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勿听周都督之言(2 / 2)

曹操这等枭雄尚不敢轻举妄动,自己又岂敢轻易得罪?

对世家只能怀柔,偶尔压制,不可决裂。

刘备因得罪庐江世家,筹措军粮艰难,价格高昂,便是前车之鉴。

若非黄家、刘家调解,刘备至今仍难脱困。

孙权自然引以为戒。

“诸位厚意,我心领了。”

“你们退下吧。”

孙权含笑摆手。

众人松了口气,恭敬离去。

“主公此计甚妙!”

鲁肃眼神一亮,终悟孙权深意。

他非但不怪,反觉此乃明君风范。

“主公仅凭数言,便消解庐江世家敌意,还获大量粮草财物,肃真心钦佩!”

鲁肃随之附和。

“子敬,你又客气了。”

“你我之间,无需这些虚礼。”

孙权虽面有严肃,笑意却藏不住。

“哈哈,主公所言极是,肃一时激动了。”

鲁肃笑着退回原处。

周瑜旁观此景,待鲁肃离去后,上前道:“主公,江东看似安宁,但人心不稳,需一场胜仗稳军。”

“末将愿领兵攻荆州!”

周瑜言毕,气氛骤紧。

鲁肃摇头叹息:“公瑾,江东正待重建,岂能经受战乱?”

孙权未立即回应,只是默默注视周瑜。

“子敬,曹操已北归,荆州兵力空虚,正是进攻良机。”

“若错过此次,再难图荆州。”

周瑜摇头,语气坚定:“我军虽疲,荆州军亦然?我军需休整,荆州军岂能例外?”

“兵法讲究出其不意。

荆州料我军不敢攻,定会疏于防备。”

“若得主公应允,我愿亲率奇兵突袭荆州,必胜!”

孙权闻言,不自觉点头。

赤壁战后,江东受损,曹操亦然。

且他被西凉马腾与北方匈奴牵制,北归带走精锐。

据传,曹操领地两郡,驻军不过十万。

若分散部署,江陵兵力难超六万。

其余小城更不足为虑。

此刻进攻,实为绝佳时机。

“主公勿听周都督之言。”

鲁肃继续劝阻,高声言:“曹仁守荆州,苏祭酒相辅,二人皆非凡品。”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撤江夏守军三万入江陵,明显是有所准备,怎会无防?”

孙权闻后,颇为赞同。

若敌人未弃江夏,局势将明朗许多。

他可与刘备分别进攻江陵与江夏。

敌若调江陵之兵援江夏,则江陵必弱,他可趁机直捣江陵。

反之,若增援江陵,江夏则空虚,刘备可顺势取之。

届时,两城皆危!

然而敌人早已识破此计,主动舍弃江夏,断了后顾之忧。

虽失江夏,却固江陵。

此招稳健,实则保住了荆州之基。

孙权坚信,敌人此前必有筹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