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江东只剩一人,亦当有战之力(2 / 2)

嗯?

两军方歇,未决胜负,曹操何故遣使江东?

凌统道:“主公,我想起一事。昨日荆州来信,曹操于长江边大规模操练水陆两军,观其声势,至少十万。”

“主公当时昏迷,未能及时禀报。待主公醒后,我忙于拜见大都督,亦错失时机。”

“请主公责罚!”

凌统连忙跪地请罪。

孙权扶起他,道:“你无错,是我的疏忽。起来吧。公绩,此类小事,不必拘礼。”

“你是我亲信,偶有失误,我又岂会怪你?”

凌统眼眶微湿,“谢主公信任,统愿赴汤蹈火以报。”

孙权摆手,“罢了,不言此事。”

凌统退至一旁。

孙权转向侍从,“来者何人?”

侍从答道:“回主公,自称丞相府参事,陈群。”

孙权大惊!

陈群何人?

不说其参事之职,单凭陈氏之后、权贵之身、大儒陈寔之孙,已是名震天下。

曹操竟遣他至此?不怕被扣作人质换回鲁肃?但这念头一闪而过。

吴侯府灯火辉煌,孙权召集群臣议事。

柴桑文武官员齐聚一堂,文左武右。

张昭仍居文臣之首,但昔日春风满面已换疲惫之态。

赤壁战后,他忙于诸多事务,心力交瘁。

武将之中,周瑜为核心。

他气色甚佳,双目有神,威严中透着睿智。

程普、韩当、吕蒙等人亦精神饱满。

孙权端坐其中,暗想,若非周瑜调度有方,诸将何以如此有序?心中警觉与忌惮更增。

孙权此刻凝视殿外夜色,心中暗觉曹操在长江练兵与陈群来访之间必有蹊跷。

他长叹一声:“来者恐怕不怀好意。”

陈群来访,孙权既不敢轻慢,亦不敢轻易相见,直至今晚议事毕,方决定亲自接见。

他下令:“将陈群送往驿馆安顿,明日朝会上,我再召见他。”

群臣领命退下,孙权独自沉思。

“诸位既已在此,便议一议后续之策吧。”孙权平静环视群臣。

张昭率先起身,向孙权行礼道:“此战我江东水师损失惨重,国力大衰,粮草、物资、船只、银两损失难以计数。依我核算,恢复元气至少需一两年,期间须缩减军费,鼓励农耕,储备粮食。”言罢,语中似有对周瑜的不满。

周瑜闻言,上前正色反驳:“若无精锐水师与战船,江东何以御曹?”

“再者,若非将士奋勇,我等早已沦为曹军俘虏。”

言毕,周瑜向孙权拱手:“主公,我军兵力装备均优于曹军,未分胜负只因敌众我寡。因此,军备不可荒废,造船之事更需加紧。”

“即便江东只剩一人,亦当有战之力!”

周瑜之言铿锵有力,震惊四座,众人皆露惊色。

显然,此战后周瑜性情大变,愈发强硬。

吕蒙等青年将领热血沸腾,纷纷出列高呼:“愿为江东效死!”

连程普这样的老将亦受感染,连连点头。

唯有孙策在世时,江东诸将才有如此决死之心。

程普与韩当亦附和道:“主公,我等亦认同大都督之言,江东欲自保,军备断不可松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