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拔营(1 / 1)
秦仲烦躁道:「我怎会知道?大同防线那麽长,我只守着西三所,你若是问我西三所的防线,那我可以告诉你,防线还在,但已岌岌可危,我们兵员丶军备丶战马都损失惨重,再没有补充,北胡冲锋两次我们就守不住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其他卫所的防线不会比我们好。」
潘钰捏紧了信,原地转了两圈,低声问道:「你找英国公了吗?」
秦仲点头,沉声道:「找了,我已如实禀报。」
潘钰悄悄松了一口气。
秦仲心底也放松了许多,道:「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英国公了。」
潘钰看着手中的信,半晌后摇头:「不,不能把我们和同袍的生死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秦仲:「怎麽,你还能面圣上谏不成?」
「上谏有什麽用?那也得皇帝肯听呀,」因为家庭因素,潘钰耳濡目染,对皇帝偏听偏信的印象很深刻,并不指望他,他道:「我们得自己做准备,设想真遇到瓦剌大军,我们要怎麽办?」
秦仲:「还能怎麽办,只能奋勇杀敌了,我们还能跑是怎麽的?」
潘钰一噎,他还真做不出逃跑的事来,但也不能硬打。
他原地转了两圈,思考起来:「真遇上了,首先得保护陛下,但也不能蛮干,瓦剌最擅快攻和穿插,他们骑兵利害,我们斗不过他们,能避其锋芒就避,迂回再战,若不能,那就得取兵器之利了。」
秦仲抱着胳膊道:「你厉害,什麽神兵利器能对付骑兵?」
「还真有!」潘钰大声道:「火铳!」
他原地转圈圈:「当然,单一的火铳不行,若是正面交战,可以结阵,用组合兵阵。先用弓弩压制,再用长枪,可惜这里是北方,若是南方,还可以用竹刀,最后用火铳和长刀收割……」
秦仲若有所思:「骑兵若从四面穿插进攻呢?」
「要是在西三所外交战,那就用却月阵,」潘钰兴奋的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此阵可以临水布防,西三所外不是有一条河吗?瓦剌大军进攻必要经过那条河,我们用弩手丶长枪和火铳来布阵……」
秦仲愣愣地看着,他从没见过这个阵法,他忙打断他:「这个阵法是你想的?」
「我哪有这本事,这是刘裕的阵法,我不过是略做修改,但也没改太多,我们这不是有火铳了吗?」
「刘裕是谁?」秦仲眼睛闪闪发亮:「你同袍?」
潘钰一顿,看着他意味深长的道:「刘裕啊,他是一个皇帝~~当然,在当皇帝前,他是个大将军。」
秦仲脸上笑容消失,撸起袖子。
潘钰被他揍了两下,嗷嗷的叫唤。
有巡视的士兵看过来,见他们穿着军服,便移开目光。
潘钰这才和秦仲着重介绍了一下刘裕。
秦仲连忙道:「那他有没有军阵可以在草原上对付骑兵?」
潘钰就摸着下巴道:「他倒没提,但他的确给了我一些启发,刚才我们想的组合军阵我就觉得不错,若敌人从四面攻来,想要穿插而过,那就把组合军阵延伸开来,这样,这样,围成一个圈……」
秦仲一脸怀疑:「行不行啊,中间都是空的,一旦一个地方被突破,让骑兵穿插而过,你这军阵就废了,到时候我们被团团包围,岂不是被包了饺子?」
「傻呀,人都进来了,立即合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的火铳手和长刀手立即出手,被包饺子的是冲进来的骑兵好不好?」
俩人激烈的讨论起来,一直到傍晚天快黑了才勾肩搭背的往营地大门走去。
潘钰叮嘱道:「你回去就试,相信我,我研究出来的阵法绝不会有错。」
秦仲搭着他的肩:「行,你记得向你的上官报告,随援军留下,我们兄弟继续并肩作战,你想出来的军阵,你得亲手试一试吧?」
「那是自然,只要朝廷一声令下,我立即申请。」
俩人自信满满,都觉得这事十拿九稳,他们又可以一起打仗了。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皇帝就下令拔营回京,根本不提留援一事。
潘钰急了,连忙跑去找他们的千总。
千总正安排人收拾东西拔营,见潘钰一个劲的问,就发火道:「我怎麽知道为何不留援军?这事别说问我,就是问参将也问不出来,得去问邝尚书,甚至是王掌印和皇帝,你敢去问吗?你能去问吗?」
潘钰停住。
千总烦躁的挥手:「去去去,赶紧收拾东西,我们时间要来不及了。」
潘钰只能闷头回去。
而此时,英国公正跪在主院外求见皇帝。
许久,王振才打开院门出来,和英国公道:「陛下昨夜批阅奏摺,睡晚了,一会儿还要拔营离开,英国公有事改日再说吧?」
英国公从地上站起来,目光沉沉地盯着王振看。
王振目光微闪,挪开视线,不与他对视。
英国公到底是英国公,可不是邝埜等人,王振也不敢太过分。
英国公待他移开目光,这才沉声道:「我要面见陛下。」
王振微微蹙眉。
英国公上前两步,几乎与他面碰面,目光炯炯地盯着他道:「我昨晚至今早还未见过陛下,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了在大同阻击也先大军,但陛下还未与北胡碰面便回转,让我不得不怀疑陛下是受人胁迫,王振,你若不让我见陛下……」
他手按在腰侧的刀柄上,沉声道:「那我便要清君侧了。」
王振心脏一跳,隐约有所感,英国公说的是真的。
他脸色微微发白,妥协道:「我去回禀陛下。」
皇帝知道英国公在外面,但他不想见,也羞与见,他怕英国公质问他为何突然回转。
正如英国公所言,他御驾亲征,但来了大同还未来得及跟也先大军碰面呢。
可……
王振和井源都说,竟有瓦剌的军队突破防线进了后方,随时可能阻断他们回京的路。
他想问郭登和郭敬隐瞒军情之罪,但王振也说,此时不是时候,一来,他和井源都是从底下士兵那里得到的密报,没有证据,若要查实,只怕要费功夫。
谁也不知道调查的这段时间会发生什麽。
对于帝王来说,自身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