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水龙吟》(1 / 1)
第31章 《水龙吟》
「咳咳咳」
陆北顾嘴里的青团噎在了喉咙里把他呛得直咳嗽。
再听这每一声「嘿咗」,里面竟似是掺了不知几斤血汗一般。
独眼老船工眯起眼,用老树皮似的指头,指了指远去的盐船。
「瞧见没?等过了江心岛,那边的拉纤的号子就得换『平水调』,要是哪天你听见『收纤调』,那就是有人要永远留在江底喽……」
江风骤急,将最后半句叹息吹散在潮湿的空气里。
泸州这段长江上舟楫往来,多是如陆北顾刚才所见的那艘船一样,是运送井盐的商船。
川南自古就是重要盐产区,前唐的时候,剑南道梓丶遂丶绵丶合丶昌丶渝丶泸等州共有盐井460口,其中泸州淯井监极负盛名,淯井的深度甚至能达70丈以上。
到了如今的大宋,泸州一带盐监的盐井也是日夜不息,白花花的盐块被装入竹篾筐,从山区运出来,由苦力扛上木船,顺长江而下。
偶有纤夫在渡口歇脚,便见他们掏出铜钱买些路边茶摊卖的「江水豆花」。
——嫩白的豆花盛在粗陶碗里,浇上一勺茱萸熬出的红油,再撒把韭花,就着糙米饭囫囵吞下,吃得满头大汗。
在搭载着马车渡江的大船上,他们一行人同样吃的是这个。
嗯,不吃不饿,但刚才吃个青团反而给吃饿了。
但李磐吃得很快,他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一碗「江水豆花」。
陆北顾随之恋恋不舍地放下勺子,因为他发现知县吃完了以后,其他人不管吃没吃完,也都「吃完了」,他不好意思格格不入地接着吃。
「有什麽感想?」李磐拿手帕擦了擦嘴问道。
「眼见苍生疾苦,心头不是滋味。」
陆北顾双手放在膝盖上,诚恳道:「可偏偏不知自己能做什麽,又该做什麽.」
「世人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你知道《孟子》里面这句话的原文是什麽吗?」
不待陆北顾回答,李磐自顾自说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先圣的意思,不要给理解反了——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得先顾好自己,顾好身边的人,再去想着天下人。」
「至于你该怎麽一步步地做?学圣贤学问,那是对得起自己,让自己跟懵懂之人不同,得见天地间的道理;而考科举丶中举人,那是对得起亲朋家人,能让他们不跟着你吃苦受累,生活有所改善;至于中进士入仕,做些对得起自己良心,对百姓有益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叫对得起天下人。」
「我读了这麽多年的圣贤书,看了这麽多年的人和事,道理在肚子里藏了一箩筐,想要说出来随口能讲几个时辰可说那麽多有什麽益处呢?君子在行不在言,今日简短说的这几句,便是我教你的道理了,希望你能记住。」
听得出来,李磐所说的这些,皆是发自肺腑的感叹,而与其说是在教导陆北顾,其实更像是借景抒情在开导自己。
「是,学生谨记。」
「不过,让你顾好自己,顾好亲朋家人,也不是让你自私,让你不顾天下苍生,明白吗?」
生怕陆北顾走极端,李磐又提醒道,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毕竟有很多时候,满怀理想抱负的青年堕落成极端利己主义者,就是常年累月积累了足够的现实痛苦后,遇到了诱发的契机,可能只是一件事亦或是旁人一句话而已。
他知道陆北顾家境不好,所以才特意这麽说。
随后,李磐忽然问道:「最近诗赋练习的如何?」
「学了些格律丶声韵,反倒写不出佳作。」
陆北顾依旧诚恳,很是坦诚地说道:「总觉得心头平白被筑了一圈藩篱,限制住了。」
「那就借着此情此景,吟阙词来!异日若是功成名就,看看自己写过的东西,提醒自己莫要忘了今日所见苍生之疾苦!」
李磐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抒胸臆即可,格律丶韵脚稍有瑕疵未尝不是好事.诗词贵在天性烂漫。」
陆北顾点了点头,李磐的这个说法,倒是有点「性灵说」的意思。
而当众吟词,其实一般来讲还是有点「社死」的羞耻感。
不过此情此景,若是不写词以作留念,怕是再过一会儿也没这个感觉了。
沉思片刻后,陆北顾站起身来朗声吟了阙最容易临场填词的《水龙吟》。
相较于其他变体稀少的词牌,这首词牌足足有二十五个变体之多,而且如今也没到以苏轼之词为正体的年代,所以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当大。
「惊雷裂石穿空,苍绳嚼尽蛟龙肉。
盐山压橹,漩云崩帆,星芒溅缆。
半阕阳关,一声地肺,挣开天堑。
看唾沙凝血,江风削骨,千帆过丶皆人彀。」
此时长江两岸群山耸立,大江涛涛,东望无际。
陆北顾径自凭栏,以手击节,江风猎猎吹过,青衫骤起,竟是无形中多了一份凛冽气势。
「忽觉此身如茧,裹寒蟾丶匣中呜咽。
书生袖底,岂堪收尽,哀鸿断简?
骤雨来时,纤痕为笔,浪花成砚。
唤银涛万顷,磨吾肺腑,作中流镞!」
一阙《水龙吟》吟罢,陆北顾反而有些汗颜.他穿越前就没怎麽研究过诗词赋的格律,从前身继承的相关知识也不靠谱。
所以按照宋词平仄押韵格律来讲,其实他临场发挥填的这首词是极不合格的。
但一方面李磐已经说了「不拘格律」,要他直抒胸臆;另一方面陆北顾也相信,自己以后在诗词赋方面,肯定是能通过学习进步,从现在的不符合格律,快速进步到符合格律的。
李磐抚掌大笑:「格律虽不严谨,但仍不失为旷达立志之词!」
「寻常文士咏纤夫,不过『汗滴如雨』『力拔山河』之泛语,你独取『星芒溅缆』之寒光,『挣开天堑』之裂帛声,更以『千帆过丶皆人彀』作为上半阙结.此等笔力已破窠臼,非是身临其境,决计写不出这般词来。」
「至于下阙,如祖逖中流击楫①,可谓君子立志矣!」
听到了李磐认可的评价,还在为格律而有些惆怅的陆北顾也放下心来格律可以以后慢慢学,但此刻的心境却是无法刻舟求剑的。
他只觉得心中种种郁结丶愤懑,随着这一阙《水龙吟》念完,几乎就要消失无踪。
紧接着几乎是福至心灵一般,他迎着浩荡江风一声长啸。
长啸毕,陆北顾的心头像是「噔楞」一声扯断了什麽枷锁一般,许多念想愈发地坚定了起来。
眼前长江北岸泸州城下两水汇聚之处。
沱江水极浊,长江水极清。
——————
①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古人常以此喻立志奋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