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东王之乱(1 / 1)

屋中亮着一盏盏明亮的油灯,烛火随着夜风的吹拂上下晃动,忽隐忽现。

这里是阆东道镇国公府邸,从京城逃回来的镇国公南宫烈端着一杯清茶轻抿了几口,侧面的位子上还坐着一位面色阴翳的中年男子,看面庞与崔钧有些相似。

他就是崔钧的长子,崔承肃,在崔钧赴京之后由他代领岭东道节度使。此人掌权已久,在崔家内部、岭东道官场的威望不比崔钧差多少。

“承肃,我跟你说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南宫烈眉头微挑,崔家与南宫家共同镇守东境,本就是世交,所以崔承肃在他面前算是个晚辈。

“起兵一事还需要我再考虑考虑。”

崔承肃靠在椅背上,嗓音冰冷:

“晚辈倒是想问问,武成梁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京城似乎有消息传出,是您老设计陷害,才使得我父亲暴露,最终惨遭朝廷的毒手啊。”

崔承肃身为长子,自然知道葬天涧口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不知道幕后有南宫家动手脚,京城传来的流令人倍感惊讶。

“哼,那只是皇室企图挑拨我们两家关系,故意制造出来的假消息。”

南宫烈冷哼一声:

“我与你爹相识数十年,乃是至交,为何要害你爹?此次洛羽在京城详查东境兵败案,从户部尚书孟昌倒台到你爹下狱,不过短短月余,动作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就算是想做手脚又如何来得及?

你爹是栽在了洛羽手中,老夫就因为想要出手相救才被洛羽记恨在心,设计害我。”

“是吗?”

崔承肃的眼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京城有一套说法,叔父也有自己的说辞,你让侄儿相信谁?”

四目相对,屋中的气氛还是诡异。

侍奉在旁的叶青凝轻声道:

“崔大人,东境崔家、南宫家世交多年,您难道宁愿相信朝廷也不愿意相信国公?

如今朝廷兵马已经从京畿道出发,正往东境赶来,岭东道、阆东道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如果咱们自己乱了阵脚,那两家败亡之日便近在眼前。

家族数十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你忍心吗?

崔大人可得考虑清楚啊。”

“呵呵,久闻叶姑娘辞犀利,今日一件果然名不虚传。”

崔承肃突然轻笑一声,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茶碗:

“我就直说吧,父亲、二弟皆已被朝廷杀害,武成梁之案的真相对我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正如叶姑娘所,东境安危、家族存亡才是头等大事。

我想问问叔父,岭东道追随阆东道一起起兵,崔家能得到什么?”

“你我两家联手,拥兵十余万,只要筹谋得当,推翻景家的江山并不难。”

南宫烈微微一笑:

“事成之后,岭东、阆东、颍川三道,皆归崔家所有,以后你就是东境的主宰!”

崔承肃嘴角上扬:

“成交!”

……

三天后,镇国公府内群臣齐聚,人满为患。

不仅有镇国公的三个儿子,就连崔家崔承肃也到了,岭东、阆东两道文武重臣全都在场。

屋中的气氛很是紧张,有些人的眼珠子提溜直转,各自打着小算盘。现在朝廷下旨,宣布崔家、南宫家为反贼,京城大军已经向东境开拔。

所有人都知道东境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他们该考虑站在哪边了。

“诸位大人。”

阆东道节度使南宫渊率先开口,冷声喝道:

“当今皇帝昏庸无道,听信小人谗,残杀岭东道节度使崔大人、残杀我四弟南宫羽,还宣称我们两家为反贼。

我们两家是反贼,那诸位东境大人们又是什么?难道也是反贼吗!

这是想干什么?这是在把我东境百姓往死路上逼!”

全场鸦雀无声。

崔承肃接过话道:

“这么多年来,我等一起镇守东境,抵御郢军,多少东境男儿抛头颅洒热血死在了战场上,可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局。

你们甘心吗?

朝廷大军压境,难不成我们还要坐在这里等死!”

一语罢,厅中有不少面庞涨红的武将挥舞着手臂:

“我等为国效命多年,朝廷如此作为岂不是寒了东境将士的心?实在不行就反了吧!”

“对,反了他娘的!我东境十几万大军,难不成还惧怕朝廷?”

“反了!”

大部分人都在挥拳怒吼,因为两道文武官员几乎都是崔家、南宫家的亲信。

“说得好,反了!”

南宫渊面无表情地朝人群中扫了一眼,手掌轻挥,顿时从两侧厢房涌出数十名壮汉,将几名文官模样的人尽数拿下。

突然的变故让所有人心头一惊,咋回事?被抓的官吏也目瞪口呆,奋力高呼:

“为何要抓我等?我们无罪!”

“对,我们无罪!请镇国公明鉴啊。”

“呵呵,你们确实无罪。”

南宫渊讥讽一笑:

“但你们却是朝廷早早插入东境的暗桩,真当本官不知道吗!今日起事,就要拿你们的脑袋祭旗!”

这些年朝廷明里暗里地往东境安插了一些官吏,就是为了监视崔家、南宫家,没想到他们早就被南宫家给盯上了。

几名文官的脸色一下就白了,浑身发抖,像烂泥一样瘫倒在地,有两个人胆子大,竟然还破口大骂:

“南宫烈,你们意图造反,罪该万死!”

“反贼,你们不得好死。”

“嗤嗤嗤!”

骂声未落,几人的人头就被齐刷刷砍下,大厅之外蒙上了一层血色。

众人心头一颤,这就祭旗了?

身为主角的南宫烈终于缓缓起身:

“两道文武同僚,今日本公就要起兵讨伐昏庸之君,尔等可愿追随!”

南宫渊率先下跪,朗声喝道:

“朝廷无道、皇帝昏庸,害我忠臣良将,自今日起,我等愿尊国公为阆东王,起兵讨逆,匡扶正义!”

“轰!”

满场文武大员齐刷刷地跪下,高声喝道:

“我等愿尊奉国公为阆东王,起兵讨逆,匡扶正义!”

“很好。”

南宫烈手掌轻挥:

“牧儿,念讨贼檄文!”

南宫烈的次子南宫牧缓步行出,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书生气,文质彬彬。长子习武,次子自然学文,南宫牧在阆东道算是有名的才子。

南宫牧手捧一道卷轴,朗声喝道:

盖闻明主在位,赏罚以公;昏君临朝,诛戮无道。

今景氏嗣位,宠信奸佞,残害勋臣,屠戮忠良。赋役繁苛,百姓流离;刑戮妄加,四海怨嗟。

此诚乾坤倒悬,神人共愤之际也!

我南宫氏世代戍边,血战郢寇;崔门累镇东陲,肝脑涂地。而朝廷听谗构陷,先诛崔公于狱,复戕羽将于朝。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此乃天道所不容!

陛下昏聩,蔽于宵小;洛羽弄权,罗织冤狱。东境将士,骸骨未寒;两族子弟,冤魂何诉?

今我东境大军奉天靖难,起兵讨逆,誓清君侧,以正乾坤!凡我同袍,当共举义旗;天下志士,宜同诛国贼!

檄文所至,咸使闻知!

“轰!”

全场文武伏地怒喝:

“起兵讨逆,誓清君侧!”

……

景丰十二年夏末

阆东道、岭东道尊奉南宫烈为阆东王,两道起兵造反。

史称,东王之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