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意在徐庶(2 / 2)

城内原本两万大军,仅两千余人归来。

此战,曹军损失惨重,攻取新野无望。

新野。

刘备含泪,神色凝重地向徐庶行礼:“军师才智过人,我征战多年,从未赢得如此痛快的一仗。有军师相助,定能扫平曹贼,复兴汉室。”

徐庶深受感动,连忙扶起刘备:“主公!”

关羽、张飞、赵云见状,皆露出笑容。

而在樊城,气氛沉重。

除留守武将外,其余人均伤痕累累。

片刻沉默后,曹仁道:“此战失利,新野难以攻下。我将亲自前往许昌向丞相请罪。”

“李典,速备快马,明日启程。”

李典点头:“是。”

他突然想起一事,急忙道:“将军,军中有一勇士,若非他相救,我早已命丧赵云之手。我想将他带回许昌献给丞相。”

“此计甚好,丞相喜爱勇士,若此人确有才能,也能减轻我们的过错。”曹仁点头。

……

许昌。

曹仁先胜后败,五万大军损失大半,刘备守住新野。

曹操对此虽感无奈,但也认为情有可原。

深入探究,曹操知晓责任并不在曹仁,而是刘备新纳的军师太过出色。

曹操不禁感叹,刘备真是福泽深厚,即便身处绝境也能寻得杰出人才。

虽心怀一丝羡慕,但值得庆幸的是,曹仁、李典归来时,带来了一位勇猛将领。

经许褚检验后,此人深得曹操喜爱,被授予奋威将军之职,并被派遣南下担任先锋。

安抚完曹仁、李典,曹操心神不宁,下意识地与许褚一同前往苏晨住处。

若非苏晨的提醒,曹仁恐怕首战即败,更不会有之后的小胜。

而苏晨即便远离新野,也能在与刘备新军师的对弈中取胜,足见苏晨之才远超那人。

更令曹操赞赏的是,苏晨不慕权势,不结党营私,甘愿留在后勤,默默奉献。

尽管苏晨有些贪财,但这让他显得更为真实。

对于无欲无求之人,曹操反而会心生疑虑。

抵达苏府时,苏晨正悠闲地躺在椅上晒太阳。

曹操心中暗想,为何苏晨总是这般慵懒,不是晒太阳便是钓鱼种地,身为军师,却活得像个农夫。

“公子,曹丞相到了。”

苏晨正享受着日光浴,听到甄宓的话,连忙起身,略带歉意地说:“丞相每次来访都不提前通知,若有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哈哈,军师不必客气,在我面前无需拘束。”曹操笑道。

“丞相此来,可是有何急事?”

安排曹操与许褚坐下,斟好酒,苏晨问道。

“曹仁战败而归。”曹操简述了新野战事,摇头道,“据曹仁说,刘备的军师叫徐庶,乃荆襄人士,军师可认识此人?”

苏晨微微一笑,他怎会不认识徐庶,这位老朋友,曾与他一同在水镜山庄共度近一年时光,情谊深厚。

“徐庶乃水镜先生的弟子,与我是同门师兄弟。”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果然是他,难怪能战胜曹仁。”

“一切都明白了。”

曹操边言边看向苏晨,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军师与徐庶交情如何?”

苏晨闻言,即知曹操心意,意在徐庶之才。

尽管他与徐庶友情深厚,却难以单凭言语劝其归顺曹操。

苏晨遂摇头:“丞相,我深知您对人才的重视,但徐庶志向远大,既已投刘备,便不会背弃。”

“我只是随口一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