?
刚刚以一国气运筑成了第六十四座殿宇,也是第六十四座敌楼。」
「只不过这第六十四个藩属国的宫殿,怎麽会是由王道友的庙宇扩建而成?
我被镶在这咒禁长城上当了几百年城砖,这种情况也是闻所未闻。」
「你们快看王道友!」
庙宇变化大,满脸懵圈的王鋥变化更大。
随着靖海王的「天赐王位」在镇物的效果下凝聚,他这位东海国的开国太祖自然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身上衣冠悄然变化,变成一身代表藩王人主的赤色行龙纹龙袍,比皇帝的正龙低一级,头戴九旒青玉珠。
手中同样浮现出了一枚虚幻的大印【靖海王之宝】,代表了祂在东海国内行使的神权。
从此,东海国治下,君主的归王澄,鬼神的归王鋥!
「这是发生了什麽?」
老王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衣冠和那一方大印。
纵使已经意识到发生了什麽,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上次九龙吐珠,王澄和宴云绡借着一道【九州社令籙】盗取了大笔龙气,就给王鋥分了两成。
不仅将从他身上吸走的蛟龙气补了回去,还让他大赚一笔,在人间显圣的时间提前不少,最多两三年就能走完这一步。
如今东海国获得《二十四节律》承认,真正立下社稷祖庙,太祖王鋥享受国家祭祀,显圣的时间又能提前不少。
显圣之后实力也绝非普通二品鬼神能比。
按照祭祀法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按照跟现任君主的远近,进一个出一个,太久远的祖先会依次移出祖庙,进入更小的祧庙。
更广为人知的词叫「兼祧」。
是指以一兼承同兄弟两房或多房宗祀的特殊继承式,也称「一两后」或「一子两祧」。
而王鋥作为东海国的开国太祖享有「永世不祧」,也就是永远不会被移出祖庙的特权,只要东海国存在就永享祭祀。
至此,他这位靖海王也成了神州历史上第一个被送了王船,还能升格庙宇的「开国太祖」。
当然,叫太祖有些僭越,但很多藩属国基本都是对内称帝,对宗主国称王,双轨并行都是基操,没人管他们内部怎麽叫。
只要王澄愿意,也大可以在死后自称东海国太宗。
王鋥很快便透过人心愿力明白了前因后果,意识到王澄这段时间都做下了什麽丰功伟绩。
欣喜若狂之下,早就忘记了自己跟同道说过什麽,再也不提什麽勾栏听曲,混吃等死。
「我收回以前说过的话,现在重说。
吾儿王澄有一品鬼神之资!
今日能在治国上胜过老子,来日定能在神道上胜过他爹这个区区二品,哈哈哈.」
一抬头看到旁边一座小庙里探出头来观望的鬼神,连忙打招呼:
「夹石道友,你怎麽知道吾儿王权天授,再造东海国啊?」
夹石大神听他说完,才知道发生了什麽。
「啊?我不知哦,靖王爷,恭喜恭喜!」
得到了正确回应,王鋥这才喜笑颜开,拱手回礼:
「哈哈哈,同喜同喜。」
又叫住另一位鬼神:
「林巡检,你怎麽知道吾儿是啊,是啊,同喜同喜」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宴公,看到旁边自己那三个探头探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事情的傻儿子,突然觉得自己的腰带有点痒。
起身默默走向兄弟三个的时候,心里重新想起了老王刚刚的提议,眼神忍不住闪烁起来。
「或许.大概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