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新产品(2 / 2)
口袋渐鼓起来的感觉很好!
却不知同行‘疯狂冰’研究进展神速,工业稳定剂无毒化指日可待。
不闭门造车,疯狂冰同时派人跟踪黛薇、在路口蹲点,想从纯椰冰的供货商那里发现一点什么。
“我之前去过龙目岛,”环境优美的餐厅环境中,午饭餐厅上,徐多田闲聊,“岛上商业环境很奇怪。”
陈响接话,“哪里奇怪?”
“市区,一条街上,隔一家就是一个药店。另一条街上,隔一家就是一个理发店。另一条街上,隔一家就是一家相片冲洗店。”
“甚至连路边卖水果的老阿姨,也能兼职洗相片。”
陈响懂了,徐多田提醒他小心竞争。
“我知道卖猪脚饭如何防竞争,不了解棒冰,你要早作打算,不要被眼前胜利遮住眼睛。”
“这也是我要说的,”王丽接话,“很多商人都是昙花一现,过后就没了。”
陈响点头,他已经决定按照曾慧兰说的公式做,争取在竞争中不倒闭。
午饭吃一小时,陈响离开市区返回作坊,途经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个棕色皮肤的当地人,拦下一辆摩托车。
摩托车后面有一个大塑料箱子,陈响认出摩托车司机是纯椰冰的鸡蛋供应商。
两人短暂聊了几句,送鸡蛋的摩托车继续往前行驶。
很明显,这是对手在打听商业情报,意料之中的事情,陈响表示没关系,核心材料卡拉胶提炼自红头海藻
市场上除红头海藻,还有其它很多藻类,价格都不贵,由黛薇混合购买。
不过,这也让陈响产生一些压力,赶到老猴神厂,一头埋进简易实验室,潜心研究廉价棒冰。
廉价棒冰三要求素:低价、口感好、包装怀旧。
口感是核心要素之一,不好只用单种水果,必须要调配。
三种水果、香精、白糖、着色剂,混在一起,找出一个黄金比例。
有点像搞合金研究,这加一点,那减一点,需要大量实验和许多记录,没有捷径可走。
功夫不负苦心人,半个月后陈响调配出一款自己感觉挺好的廉价棒冰。
棒冰通体为米白色,复合果香味很浓,口感丰厚。
去掉所有生产成本,量产成本每支只需要3毛钱,到客户手里1000盾一只,换算约0.45元rmb一支。
钱毛的厉害,1000盾属于小额零钱,如此便宜,配上还算好的口感,会成爆款吧?
想到这里,陈响回过头,朝不远处的助理大喊招呼,“林达小姐,你过来。”
听到老板喊自己,林达全身神经一痛,过去两周,她每天要品尝二十支以上棒冰,有时要品尝三十支,真的要吐了!
“忠奇,”林达祸水东引,“老板叫你。”
之前接受采访,忠达夸陈响从来不阻止他吃棒冰,表示很感谢,现在提到棒冰他就一哆嗦,也吃怕了。
果断拒绝,“老板叫你,没有叫我,我还要去配货。”
没办法,林达如上刑场一样,慢慢来到车间墙角位置,这里有一排乱糟糟的工具、配料、水果。
“老板,我舌头现在没知觉,”小个子的林达建议,“你要么换个人试试?”', '')